《五灯会元》有青原惟信禅师的一则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其实这则话,若是用在艺术欣赏上便就是,一处盛景在不同时段、不同心境、不同契机下,所眼见的 、感悟的也是不大一样的风情。其实在书画方面,没有什么能比中国水墨画更能契合这段话了。 水墨画,素来是更注重画间的意蕴。自唐代王维从真正意义上首开禅画先河后,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画家。禅画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超凡脱俗的画意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禅境风骨。 王维画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除却留给后世禅画画家予以仰望的禅画作品外,还为后人留下了《山水诀》、《山水论》这样的画论,为后世画家总结得了山水画的核心之论。 属于禅画者,万变不离其中,就是作为禅理的阐扬;但又不同于一般宗教画,因为一般宗教画都在歌颂教主的伟大人格,使信徒生起恭敬心。禅画比一般宗教画更进一层,是藉绘画来表达禅理,直升修道者体会悟道印证之门,所以一幅上上乘的禅画,不只让观赏者得到心灵的共鸣就算了。
禅画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修禅者用笔墨来表达禅道,开创出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新纪元。禅者对万里长空、万籁寂静的虚空,思索如何引人入圣,促使有限的人生活活泼泼地步入生生不息的永恒大道,提升到无限的时空世界,体验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禅者借用笔墨,写出心灵的声息,在有限的人生水月中,一口吸尽西江水,拓开思想领域,创造广大的世界。 禅画表达禅心是看入生命本性的艺术,表现手法脱俗而空寂,无心而兀傲,又时而狂傲洒脱、风流有意。它是一种不拘于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种题材的画别,只有静听的禅心、如唱的佛偈,也广泛的影响了后来的文人画、水墨画等等的创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