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些文明中,有文化的变更,语言的变更,货币的变更,服装的变更,而作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的变更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些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又是每个朝代修建的宫殿,所以接下来的几期我们就来展现展现我们老祖宗们智慧结晶下的各朝代宫殿。

夏朝遗址一

夏朝遗址二

二里头遗址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夏朝的都城在阳城,由于当时的夏朝人们活动区域在黄河下游一代,因此夏朝的遗址集中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处,学界称“二里头文化”。 1957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发现夏朝遗址,被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南9公里的二里头村南,伊河与洛河之间,遗址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已发掘保存较好宫殿基址两座。在宫殿基址的周围还发现面积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夯土台基残迹。这些建筑基址反映出当时宫殿建筑群的规模,成为该遗址具有王都地位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外还发现水井多眼,水井长约1.95米,宽1.8米,深4米多,平面近方形,四壁修整得平直光滑,或在两壁挖有对称脚窝若干对。另外还发现有水沟。
据介绍,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平面可能呈“回”字型,与壕沟的走向大体一致。尤其重要的是,在建筑的回廊部分不仅发现数个柱洞,还在夯土中发现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数具。这种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在“回”字型夯土建筑院落的垫土中也有发现,表明该夯土建筑具有较高等级。在一个陶豆的柄上,还发现有鸟纹,可能与翟(一种鸟)有关。

夏朝宫殿复原图

某博物馆夏朝宫殿模型

夏朝宫殿草图

夏朝宫殿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