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传一刻】第51期:陈志刚

 真心人8 2016-02-16
关注“中医家”收获中医真传  

真传一刻:十五分钟内读完的中医真传!

1.及时获悉全国名师在线讲课通知;

2.第一时间获取名师讲课完整译文;

3.自动保存听课记录方便您的学习!

讲师简介

陈志刚,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2002年毕业于北中医七年制,师从刘清泉教授,为大连市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医全科大夫。

主张六经分证治百病,方证相应,随药证加减,并明确其中道理,以广其用。

颜大夫推荐

读《伤寒论》不得不提三阴三阳,六经的三阴三阳模型一直是古今医家研究的重点,有的从开合枢的角度切入,有的从标本中解释。而今天,陈志刚老师别开生面,打算以六经欲解时为切入点,和大家交流一下对对三阴三阳的一些思考。下面就让我们清空杂乱的思绪,和陈老师一起走入三阴三阳奇妙的世界吧!


录音原文翻译稿:

今天为什么讲从六经欲解时为切入点探讨六经的实质呢,因为我在学习探讨过程中,临床上仍然有很多困惑。以前学的基础的东西虽然也是适用的,但感觉跟伤寒,特别是胡希恕先生以及日本汉方的思路,不是很兼容:这在临床上是比较苦恼的。我也是在摸索,有的时候用经方用得多的时候对内经的思维可能就比较淡薄,这个时候我就会多用一些内经中的思维,比如脏腑辨证、五行思维等。但这个时候就会感觉用方子有些散慢,很不规范,就又回到经方的思维中。经过这么左来右去来回的变化,我逐渐有些体会,感觉这两个思维虽然确实不一样,但是可以兼容的,很多时候是相通的。毕竟都是研究的人体的阴阳气血。


从我的想法来说,我既欣赏胡希恕先生,冯世纶冯老,包括黄煌老师和日本汉方这种把方证做的很规范的路子,这既是基础,也是非常高明的方法。同时我也羡慕把内经理论研究的很透彻很细致的医家,比如刘保和老师《西溪书屋夜话录》,把肝病讲解的比较具体透彻。如果能把两者结合到一起是非常完美的,这两者能不能结合到一起,就要在实践中一边走一边看了。

一、从欲解时看三阴三阳

我们首先看一看六经欲解时:



所谓六经欲解时,是说病在这个时辰容易解除。对一个疾病而言,因为病是一定的,邪气是一定的,它在这个时候容易解除,我们推断正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而且人体对外病邪的反映主要是阳气在主导,所以决定欲解时主要是阳气在某个时段、某个部位比较旺盛。


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到太阳病欲解时对应已、午、未,基本在中午这个时段;阳明病欲解时是申、酉、戌,主要在下午这个时段;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子、丑,主要在晚上。少阳病欲解时是寅、卯、辰,是在早晨和上午这个时段。太阳、阳明、太阴、少阳这四个已经遍布了整个十二个时辰。少阴欲解时与厥阴欲解时是交叉在太阴和少阳之间的,少阴欲解时是子、丑、寅,厥阴欲解时是丑、寅、卯。


内经中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图中从阳到阴这个过程与内经讲的阳气的升降出入基本是一致的。这就是阳气一种盛衰流行的状态。


所谓太阳病欲解时,也就是中午这个时段,是一天里温度高的时候,这时人体体表的血管扩张,人体体表的热量比较充足,也就是说人体的阳气是分布在体表,人体精力比较旺盛。也就是说太阳部位就是阳气分布的最表层。


阳气分布的最里层应该是哪个部位呢?如果从时间段来对应,从图上看跟太阳对应的应该是太阴的部位,但是我们具体看一下,因为太阴在少阴和厥阴有重叠,在亥时阳气完全在太阴部位,到了子时阳气已经有一部分在太阴,一部分在少阴,也就是说子时太阴部位的阳气已经不是最充盛了,最充盛的时候是在亥时。丑时阳气变成了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的分布状态,太阴的阳气就更少。在子时的时候,还没有到厥阴,只有少阴和太阴。所以在这个时段,阳气分布最为盛满的部位应该是少阴,而不是太阴。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跟太阳相对应的,阳气循行于人体内部的最深层,应该是少阴部位。


阳明是阳气由阳入阴但还停留在阳入的部位,太阴是阳气由阳入阴刚入阴还没有到最深层的部位,厥阴少阳相对应的是阳从阴部要出,一个是未出的部位,一个是已出的部位。

二、三阴三阳对应的部位

三阴三阳既对应六时,同时也对应六个部位。或者说三阴三阳是阳气循行在不同时间段的六个不同部位。比如说国家领导人,他在中南海住着,可能今天去农村看看,明天去工厂看看,四处巡游,但是他有一个固定的家,也就是最深部应该是在少阴。既然三阴三阳是六个部位,那么它在人体是对应哪六个具体的部位呢?


太阳在体表用过胡希恕先生经方的都知道体表就是一个表证,体表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斗争的最表的一层。体表包括的东西就很多了,一般的概念是在营卫。


阳明的部位按照胡希恕先生讲的,是在人体的胃肠道,也就是人体的深部,在里层。阳明的部位根据临床上的应用来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差异比较小。


少阳是在表里之间,当时我看皇汉医学时讲的小柴胡证,其中有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胸胁苦满等,皇汉医学中讲得很明白,虽然它表现很多,但主要的证是胸胁苦满。所以少阳的部位,我认为主要是在胸胁部位,当然它大的方向是表里之间。


少阴在最里层,阳气循行的最深层。按照内经的概念,最深层的当然就是肾了,肾主骨生髓,人体的元阴元阳的部位。


太阴是从阳明向下行的过程,对应以脾脏为核心的部位。


厥阴是阳气初生的位置,按内经里面讲应该是对应以肝为核心的部位。

三、三阴三阳的功能

这里强调一下,三阴三阳对应的位置,我们还是遵从胡希恕先生讲的,不一定是病症发生的部位,而是正邪斗争反应的部位,是病机的部位。“有其位必有其用”或者说“有其用也必有其位”,所以既然三阴三阳有具体的部位,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呢?

太阳在体表的位置,人体里有主表的功能的部位就很复杂。内经里讲“肺主皮毛”,好像肺主表,实际上内经里面还讲过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从脉象来说也是这样的,两寸脉左为心右为肺,心肺同时主表。而且伤寒论中的两个代表方剂桂枝汤、麻黄汤,桂枝、白芍主要对应心肝系统,以麻黄为主的主要对应肺系统。当然心和肺有很多功能,主表是它们的一部分功能。少阳在半表半里,是疏达气机的功能,在脏腑中是胆和三焦,主表里的沟通。阳明主要功能是主腑气的通降。太阳、少阳、阳明看做人体的三个比较重要的闸门,对于外感病和内伤病是非常关键的三个关口。


三阴从内经的角度看就比较对应了,比如少阴主肾主人体元阴元阳的功能,厥阴为肝主人体阳气的升发,与少阳为表里。太阴主脾,主人体的阳气从阳入阴的过程,与阳明为表里。


那么三阴三阳与经络是什么关系呢?六经在人体体表有一定分布,那么在人体的投影在哪里?


太阳的投影投在人体的后头项背,这个部位是人体阳气汇聚的部位。因为人体总体分阴阳是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人体的后头部、颈项部、颈背部就是人体的阳中之阳,也就是太阳,是最表层。所以膀胱经、小肠经既然经过了太阳这个部位,它就叫太阳经。而它必然有太阳的功能,也就是说跟我们六经的功能有一个交叉。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三阴三阳特别是三阳并不是单纯的一脏一腑问题,而是相关的脏腑经络合力的功能,并非一脏一腑、一经一络这种简单功能可比。


总结一下,我们平常说的六经,可以看作是人体六大部位的六大功能,所产生的疾病叫做六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六时、六位以及六大功能,具有时空的一致性。

四、三阴三阳在脉上的体现

从问诊上可以判断疾病在三阴三阳上发生的部位,那么在寸口脉上怎么体现呢?



因为太阳是人体阳气在体表最旺盛的一个部位,而且“心布于表”,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太阳的部位与心相对应更为合适一些,所以主要在左寸。而且脉法里面讲“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人迎主外感,气口主内伤”,心更应该在左寸。


阳明主阳气的收藏敛降的功能,首先是肺的功能,所以肺对应的是右寸,还有胃的功能,所以延伸到右关,而太阴的部位在阳明之下,所以它也在右关。


当然六经与寸关尺的对应是大概的关系,不是点对点的关系,是可以上下延伸的,因为它的功能比较广。


少阴主肾,主人体元阴元阳,寸口脉中对应在双尺部,少阴主要对应在右尺,当然也主左尺。


厥阴主阳气初生,对应左尺,也可以延伸到左关。


少阳是半表半里,肝胆的枢机,对应在左关。


太阳主人体一身之表,应该对应两个手的寸部。


把三阴三阳表现在寸口上后,我们也可以看出阳气在寸口脉上升降的问题。在左手是从尺、关、寸阳气上行的,右手阳气是寸、关、尺下行的,这样就构成了阳气的循环运动。这个阳气的运动形式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先生讲的是一致的,是左升右降的关系。


人体有阳气也有阴气,阴气主要是讲人体的精血和津液。津液血和肾精的循环与阳气循行是反运动,因为精血的来源是脾胃产生,也就是首先是从太阴开始,向上分布到肺,也就是说从太阴到阳明,以后再入心,所谓“入心化赤而为血”,转到左寸的太阳部位,然后肝主藏血,又转到左关的部位。精血同源,血收藏到肾中化为肾精,肾精产生以后又产生阳气循环到右尺,有助于右关太阴的运化。这样就形成了人体,右升左降。

五、三阴三阳与气血的关系

太阳主表,在表曰营卫,也就是说太阳主营卫;太阴阳明主要主人体的气,脾胃肺主要是主气的功能;厥阴和少阳相表里的系统里面主要主血,虽然我们讲少阳属于肝气,也有调气的功能,但这个气与阳明太阴的气明显是两个问题,而且这个气相对是宽泛的气,真正狭义的气是在阳明太阴,是和水相对。而少阴主要是主阴阳。这样总结来看,就是太阳主营卫,少阳厥阴主血,阳明太阴主气,少阴主阴阳。


这样认识六经以后,这与后世医家讲的有什么关系。比如李东垣,他代表性的思想《脾胃论》中主要是以升发脾胃阳气的方式。这显然是一个脾虚太阴证,但也有升发的作用,其中羌活、独活、防风是对应太阳的,柴胡虽然量少但也是对应少阳,石膏、黄芩、黄连可以认为是阳明,也就是说在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中主要对应的是太阴与三阳合病只不过李东垣喜欢用辛燥的药与麻黄桂枝不一样,比如羌独活除了解表的功能,还有燥湿的作用。在临床上确实与麻桂剂在使用指征上有所差异,比如对于现在一些营养比较过盛偏胖的人,面色红润,肩背重怕风,而且出汗比较少,用羌独活和防风是比较适用的。


后世温补的医家,比如薛己在他的医案中经常有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虚损病。这主要是对应的人体阴气的过程,补中益气汤是对应的右侧的向上升,六味地黄丸是对应左侧的向下降,是补充人体津液的作用。我们后世用的归脾汤也是典型的这个作用。再比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讲的七方八阵的一些代表方剂,如大补元煎,其中主要是党参、熟地、山萸肉、山药、杜仲,这些主要是温补脾肾,在六经来讲主要是太阴和少阴,一部分涉及到厥阴。只不过温补学派里面讲的温肾的药与伤寒里讲的附子,虽然都有温肾的作用,但一个是偏于温补,一个是偏于祛寒的。那么什么时候需要用补肾药,什么时候用祛寒药,我想主要是通过脉证的分析,比如需要用熟地时往往脉象是偏大,偏于空弱的,用附子是偏于细、沉的。


我们再看看后世到清朝产生的温病理论。温病从产生以来一直与伤寒处于互相讨伐的关系,很难相和。我想不管什么病,肯定有六经的关系在里面。温病初发的时候必然是太阳,它是讲卫分,如果单纯是卫分,一个表闭的状态,就是与麻黄汤类似的情况。但这个表闭的病不重,不适合用麻黄。而且除了表闭的卫分证,还有营分证,有营血的变化,主要是一些红肿热痛的表现,比如大头瘟或者急性咽炎、喉炎等红肿热痛,类似于痈疽的状态,这个主要是营卫不和,所谓的“营气不从,逆于肉理,发为痈疽”。温病初起的这种红肿热痛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一种营卫病,这个讲法与传统温病教材上讲的不太一样,教材上讲的是卫、气、营、血传变过程。但实际上是卫到营或者说是卫营同病的过程,而不是说营分证是由气分传来的。比如说温病初起的红肿热痛就是痈疽的表现,这在一些外科书比如《外科正宗》中用的防风、白芷、丹皮、赤芍、黄连、黄芩,就是祛风清热活血化瘀的方法。这一点在赵绍琴先生讲的就比较明确,比如他讲“卫闭营郁”,卫气闭以后营分必然有郁热,所以营卫病往往是同在的,并不是由气传来的。

六、六经与时方结合医案分享

我们探讨六经实质,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临床。六经实质明确以后,对于方剂的归类,合方的使用,关键是与时方的结合起到指导作用。

下面讲六个病例。


病例一:

病例一:

首先是一位不孕症患者,女性,当时三十岁左右,是我们医院的职工。她主要的表现是月经从十几岁开始就不规律,要么是不来,要么来了就不容易干净,她经常吃一些避孕药来调节月经周期,主要是为了止血。三十多岁结婚以后无法怀孕,不能生孩子。


就诊时她整个营养状态比较好,面色偏白但有光泽,略胖。舌质偏淡但也算正常,舌苔薄白,脉象相对力度不是很强,但没有明显的浮沉、迟数、弦紧等。


她没有明显的恶寒少汗、汗出异常、关节痛等,所以说没有太阳病;没有明显的口干口渴,没有燥热,食欲比较正常,胃部没有什么不舒服,她平时心也比较宽,排除少阳、阳明、太阴,感觉厥阴也不是太靠边。后来想想只能是少阴病了,而且生殖问题,与肾有关。再加上她当时偏胖,考虑体内偏于水湿,就用了真武汤原方,第一次附子用20g左右。


吃了以后没什么感觉,我想既然没什么感觉,说明这个方子至少没有什么大错误。所以继续给她用这个方子,在用的过程中逐渐加附子的量,最后大概加到50g。


用了三个月左右突然来月经了,问我药要不要停。我问她月经如何,她说还算正常,也没有明显的腹痛,我说那就接着用。后来果然这个月经在一周以后自然停了,她很开心,因为以前如果不用止血药,月经不会回去的。


又吃了一个多月,月经没有再来,也就是说月经还没有恢复到一个月来一次的状态。当时是夏天,她出现了双眼结膜下出血,仍然没有明显的燥热、口渴上火等,说明还没有出现阳证,附子还可以用。我就让她继续用。用了半个月后又出现了腿部的湿疹,她说每年夏天都会犯,我说现在正好夏天,那就先不要管这个,所以继续用。用药一共不到一年的时间一查怀孕了,就把药停了。从怀孕到生产都很顺利,孩子现在已经四、五岁了,一切正常。


这就是典型的少阴病,当然具体分析的话因为有痰湿还考虑到太阴的问题,但主要是在少阴,这就是一个部位比较单一的疾病。


病例二:


于某,女,25岁,发现血尿蛋白尿2月。体检中发现尿常规:蛋白(++),潜血(+++),于北京协和医院诊为慢性肾炎,考虑IgA肾病可能性大,因未行病理检查,故不能明确具体类型。找中医治疗,用黄芪地榆等益气凉血止血的中草药一周,反而出现肉眼血尿。


来诊时证见:体型瘦长,肤色略黄暗,表情抑郁,咽中不爽快,上火则咽肿痛,易叹息,纳差,大便不畅,口不干,不渴,腰酸痛,脚凉,腰腹膝畏寒,有时头晕,痛经,脉弦细,腹诊:腹直肌挛急,脐左轻压痛。


我判断是少阳太阴和少阴的合病,同时兼有水饮和瘀血,用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和真武汤三方合方。具体是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党参10g、炙甘草6g、川芎6g,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20g、附子10g、生姜5片、大枣4枚。


用一周后肉眼血尿消失,继续服用两个月尿蛋白小时,潜血在(+)到(++),后来潜血不容易消掉,改用凉血祛风合真武汤,因为她有下身怕冷,这样使用一个月以后潜血变成了(+-)。后来突然有一次感冒,轻度发烧、流鼻涕,嗓子疼,轻微活动后有汗,我给她用了柴胡桂枝汤,三副以后感冒好了,同时查尿常规也正常了。此后两年的时间没有再发作。


这个病人因为有脉弦细、胸闷、嗓子不舒服、抑郁倾向,考虑柴胡证是没有问题的。下身怕冷,少阴病也比较明确。此外体质比较瘦,而且有痛经,考虑有瘀血。口不渴,不爱喝水,考虑有湿气,而且蛋白尿,典型的泡沫多,是水湿的表现,用了当归芍药散。


讲这个病人还要提到黄芪的问题。黄芪在本草经里讲主要是走表的,对于体表的疮疡、皮肤病等表虚的症状来用。对于柴胡证,主要是半表半里的实的状态,这个时候用黄芪要特别慎重。如果他没有明确的表虚,只是有疲倦无力,脉少力时,党参可以用,但是黄芪不要随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瘦弱的人,用了以后确实可能出现热的症状加重。


病例三:


王某,男,40岁,确诊肾病综合症5年,此间多次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反复。由于多次大量使用激素,已经出现双侧股骨头坏死,一侧行人工关节置换,一侧手术修补。因此,本次发病未使用激素而用免疫调节剂,具体用药不详,但用药后过敏,出现多处皮疹,于是停药,转求中医治疗。


症见:外观体质壮实,但面色晄白无光泽,上半身及脚部多汗,无周身酸疼,阴部潮湿,脚凉,耳鸣,口干鼻干口渴,喜凉饮,有时胸闷气短,易饥而食少,大便调,小便频,夜尿一小时一次,且排尿不畅,腰痛乏力。前日出现双下肢水肿,经服利尿药好转,现下眼睑水肿,舌红苔薄而分布广泛,脉寸关略浮动而少力,双尺浮滑数。尿常规,蛋白(++++)。


我初步判断是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四经的合病。当时判断有少阳病是因为他有些胸闷,而且当时我用的柴胡剂比较多,也是惯性思维了。阳明病是因为出汗,口干,口渴,容易吃凉的。太阴病是因为下肢出汗比较多,舌苔略多。少阴病是因为有明显的脚凉,阴囊潮湿。所以我考虑四经合病,用的方子是柴胡15g,黄芩10g,花粉15g,石膏45g,党参10g,炙甘草10g,川芎8g,当归10g,白芍12g,炒白术15g,茯苓15g,泽泻25g,苡米25g,黑附子8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7剂后口渴尿频改善,大便溏,脉尺大于寸且无力。继予下方:党参15g,生石膏45g,炙甘草8g,川芎8g,当归10g,白芍12g,半夏12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20g,苍术15g,黑附子15g,苡米25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7剂后口渴鼻干减,夜尿两次,舌红苔白略厚,脉略滑。


一开始给他用的是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去半夏加花粉,同时因为上热很明显加了石膏,下寒明显加了附子。吃了以后症状略微改善,但是不是很明显。后来我仔细看他的脉象,没有明显的弦脉,我排除了少阳病,第二次用的时候把柴胡汤去掉了。三阳病主要用的是白虎加人参汤,三阴病主要用的是当归芍药散加附子。


此后用这个方法大概四十天以后蛋白尿转阴,总共调理大概不到半年,到现在五年了没有复发。我在门诊上接触的肾病大概加起来二十例左右,这是最好的一例,也超乎我的想象。


这个病例中体现了石膏和附子的问题,里证既有阳又有阴,虽然是里证,但上下是不同的,在上面是阳明的热,在下是少阴的寒,而且寒药和热药同时用反而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关于石膏和附子的问题,我也是受倪海厦老师的影响,他在讲到心脏功能的时候说心脏的心火必须有肺的制约,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外面必须有一个水箱,有个冷却液,否则发动机是无法工作的,热是无法收藏在里面工作的,全都浮散出去了。肺的收敛功能对于人体阳气能否潜藏发挥功能是非常重要,如果这个时候有肺热的存在,阳气都发散出去了,不可能潜藏到里面。这个时候如果单纯用附子,也不能把阳气引到肾脏中去。


病例四:


这是一位临终关怀病房的患者,因为老人家中条件也不好,没有做透析,住到病房就是为临终来的。


张某,女,72岁,主因反复恶心呕吐1年入院。1年前因恶心呕吐于市中心医院诊为慢性肾衰竭,具体病情不详未做治疗。近两日再次因为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而复诊于市中心医院,查血气分析示:PH:7.079, HCO3-:6.2mmol/L,HGB:69g/L,肌酐:1018μmol/l,尿素氮:29.59mmol/L, K+:3.95mmol/L。


刻下症见:时时恶心,呕吐粘液,无食欲,烧心,腹胀,大便干少,小便每日约2-3次,总量500ml,口干苦而不渴,头身疼痛,畏寒,皮肤瘙痒,头晕,胸闷,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而干,脉弦。腹诊:心下及脐周压痛。彩超示: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入院后因不能进食,每日予生脉注射液加入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同时予中草药口服。

综合以上表现,我当时判断五经合病,比如无汗怕冷、皮肤比较干燥,无热恶寒是太阳少阴合病,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同时心下压痛、胸闷口苦,脉弦,有大柴胡征象。肚脐周围有压痛说明有瘀血,口干不渴不爱喝水说明有痰湿。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大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五个部位同时出现了病症,而且五个部位的病都刻不容缓,所以用了这个方子。


吃了一周后血肌酐、尿素氮都明显下降,恶心减轻,不再呕吐,而且能进食一些流食,有的时候查房时还在吃肉。身疼皮肤瘙痒腹胀等都明显减轻,就出院了。


后来因为我下乡不在医院,听说她五个月后又发作来我们医院,后来我回来查了一下她的病例,PH:7.0, HCO3-:6.2mmol/L,肌酐:895μmol/l,尿素氮:50mmol/L, K+:5.02mmol/L。当时只是采取了简单的对症疗法,两天以后这个病人就死亡了。


病例五:


解某,男,49岁,腹泻反复20年,多次肠镜检查都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每日3次,加重则更多次,每于便前腹痛。体型略瘦,长脸,面色黄略暗,少汗,口中和,没有明显的口干口渴。有时便带粘液,腹部怕凉,遇凉则泻,进食凉食易腹泻,上火也会出现腹泻。脉大少力,寸大尺小。


他脉是典型的寸部偏大,尺部偏小,我当时判断是明显的乌梅丸证,下寒上热,而且他容易发口腔溃疡,口唇暗红,舌头也比较红,所以用了乌梅丸加蜂蜜。具体如下:乌梅20g,黄连10g,黄柏5g,干姜8g,附子8g,当归5g,川椒5g,西洋参6g,桂枝5g,细辛5g,水煎蜂蜜调服。


吃了七天以后症减,口不干,但喜饮,大便每日两次,第一次成形,第二次不成形,多沫,疲倦乏力,脉右大少力,左少力。


上方再加党参麦冬,吃了七天后大便日两次,第一次成形,通畅,早晨服药再进食后又一便,便溏,无明显腹痛,口中和,少汗,乏力减,食可,有痰,仍腹畏寒,双脉大少力,双关略浮。这时我判断用了乌梅丸以后肚子凉的感觉没有改善,脉大而无力,是虚损的脉,所以继续用乌梅丸应该是不行的。这个时候他脾肾是虚寒的,太阴少阴是虚的,而且是虚寒,上面有痰热,所以用了温补脾肾、祛痰清热的药,具体如下:干姜8g,附子8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麦冬10g,太子参12g,姜半夏10g,茯苓10g,陈皮6g,炒白术10g,炙甘草5g,山药10g,熟地黄20g,炒杜仲10g,黄连5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


吃了以后大便每日一次,成形欠畅,有时出现第二次则便溏,无明显腹痛,腹部畏寒明显减轻,出汗增多,有痰,轻度口干渴,身体不畏寒,食欲改善,舌红苔少,脉浮大,沉取无力。干姜8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沙参12g,太子参12g,姜半夏10g,茯苓10g,陈皮6g,苍术10g,炙甘草6g,山药10g,熟地黄20g,炒杜仲10g,黄连5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柴胡6g,枳壳5g,白芍6g,仙茅10g,仙灵脾10g,丹参6g。


七剂后大便每日一次,成形,通畅,无腹痛,脉略大略数少力。继续服用一周停药,至今三月,未反复。此病例首诊时腹泻上火易发,考虑有上热,腹部畏寒有下寒,同时腹痛明显,有肝气之动,所以用乌梅丸原方,用后果然有改善,但出现疲倦乏力,于是二诊加用党参麦冬,三诊腹泻改善,腹痛消除,但腹部仍怕凉,有考虑脉大而虚,所以改为补肾健脾敛降上焦痰火,虽然不用乌梅,但有山茱萸敛肝气,5诊而愈。


这个病例想说用经方时可能刚开始有效,慢慢没效的时候该怎么选择。我觉得在脏腑辨证比较明确的时候,特别对于三阴病,如果对应也很明确,可以把脏腑辨证接进去,用后世的方子加进去。


此外还有一个腹部怕凉的问题,这个凉可以认为是三阴的虚寒,但是如果单从经方里讲用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的,恐怕未必能缓解。虽然我这里用的量不大,但是以前我也为一些手脚怕凉的女性用过,改善不明显。后来我给一位月经不好的病人用了傅青主的加减四物汤一周马上手脚不凉了。这给我的启发很大,有的时候是虚寒,需要用温补的药,单用附子干姜祛寒的药有的时候是解决不了的。


病例六:


张某,女,70岁,胃胀隐痛反复5年,伴有咽部食道及胃中烧灼感,每年做胃镜均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体型中等,面色黄白少光泽,口干,头晕,畏风寒,不能凉食,胸闷气短,便溏,眠差,腰及下肢深部燥热,而皮肤有冷麻感,影响睡眠。有糖尿病史10多年,现口服降糖药,当时也认为这是糖尿病四肢神经症状。舌红,苔白,脉弦大少力。


大柴胡合当归芍药散加黄连干姜石膏,治疗近2月,症状改善,但未消除,住院复查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并与西药对症治疗。症状仍改善不彻底。


后来来看出现右胁下满闷不适,乏力,烧心不明显。并有尿路感染,用抗生素后现排尿正常,但有腰部灼热感,四肢神经症仍有,腰和下肢肌肉深部感觉很燥热,而皮表一层感觉很怕凉,疼痛麻木。并补述,双手大鱼剂湿疹干燥瘙痒脱皮。脉弦大,少力。


检查腹部,发现心下的位置确实有压痛,所以当时考虑大柴胡或者四逆散应该是没有问题,还是给大柴胡合当归芍药散加黄连干姜石膏和党参,连着用了三周以后症状虽然能改善一些,但就是感觉不彻底,而且四肢神经表现改善不明显。


我细想一下,她双关部脉偏弦,整体脉偏于粗大,而且有明显的胸闷,糖尿病伴有轻度的冠心病,平时比较压抑烦心,腹诊时胸胁苦满也有,我考虑柴胡证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脉偏大,偏于松散,这样的话是有一个虚的问题。特别是她关部脉偏于弦,而寸、尺脉偏于大、无力,这样的话考虑气虚和肾虚的问题。她胃怕凉,大便不成形,太阴病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口干舌燥,脉偏大,有阳明证。脉偏弱,下肢的神经症状,我考虑有少阴病肾精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话她的整个处方可能会比较复杂一些。


对于复杂病机的患者,特别是多个病机同时存在,而且又没有一个突出的主要问题,往往需要都考虑进去治疗。她症状都兼夹在一起,如果单独挑出一个来治疗,疗效未必可靠。


寒热虚实同时存在,而且单独处理一方虽然会有改善但变化不大,这么多问题同时处理起来又怕相互有冲突,所以我想需要先把关系理顺。


首先从阴阳两方面来看,阳气在太阳少阳需要疏散,在阳明需要清降,在太阴少阴需要温补,在三阳方面是没问题的。但在补肾精的时候是左降的问题,这样阴阳同时用会不会有矛盾呢?


此外因为她有皮肤的问题,又少汗,所以我考虑有一个太阳表证的问题,不是麻黄桂枝那种,是荆芥防风这种,所以她三阳都有问题。她太阴少阴也有问题,但是这个少阴不只是附子的问题,她有肾精不足的问题。而在三阳病需要发散清解的时候,又同时针对肾精不足用药,这样可以吗?或者说这样思路是不是感觉不太连续了?


但是我还是大胆的试一下,阳气左升右降,阴气右升左降,这两个方面用在一个方子中。


这个方子中有,有荆防是主太阳的,大柴胡主少阳阳明的,西洋参、石膏、麦冬主阳明,当归芍药散主太阴的,因为没有明显的阳明腑实问题,所以没有用大黄,用的是山楂和鸡内金。祛湿的力量怕不够,加了木瓜,她肾精不足用了女贞子和枸杞子。


这个方子看起来确实很乱,当时我数了是37味药,这里只拍了33味,把刚刚讲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当很多方子合用的时候,药量就必须小,内经中说,病情重时用的药味少,但药量大,而对于慢性病药多的时候,整个面都铺开来的时候用量确实得小。


这个方子用上以后感觉身体整个都很舒服,胃和胁下肋部位症状也逐渐改善,而且很稳定。四肢神经的症状改善非常明显,大概用了一周以后,症状已经很轻微了。


我举的这些病例是为了说明一下我自己对于六经的想法,并不是说临床上都是用这么复杂的方子。虽然我主要是在门诊,看的主要是慢性病,但用这种大方仍然是比较少的,并不多见。我们的治疗方式是对应疾病的,如果疾病的病机是简单的,我们就用简单的方子;如果疾病时复杂的,用简单的方子无法处理,那我们只能用一些复杂的方子。虽然方子看起来复杂了,但对应的道理仍然是简单的。



结尾:

今天很晚了,讲的内容也多了一些,感谢大家利用周末这样宝贵的时间,来听我讲这些东西。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彼此的思路能更清晰更完善一些,谢谢。

翻译:王春颖

编辑:朱丽莉

校对:蔡果宏

声明

本文章来源于陈志刚老师2015年1月16日在肾病百家论坛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中医在线论坛联盟提供支持。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欢迎投稿:zcyk@




我是一位中医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

全世界的中医人,

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社区里自由地飞翔、交流。


我梦想有一天,

每日精彩纷呈的社区、新鲜医案,

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品读互动。


我梦想有一天,

无论身在何时何地,

我都可以轻松管理我的患者和他们的健康。



中医家会承载您的梦想

起航,为您圆梦

长按下载



听原文录音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