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户,是指财政部门为履行财政管理职能,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用于管理核算特定资金的银行结算账户。 近年来,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财政专户的开设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安全性、透明度,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专款专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审计中发现,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专项资金规模日趋扩大,财政专户在开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分散了地方财政的可用财力、同时也加大了对财政预算执行监督的难度,影响了公共财政预算顺利执行,对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财政专户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财政专户开设程序不规范,多头开户现象较突出 在财政审计中发现,地方财政部门开设的部分财政专户的依据为本级政府文件,有的是本级财政部门出具的开户证明。没有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与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的通知》及《财政专户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履行报省级财政部门汇总,报财政部核准、备案等手续。 同时,随着各类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地方财政部门未按财政部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财政专户的开设,对不符合财政专户管理办法规定开设的专户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撤销。财政专户有增无减,违规开设财政专户,多头开户,甚至同一资金性质的账户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分别开户。如非税收入资金过渡专户,由于非税收入资金过渡专户主要缴存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等资金且金额较大,地方财政部门往往在多家商业银行分别开立财政收缴专户。 (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1.财政专户未归口国库部门统一管理,脱离国库监管 地方财政部门开设的财政专户多数由财政部门各预算科室负责资金核算、管理,未按财政部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的规定归口国库部门统一管理,导致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分散在各商业银行,使地方政府不能全面掌握本级财政收支情况,无法对现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监督管理,财政专户资金运行情况脱离了国库的监管,增加了财政资金风险。 2.大量财政资金沉淀财政专户,影响预算执行信息的真实性 在审计中发现,地方财政部门为达到预算执行支付进度,违规将部分国库资金通过“以拨作支”的方式转入财政专户,虚增预算执行进度。导致大量预算资金长期滞留、沉淀财政专户,脱离监督。 3.财政专户资金对外借款规模较大,未及时清理 审计中发现存在部分财政专户账面资金结余过大,而实有资金却很少,大量专户资金以财政借垫款的形式被挪用的问题,同时各财政资金专户相互拆借资金,用于周转,混淆使用专项资金,对外借垫款无法及时收回。 财政部门将非税收入资金专户收缴的预算资金,未按规定时限、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而是将非税收入资金坐支或以借款形式用于财政周转及滞留账面,根据预算收入入库情况分批缴入国库,用于调节预算收入进度。 ---微审计 审计人员都在看--- 读后分享->右上角送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快速关注->微信订阅号,查找“微审计” ->扫扫下图,发现更多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