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右手加和弦音 右手加和弦音,实际上该说是:“右手除了弹奏旋律外,还要加弹和弦。” 此前的课程,右手仅弹奏旋律,但右手若加上和声,音响就更丰富了,而且左手就有更多弹奏的自由了。 因此,将右手加上和声,就提升了弹奏的层次。 右手加和弦音有两项要注意的事: (一)先要分析旋律中哪些音是和弦音,而哪些是非和弦音。和弦音必须是依所定的和弦加上和声音;而非和弦音则依和声外音的法则给予和声。 (二)要选择使用效果良好的音程。 这样说来,必须先要回顾一下,第九课所授的和声外音有哪些。 再者,第一、二课所授的音程,哪些是优良的音响,哪些是可以用的,哪些是有条件使用的。 随着旋律(右手)所加的和弦音是根据和弦与音程得到的。 现在就举些例子说明和弦音的加法。 一、炼我愈精(赞美诗选编1050之617首) (在第九课第64页此曲以首句“你若不压橄榄成渣”命名)
这首曲的旋律已经明确的宣示了,第1小节必须是主和弦(C,I),第2小节必须是下属和弦(F,IV)。同样的,接下来第3小节是C,第4小节是G。(当然其和弦的配置还有别的理由:乐曲的开头必须是主和弦,而第4小节是半终止,必须是属和弦。)因此,要加的和弦音就必须要依循着所定的和弦加和弦音。 因此,这4小节的和弦音必须是:
和弦是不能更改的,更改了和弦,就“走味”了,更改了和弦,就不能替分声部的诗班伴奏了。(诗班的声部是本着和弦建立的,否则所弹的与所唱的就彼此抵触混淆了。) 请注意第一小节第一个音不但是长音,是主和弦,连后方所有的和弦音都必须是主和弦(I,C)。 第1小节第4拍后半拍、第3小节第4拍所加的最下方的和弦音,以括号括起来的音,由于太低为免影响左手的弹奏,可以省略不弹。 现在,再谈谈第1小节的两个和声外音: 第二拍后半拍的la(6),它是个上助音,既然是和声外音,当然可以不用理它, 弹成这样: ,但用另外一个上助音来“陪衬”它,
这样一来,这个原先的上助音也构成了一个和弦,这个
第4拍前半拍的re(2),是个经过音: ,当然,若不理
G(V),将它“套用”在I级主和弦中,我们可以称这G(V)和弦叫做“经过和弦”。 总之,和声外音藉3度、6度平行可构成一个“小和弦”,这个小和弦套用在整体和弦中,使所加的和弦音更精彩丰富。 这样一来,这4个小节就成为:
这首歌中还有两个地方有和声外音,我们也要一并讨论:
首先说,它是和声外音,可以不用理它;将它作成:
这样一来,这个和声外音也作成一个和弦,套在主和弦中。 这样说来,要用哪一个好呢?是把la(6)当和声外音呢?还是用F/C套用在主和弦中呢?若是有五线谱的诗本,查查看原作者用什么吧!替分声部的诗班伴奏,就必须看原作者的处理。否则,任你选其中之一吧!
好 !这里要怎么配它的和弦呢? 1 它是个和声外音,不理它,直接弹成:
弹成这样它就是III6(Em / G)的和弦了,其实这是个不错的处理,其音响新颖别致。 2另一种处理,也是传统使用的处理:
两种配置和弦的方法,可酌情任选其一。惟,当为诗班分部合唱时,就要遵照原作者所使用的弹奏了。 接下来,要谈此曲的副歌了。 此曲的副歌,在全国性的诗集中,不知道是哪位编曲人编了这样的二声部合唱,笔者将其笔录下来,加以讨论:
这位编曲人似乎是“故意”的用了许多4度、5度音程。在所抄录的6个小节中,有4个小节几乎都是4度、5度的音程和声。我们愕然的见到约在近一千年前,初有和声之时,所使用的音程(使用完全1度、4度、5度)出现在今日的中国诗歌本中。我们换个音程,比较看看其音响效果如何:
(请在琴上弹奏,比较音响,建立观念。) 我们发现,不完全协和的3度、6度是我们喜爱的音响,而非4度、5度。
就是最后一小节的用la(6)来和1(C)。3度?3度还不好?不可!此处该是个完全终止,最后的和弦必须是主和弦。用了la(6)就表示这个和弦用错了!改
部用一个主音结束,也不可换成别的和弦。(在此不能解释成阻碍终止。) 先解决的问题还不是音程,而是和弦,考虑所使用的和弦是首要的决定: 宋大叔来一句很中肯的话:“旋律显示和弦,和弦支持旋律。”
第一小节旋律已经显示了。必须是F的和弦,我们不可随意的把这个两拍的
要用下属和弦 —— IV(F)。 这四小节该是:(在基本的构架上该是:)
它要加的和弦该是:
有两处需要解释: (1)第1小节的第3,4拍,这不是V(7)接IV吗?怎么可以?不,第三拍的si(7)是个经过音,它所构成的这个和弦是包含在(套在)IV下属和弦之中,不可与IV同等而语。 (2)最后一小节是个半终止,该停在G,但加个Dm,延后G的出现,挺好的。(以后会在和弦的基本架构中,继续用些变化,以美化其音响。) 我得承认,我很不愿意用谱、用文字写这些解释,太繁、太烦了。惟,有些学生感到在光盘那么一说就过去,难以明确的领受。好吧!写吧!但问题很简单,用眼看谱惯了。不依着谱就难以具体的了解了。在此奉劝:必须是用耳朵,必须建立听的能力,建立音响,建立观念。 二、再来一首歌:耶稣恩友
“+”是和声外音所构成的和弦(称它是“小和弦”吧!)
三、甘美天家(1218首的895首)
(注1)这两拍是G7(属7和弦),用F(IV)是不当的。 (注2)括号( )中的音由于太低,可以不弹。 (注3)这个do(C)可用I,但用VI(Am)代替I(C)的效果佳,以后介绍副三和弦的使用,再加说明。 (注4)这个两拍的音很长,别当经过音解释。 四、作业:三首:右手的旋律加上和弦音(不再附答案) (a)送别:C大调 4 / 4,谱在第七课第54页。 (b)主曾舍命为你:C大调 6 / 8,谱在第七课第52页。 (c)前行于迷路中:C大调 4 / 4,谱在第九课第65页 最好是即兴弹奏,否则先写谱再弹,但最终还是要离谱弹奏。左手目前先依以前所授的柱式和弦弹奏,但右手加和弦音的目的却是左手可以做别样的弹奏。 但当右手加了和弦音后,双手可能在位置上冲突。此时或可把右手提高8度,或把左手降低8度弹奏。
|
|
来自: 渴慕shen > 《第三单元和弦及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