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_劲风

 昵称30309318 2016-02-16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这是李白在回答湖州司马的询问时,所写的戏作。狂放不羁之气,完全不加掩饰的充溢其间。但如果仔细想想,却不由得觉得好笑。要知道李白可是正式受过道家符录的,是有“文凭”的道教徒。但他却自称谪仙,也不怕得罪神明,更过分的是他居然以佛教之神期许后身,这家伙也真够贪心。但这就是李白,他的思想之驳杂,即便在那个自信包容、喜好标新立异的时代,也是极其罕见的。他向往仕途,却又不肯规规矩矩的走科举取仕之路;他希望“不屈己,不干人”,但为了实现他的抱负,却不得不“遍干诸侯”;他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期盼着功成身退,过闲散恬淡的生活……他的一生充满着矛盾,但他所追求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的政治理想,虽屡经挫折,却直到他垂暮之年也未曾放弃过。一、身世与文化背景
李白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迷。通常采用的是李阳冰《草堂集序》的说法,即出自陇
西李氏,隋末乱世,祖先以罪流落碎叶,至神龙初年(公元705年),其父率全家逃归蜀中。但对这一说法历来质疑就较多,对他身世的推测也从没间断过。有人认为“神龙”应为“神功(即公元698年)”之误,也就是说李白的出生地就在四川,而不是现在已为异域的碎叶;也有认为李白本来就不是汉人,而是突厥或西域胡商的后代。更离奇的,甚至有人认为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不管怎么说,自李白记事起,他就生长在蜀中,接受的是中原文化,没有必要把他的异域色彩看得过重。他的父亲是位商人,家境应该还算富裕,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一惯的“重农轻商”政策,他们的社会地位却是比较低的。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他一心向往仕途吧。
蜀地偏居西南,又比较封闭,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那里较多的保留了较多的汉、魏遗风,又受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与中原地区相比,儒家文化杂而不纯。同时那里又是佛教与道教两教的圣地,因此文化也多受这两教的影响。李白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那时的他,是非常勤奋的。虽然那则“铁杵磨成针”的传说不足为信,但也可从一个侧面说明李白学习的刻苦。从李白现存的作品看,那时的他,对古体诗、汉赋、汉乐府,都很下过一番功夫,并进行过大量模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