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邮政 电信 公用事业
民国13年(1924年)元月,横沔集镇的大新酱园,受周浦邮电局委托,兼设邮政代办所。民国35年(1946年),俞福林在横沔集镇创办电讯业务,备有10门电话总机1台,横沔集镇上各大厂商开始用上电话。1954年,邮政与电讯合并,成立横沔邮电所。1956年起,农村邮件由投递员分邮路投送,设立邮政信箱。1959年,横沔人民公社的电话发展到50门,社办工业企业开始安装电话。1989年,建造横沔电信楼,安装3000门全自动电话机.1990年。开设邮政储蓄。1995年,横沔镇12个村全部实现“电话村”。1998年9月,横沔电信站成立,邮政与电信分设。 民国11年(1922年),由横沔人林安初、张江人康某等人,合伙创办横沔电气公司。横沔集镇部分居民开始用电灯照明。民国29年(1940年),横沔电气公司开始提供工业用电。1958年冬,横沔地区第一条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周浦镇架设到张家浜,开始用电力灌溉农田。至1975年,横沔人民公社除沔青生产大队外实现了农田灌溉电气化。1975年5月,横沔公社用电管理站成立。1995年11月,横沔镇的3.5万伏变电站竣工。 1985年7月,横沔水厂竣工通水。1992年,横沔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改变了横沔地区人民千百年来饮用河水的习惯。 1991年4月,横沔乡人民政府建造南汇县液化气管理所横沔分发站。横沔镇的液化气用户从1000多户发展到1999年的7000多户,横沔镇人民基本告别了黄泥灶。
第一节 邮政 电信
一、机构 设备 (一)横沔邮政所 民国13年(1924年)元月,横沔集镇大新酱园业主马振凤受周浦邮政局委托,在店内兼设邮政代办所,代收发信件,代售邮票。 民国35年(1946年),俞福林在横沔集镇创办电信业务,备有10门电话总机1台,横沔集镇各大厂商分别装上电话机。 1950年8月,横沔集镇的电话总机由南汇县人民政府接收,建立南汇县横沔电信交换所,有工作人员3人。1954年,邮政与电信合并,在横沔集镇河西街,建立横沔邮电所,隶属南汇县邮电局周浦邮电支局。 1959年,横沔人民公社成立后,电话总机容量为50门。1970年,增至100门。1980年,横沔邮电所把原磁石式电话总机更新为供电式240门次多接交换总机。 1982年,横沔邮电所搬至横沔新镇,原横沔邮电所改为邮电业务点。 1989年,国家投资200余万元,横沔乡政府投资58万元,在横沔邮电所后面,建造电信大楼,安装总容量3000门全自动电话总机。1996年,投资450万元,建成1900用户的宽带网。 1998年9月,邮政与电信分设,横沔邮政所地址不变。 横沔邮电所历任所长或负责人先后为:顾龙根、娄啟锦、杜禄生、方凤祥、庄鑫伯、赵炎其、庄鑫伯(再任)、赵润粮等。 (二)横沔电信站 1998年9月,横沔电信站成立,位于横沔新镇中国农业银行南汇县支行横沔营业所东侧、横沔绣衣厂前,营业房面积90平方米,有工作人员10人。 2000年,横沔电信站程控电话交换总容量达1万门以上,安装开通7000多门。 横沔电信站站长:朱军明。 二、邮电业务及邮路 解放前,横沔邮政代办所只代发信件,代售邮票,业务量小。邮件由轮船转送和传递。电话由民国35年(1946年)创办时的10门发展到解放前夕的30门,无电报业务。 1954年,横沔邮电所只办理信件、报刊等简单的邮政业务。是时,条件还比较差,横沔地区的邮件要步行到塘川线十村车站接送,或委托周浦镇至横沔集镇的航班船接送。20世纪60年代,周浦邮电支局派投递员骑自行车接送。1970年,军民路通车后,改用摩托车接送邮件。 1956年起,农村邮件由周浦邮电支局每天派投递员分邮路投送,并在各投递点设立邮政信箱。 1982年,邮电业务逐步发展到能办理国内外挂号信件、电报、电话、汇款、邮寄包裹、发行报刊等业务。 1983年,横沔邮电所各类报刊发行总量达5000多份。其中人民日报52份、解放日报360份、文汇报219份;各类杂志1000余份,其中《红旗》26份、《支部生活》199份。 1984年,横沔乡政府及各村(街道)、企事业单位安装电话机196门。
1984年横沔乡电话用户情况表 表
1990年6月,横沔邮电所开设邮政储蓄业务,项目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各类有奖储蓄等。年底各类储蓄金额达100多万元。 1991年起,邮政增设快件业务。至 1992年,横沔邮电所在汤巷村安装电话200门。汤巷村成为横沔乡第一个“电话村”。 1994年,横沔邮电所完成万门程控电话改建扩容工程。横沔镇有4个村(沔青、沿南、人南、汤巷村)成为“电话村”。1995年,横沔镇12个村全部成为“电话村”。 2000年,横沔邮政所有邮路3条,每条长约60公里,投递路线长200公里,有投递员3人。在村、组通邮的基础上,逐渐延伸到户户通邮。其收发邮件约400万件,用户订阅报刊杂志金额70万元,邮政储蓄1.4亿元。 三、电信业务及线路 横沔电信站经营业务主要有:普通业务,电话装机、宽带网安装。电话装机增值服务有:来电显示、闹钟服务、三方通话、转移呼叫等。服务内容有:各类电信月租费收缴等。 2000年,横沔镇境内通信电缆线路有17条,合计长50杆公里。
第二节 公用事业
一、供 电 (一)电力设施 民国11年(1922年),横沔人林安初、张江人康某等人合伙在横沔集镇创办横沔电气公司,备有3匹西门子柴油发电机组1台。每天傍晚开始发电,至深夜12时停止供电。横沔镇部分居民能用上电灯照明。以后用户陆续增多,横沔电气公司又增添12匹柴油发电机组1台。 民国19年(1930年),横沔电气公司同汇北电气公司协商,申请给横沔地区供电,由汇北电气公司架设6.6千伏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至横沔地区,高压线路全部采用园木电杆、紧铜线,并安装60千伏安变压器1台,除供横沔集镇居民照明用电外,用电户扩大到横沔集镇西北首林家宅。 民国29年(1940年),横沔电气公司增添设备,架设三相低压交流线路,提供工业用电,吸引横沔籍的厂商到家乡兴办工业(当时以纺织业为主)。横沔集镇原有使用柴油机榨油、碾米等行业也陆续改用电作动力。 民国34年(1945年)9月,横沔电气公司奉命并入浦东电气公司。 1958年冬,横沔地区农村用电的第一条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周浦镇架设到张家浜,在中心乡人民公社吴桥生产大队建立第一座万亩农田电力灌溉站。翌年,高压线延伸至夏保庙(现火箭村4组),建立夏保庙电力灌溉站。以后逐年扩展,电灌站增加。 1975年,横沔人民公社除沔青生产大队外,11个生产大队建立13座电力灌溉站,基本实现农田灌溉电气化。建设电力灌溉站的高压外线、电线杆、变压器都由国家投资,有变压器15台,输出总量为2015千伏安。 1967年,沿南生产大队首先向生产队架设三相一线制低压线路,然后在横沔人民公社铺开。1970年,横沔人民公社投资50万元,架设低压电线路76.31公里,队队实现稻麦脱粒电气化。 1968年春开始,横沔人民公社向各自然村架设照明线路。至1971年,共架设线路108公里,全公社有98%以上的农户用电灯照明。1978年,全公社用电1446万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447万千瓦小时、农业用电999万千瓦小时。 至1984年,横沔乡有变压器41台,总容电量为8410千伏安;电动机4241台,总容量为13514千瓦;低压线路 20世纪80年代横沔乡工业快速发展,用电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87年横沔乡有动力线路67.04公里,照明线路60.7公里;装机容量17998千瓦,变压器45台、11188千伏安。全乡用电3090万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2052万千瓦小时、农业用电1038万千瓦小时。 1991年,横沔乡有380伏动力线100.78公里,220伏照明线114.7公里;装机容量22412千瓦,变压器70台、14701千伏安。 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进入农民家庭,农民生活用电量迅速上升。 1994年,横沔乡筹建3.5万伏变电站1座,在汤巷村4组征用土地0.26公顷,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25万元、设备投资1275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95年11月,变电站竣工通电。首期建设有2万千伏安变压器2台,35千伏进线2路,采用带开关的线路变压器组结线,安装35千伏、550千伏安消弧线圈2台,10千伏出线6路,采用单母分段过渡。同时建设相应的线路,35千伏电源出线仓,远动通讯、生产生活用房等设施。 1998年至2000年,横沔镇实行农网(农村线路网络)改造,取消
1978年~1989年横沔乡(公社)用电情况表 表
(二)用电管理站 1967年以后,横沔公社电力排灌站负责对全公社各大队、生产队专职、兼职电工进行培训和管理。 1975年5月,横沔公社用电管理站成立,设于沔青生产大队7队。1986年,横沔乡人民政府投资38万元,在横沔新镇西首火箭村8组建造新的横沔乡用电管理站办公楼,附设修理部、安装队和交电商店,占地面积0.25公顷,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横沔镇(乡、公社)用电管理站职责为:编制用电规划,办理企业、居民用电申请,负责电工的培训、考核,宣传、检查安全用电,抄电表、收费等。1980年,横沔人民公社培训专职电工139人,经南汇县劳动局考核,合格74人,并获得“电工证”。 1985年,横沔乡用电管理站有职工12人,总收入11.8万元,总支出4.2万元,净收入7.6万元。 1999年,横沔镇用电管理站有职工12人,总收入169万元,总支出144万元,净收入25万元。 横沔镇(乡、公社)用电管理站站长先后为陶东兴、诸惠明。 二、供 水 1983年,横沔人民公社在横沔新镇东首、周川公路高新河口开始建造横沔水厂。 1985年,沔青村投资建造沔青水厂,铺设水管2公里,动力249千瓦,日供水300立方米,供应沔青村及横沔老镇居民用水。1990年,横沔水厂至沔青水厂水管接通,由沔青水厂供水的横沔集镇、沔青村纳入横沔水厂管网,沔青水厂停业。 横沔水厂供水后,横沔新镇居民、企事业单位、汤巷、火箭、叠桥、怡园、人西、高西等村逐年埋设水管用上自来水。 1987~1988年度,横沔水厂被评为“上海市爱国卫生农村改水系统先进集体”。 1990年,横沔水厂投资109.5万元,扩建200立方米/时脉冲澄清池、240立方米/时无阀滤池和600立方米清水库各1`座,有一级泵(混水泵)3台、二级泵(清水泵)3台,两套设备制水能力为320立方米/时,每天18小时供水。是年,横沔水厂供应横沔新镇、横沔集镇、7个村和全乡企事业单位用水,埋设直径10厘米以上主管网近26公里,受益人数13512人,年总供水69万余立方米,总产值为24.16万元。 1992年,横沔水厂埋设至人南、石门、新苗、沿南、沿北等村的自来水总管。自此,全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1995年,横沔水厂与康桥水厂联网供水,并入南汇县自来水公司,横沔镇人民用上了水源来自大治河的自来水。 1999年,横沔镇有管径10厘米以上的自来水主管网36公里,年供水150万立方米。 横沔水厂厂长:奚瑞清。 三、供 气 1989年,横沔成衣厂开办液化气站,有15公斤钢瓶装液化气用户250户,液化气源由液化气站自找门路,自行解决。一年后,液化气站搬迁至人南村6组,液化气用户发展到500多户。 1991年4月,横沔乡人民政府投资25万元,在沿南村8组,建造南汇液化气管理所横沔分发站,有职工4人,吴伟杰任站长。气源为南汇县液化气管理所储配站供应的液化气。是年,南汇县液化气管理所把1000多户集资款用户划归横沔液化气分发站供应。年末,横沔成衣厂液化气站歇业,其用户归并南汇液化气管理所横沔分发站站。1995年,南汇液化气管理所横沔分发站供应的用户达5000多户。 1998年5月,南汇液化气管理所横沔分发站归属于南汇县液化气管理所。是时,横沔镇有液化气用户8000余户,占总户数的95%以上。 1999年,南汇液化气管理所横沔分发站占地面积0.10公顷,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有储备2500瓶的库房,手提式干粉灭火机有8台;工作人员8人;有15公斤瓶装用户1万户、50公斤瓶装用户15户;实现销售额250万元,创利润6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