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扶阳?

 医道无涯 2016-02-16

为什么要扶阳?

【导读】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寿全,字钦安(1824~1911年),四川邛洲固驿镇人。著有《医理传真》、《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于后世。近代有称其为“郑火神”,是火神派的创始人。擅长应用辛热药物,注重扶阳气。

用八卦原理阐述肾的病理生理

郑钦安以《周易》丰富的辩证法和天地整体运动观为指导,用八卦原理来阐述肾的病理生理,堪称“坎—肾”学说。

如其《医理传真·卷一》中坎卦诗说:“三天施地润水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生,生生化化沐时中。”认为:“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属于至阴之时,乃人之命之根,真种子也。”

为什么要扶阳?

郑氏屡以一阳藏于二阴之中为喻,并且把地坎卦的特征紧密地与肾相提并论:“尝谓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也)。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为喻(沸,热气也,即水中无形之真火),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这种阴阳相抱之理,阐发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阳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经旨。并认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其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

为什么要扶阳?

郑氏在《气血两字作一卦解》中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主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所谓相火,或名命火,或名龙雷火,或名无根火,或名阴火,或名虚火等等,均是肾中真阳的代名词而已。

郑氏在《坎卦解》中认为:“一阳(指肾中真火)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此即为坎卦),化而生水,立水之极,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布云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充分地把《内经》中肾脏水火二性的特征,生理情况下水火相互为用,成为生命源泉的内涵概括的甚为恰当。郑氏认为,若肾中真阳虚衰,“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虚火上冲,为“明云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飞龙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这种肾阳亏虚,乃“先天真气上浮”,“真气命门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病至于此,乃“五脏六腑之阳气,已耗将尽,消灭剥削,已至于根也!”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请关注公众号“小道经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