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特色辨证

 真心人8 2016-02-16

俞根初 (1734年~1799年),名肇源,清绍兴陶里乡名医,“绍派伤寒”的创始人。 俞氏医技卓越,治验颇丰,他结合前人的医学理论及自己的临证心得,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著成《通俗伤寒论》一书, 从广义伤寒立论,统论四时的外感疾病,在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把诸多新的内涵融入仲景的辨证理论体系之中,临证从六经辨证入手,多种辨证方法并举,针对疾病的症结表象,层层递入,细致入微,辨证结果前后互参,力图在疾病发展进程中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转归,并针对即时证候制定出相应的治则治法,最终牢牢把控疾病的转化趋向,促进疾病的向愈。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经过俞根初的补充与完善,使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外感病辨证理论体系更趋羽翼丰满。



笔者经过悉心研读,深究俞氏之立意,将其特色辨证方法归纳如下:


1.首辨六经之形层与三焦之部分以定病位


确定病位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俞氏把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相融通,试图从多层次入手迅速定位疾病的症结所在。在《通俗伤寒论·伤寒要诀》中,俞氏创“六经形层”说,他讲:“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其辟 “六经形层”说,通过辨察六经所主及与六经功能相关联的六个特定的部位,旨在从横向考察人体感邪的深浅层次及病情的轻重发展阶段,故辨“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其次,俞氏还提出“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说,他讲:“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胸膈中者,心肺是也,居于上焦;脘中者,脾胃是也,居于中焦,腹中者,肝肾是也,居于下焦。其创“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说,通过辨察与六经所对应的三焦不同的部位,旨在从纵向考察人体感邪的上中下不同的部位及具体的脏腑,故辨“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辨六经形层和三焦之部分旨在先定其病位。其中,六经辨证为辨证之定法,“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三焦辨证为辨证之补充,“以三焦槪疫证,为变通之捷诀”。(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伤寒总论·六经部分》按)在确定病位过程中,俞氏运用了望目及口齿、观舌、切脉、问症、腹诊等多种诊法来广泛地收集辨证资料,经过诊断鉴别,迅速给疾病定位。


2.辨六经气化之标本中见兼证以定病名:


六经之气化有标、本、中见三端。六经之为病:太阳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阳明本燥而标热,中见太阴之湿化;少阳本火而标阳,中见厥阴之风化;太阴本湿而标阴,中见阳明之燥化;少阴本热而标阴,中见太阳寒水之气化;厥阴本风而标阴,中见少阳之火化。少阳、太阴易从本化,少阴、太阳可从本化,也可从标化,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见而化。俞氏以标证、本证、中见证和兼证来归纳六经的病证。其中,经络为标居表,脏腑为本居里,表里两经维络相通,故彼此互为中气。因此,六经标证多见经络体表巡行部位的症状,本证多见脏腑所主功能性的病证,中见证多表现为相表里经的症状。故审病之标、本、中见证和兼证,以确定其为何经之经证、腑(脏)证、中见证,或兼证并见,进而以六经定其病名。


3.辨邪正之盛衰以定病性


辨清病位以后,还要进一步考察所感邪气的性质以及人体正气的盛衰,即要从邪、正两个方面深入辨察以定其病性。只有对疾病准确定性,才能根据邪正相互之间的对比制定出相适应的扶正祛邪原则。俞氏通过辨六淫邪气的种类、辨病之新久、辨新感与伏邪、辨所兼夹之证、辨证之阴阳虚实、辨证之表里寒热、辨脏腑气血之虚实、辨病在气营血分等内容进一步定其病性。


3.1辨病邪的性质


⑴辨六气:俞氏讲:“凡勘伤寒,首辨六气。”俞氏概括六气的升降运动特征为:“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居中,火游行其间。”四时各有其主气,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有序,六气周流,非正即邪,过亢伤人。故春季多风热为患,夏季多暑热为患,长夏多湿热为患,秋季多燥邪为患,冬季多风寒为患。只有辨清所受之邪气,立法、选药、制方才能分际清晰。


⑵察病之新久:察病之新久,以知病属外感、内伤,或外感内伤兼挟,为虚为实,或虚实兼挟。俞氏认为:新病多易治,久病多难已。暴病多无虚证,久病多无实证。


⑶辨伏邪与新感:伏邪致病与新感不同,俞氏说:“病无伏气,虽感风寒暑湿之邪,病尚不重。重病皆新邪引发伏邪者也[1]。”伏邪致病其临证特征为:病发时表现出致病的邪气与时令季节的主气不甚相符,病起常呈现里热郁盛或表里同病的证侯,而且一旦发病,病来势急,病情较为深重,证情容易变化。邪气内伏,往往屡夺屡发,因而殒命。


⑷辨所兼夹之证:《通俗伤寒论》认为:伤寒兼证为感受寒邪兼他邪,或感受他邪兼寒邪,寒邪与他邪兼发而共同致病。伤寒夹证,为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病内外夹发。感受外邪而致的外感病与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的内伤杂病同时发生,有外感夹痰、夹饮、夹食、夹劳、夹瘀、夹哮、夹痞、夹胃脘痛、夹泻、夹疝、夹痨和夹妇人病等之别。由于所感外邪夹杂其间,内伤杂病之虚实属性相当难辨,故需深入辨析,分清其气血之盛衰及病邪的属性,进而划分外感、内伤标本缓急属性,标急治标,本急治本,标本同重则标本兼顾。


3.2辨正气的盛衰及正邪之间的对比关系


⑴辨证之阴阳虚实:俞氏通过临证经验把阴阳虚实四证概括为:“阴证必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阳证必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虚证必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实证必脉盛,皮热,腹胀闷瞀,前后不通。”


⑵辨证之表里寒热:“凡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者,皆表寒证[2]。”若寒邪直中阴经,肢厥脉微,下利清谷者,或脾、肾阳气虚衰,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者为里寒证。温热邪气侵犯肌表,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为表热证;凡温暑证,始虽微恶风寒,一发热即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口大渴,目痛鼻干,齿板燥,心烦不得眠者,为阳明表热,若身干热无汗,表热犹存,治宜辛凉开达。凡伤寒表邪传里,温热病热结于里,见手足汗,面赤潮热,心烦恶热,腹胀满,绕脐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甚则喘冒不得卧,甚或昏谵发狂,皆为里热证。


⑶辨脏腑气血之虚实:气虚当辨肺、脾、肾何脏之虚?肺气虚则气喘息促,中气虚纳少懒言,元气虚腰痠耳鸣,畏寒肢冷。气实当辨肺、胃、肠、肝何脏腑之实?肺气实痰多气壅,咳喘上逆;胃气实胃脘胀满,噯腐吞酸;肠气实腹胀便结,或下利热结;肝气实气上冲目眩,甚则筋挛瘛疭。血虚当辨心、脾、肝何脏之虚?心血虚心悸不寐,甚则阴虚夜热盗汗;脾阴血虚唇口干裂,甚则肌肤甲错;肝血虚筋惕肉瞤,甚则痉挛瘛疭。而且,血虚证其治必辨:因虚致病,养血为先;因病致虚,去病为要。血实证则多为瘀血、蓄血证。


⑷辨病在气营血分:邪入气分,证见不恶寒,反恶热,咳嗽,烦渴;入营分,证见神烦少寐,脉数舌红;入血,证见舌深绛,目赤唇焦,烦躁不寐,夜多谵语,甚或神昏不语。(何廉臣《通俗伤寒论》勘语补充)对于伏邪致病,俞氏认为要辨邪气是否波及气营血分?温热病多由邪伏营分,血与热互结而致。对于伏寒化温者,阳经传入的寒邪潜伏积久,郁而化热,则邪归气分,或归于血分;三阴寒邪化为热,易入于血分,而不归气分。


4.辨证之三化以明疾病的传变


关于外感病的传变,俞氏深知温邪的传变与伤寒病六经传变的规律不同,经过琢磨,终于另辟新径,以六经气化传变之“三化学说”,即:火化、水化、水火合化统论外感病传变的趋向和证侯转化的规律。他说:火化证为热证,水化证为寒证,水火合化证为寒热错杂证。“从火化者,多少阳相火证,阳明燥热证,厥阴风热证。从水化者,多阳明水结证,太阴寒湿证,少阴虚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多太阴湿热证,少阴厥阴寒热错杂证。”其中,疾病的“三化”传变与所感邪气的特性、病者的体质禀赋、阳明经气的旺衰、被侵脏腑生理病理之寒热属性密切相关。故知所感邪气、病者体质之寒热属性及中病之脏腑,则可推知病证的传变趋向和证侯之转化。只有对疾病的传变心中有数,才能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中权衡好扶正祛邪之间的关系,作到防微杜渐,截断疾病向纵深发展。


【本文选自网络。由“中医五运六气”微信公众号选编,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中医五运六气


学习传统中医,回归自然生活。

(致力于中医运气学的推广和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