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二王”名帖摭谈10

 我的电子图书库 2016-02-16

点击上方「中国书画报」可快速关注

“二王”名帖摭谈

□许传良

十、临纸所言痛心肝——《丧乱帖》

帖学一脉,“二王”手札为源头活水,而《丧乱帖》为必经之路,其丧乱之笔迹,就技法与神韵方面,可以认为是书史上又一座高峰。面对此帖,真不知从何言说,我甚至固执地认为,就实临与意临两个方面来说,鲜有人能实临毕肖原帖,倒是习此帖者可以从局部进行强化分析临摹,实临一阶段之后再行意临或许能有所收获。可能就是因为情境已往,不可复制所致吧。

书法讲座 | “二王”名帖摭谈10

王羲之《丧乱帖》

由丧乱之痛不禁联想到“二王”一脉后世之天下第二与第三行书,即《祭侄稿》与《黄州寒食诗帖》,因为书写情境极为相似。前者颜真卿失侄之痛,家国忧伤,借篆籀笔意一寓于书;后者东坡凄风苦雨,长歌当哭,顿挫抑郁,静行笔端。二帖从笔法与格调上似乎有迹可循,故较易把握。而《丧乱帖》由“先墓再离荼毒”,痛贯心肝之际欲言又止,欲哭无泪,却并没有很大的波澜起伏,反而感觉是痛定思痛之后的达观超脱,所以如果单寻笔迹去临习,书写节奏与情感表现等方面也是难点所在。面对此帖学经典中又一至高处,若言其艺术之美,正如漫赏江南之林泉高致,虽能感受到大致韵味,却总难寻落脚点去言说,不妨漫步其中,细细体味曲径通幽之妙。而此帖字数亦较多,或正可边临边悟,以力求得其三昧也。

从大格局来看,全篇的虚实分布大体可分成三大区域,正类似于三个大三角形。以末行首“顿”与首行“羲”“极”三字为连接点,构成以实为主的最大的三角区域;剩余为左上与左下三角区域,则以虚为主,两处多以连带为多,用笔轻盈。在较实的中心区域,又有几处重中之重,“极”“离”“肝”“痛”“临”等字保证了整体用笔的沉实。左上三角区域多出长线条,亦与中间块面区域形成对比。当然,中间地带并非密不透风,反而亦有疏可跑马处,可谓实中有虚,主要通过加大字距来体现,这在“心肝痛”区域最为突出,不可不晓。

就具体到每行来分析,此帖行数较多,愈是如此,行气便尤为重要,不注意行气,可能会使形散,最终导致神散。而加强行气,其中之重要法则就是加强连带,实连与虚连结合。此帖有七处字组,即用实连;有三处虚实相间,更多的是笔断意连。遥想羲之落笔之际神与物游,每字每句不经意间流露,故上下气息贯通,远非今人率性为之所能及,故此亦为学习此帖最难之处。行行之间布白皆有一种自左上往右下倾斜之势,其中前面两行上部空间较大,行之下部成上宽下窄状,第三行与第四行之间下部空间最小,这些都为整体布白增添了一些变局,也避免了雷同。

由此行势,自然会审视到与行势息息相关的每字之体势,多数字左倾,其中以“荼”“修”“复”“未”四字最为突出。当然该帖欹正相生,亦见多妙,如“甚”字上部两竖加大斜度,上开下聚;“虽”字三竖亦是如此,化险为夷。另外,此帖可多见斜画紧结之结构规律,呈现左低右高之势,如“肝”“修”“复”“深”“感”等字最为显眼,既避免了呆板,又生些许动势,跌宕起伏,斯时心境溢于笔端。

体势的开合收放实由笔势衍出,故习此帖当以笔势为根本。不领会其笔势,则体势不易把握。在笔势往来中顺锋入纸,起笔以方笔为多,意即由侧锋渐行中锋,当为此帖最主要的笔法。但不论含蓄用笔还是起讫分明,都服从于整体中每一次循环书写的过程,用笔不知入,就不会出。也可以说,必须知晓每一用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也是行书笔势之核心所在。当然,笔势往来并非一味牵丝映带,有时必须审时度势,妙用其锋,方能锦上添花。以此帖最为突出的点画为例,看似最小最普通的一个点画,或平或竖,或放或收,或连或断,或圆或方,或直或曲,或露或藏。有时左顾右盼,有时悄然卓立;有时似曹衣出水,有时似坠石山间;有时洒落于二字之间,楚楚动人,有时却暗藏字内,活灵活现。甚至为求笔致协调与笔势通畅,有时反其道而行之,由长变短如“益”字,化直为曲如“当”字等,更添曲致,不一而足,真可谓时读时新,妙机无限。

笔势是用笔综合作用的产物,虽说此帖用笔以方笔为主,而圆笔亦不可忽视。方起圆转,以圆衬方,圆转方势,须臾不可分离。左起笔以及由左向右转向时以方出之,自右向左转向多以圆转成之,这也符合手腕与手指挥运的生理规律。如此一来,回旋中又走向了下一个回旋,方—圆—方—圆,配合左—右—左—右,在一次次的提按与疾徐协奏中,笔墨荡漾开来。

再读全篇,行行草草,临纸感喟,痛贯心肝,昭示出人生无常之感喟。再结合后世流传两大行书来观照,《祭侄稿》体现出颜真卿的悲情大义,是儒家的精神折射;《黄州寒食诗帖》则是东坡的悲苦排解,是佛家的心境流露。面对羲之书迹,我们在读到浓浓的丧乱心迹之外,仿佛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自兹以降,这种倾向于道家出世之思便成为历代文人的一种别样情怀。(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