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探底要多少个交易日? 转载

 2222z2 2016-02-16

 

  所有还关心股市的小伙伴都在问:底在哪里?对不起,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且也不认为谁能。底,是市场上的一个传说,经常是悄然来临,让大家后知后觉。而市场的底又是股民永恒的话题,谁不想抄到底呢?今天,我们就聊聊和“底”有关的那些事儿。每一次底部的到来,都悄无声息。即使是专业的券商分析师、敏锐的财经媒体都没有捕捉到底部发出的讯号。不信?来看看离我们最近的两次市场底部:2013年6月25日,上证综指盘中走出4年新低1849.65点,底部出现

  

  华泰证券在一篇名为《探底回升 市场大幅波动》的研报中,建议降低仓位防范风险:多重压力促使市场近期将维持弱势。但是,大跌之后市场累计了较大的反弹能量。投资者可趁技术性反弹阶段,减少投资仓位,防范后市风险。东兴证券在《A股投资研究周报》中认为,抄底的时机尚未到:暴跌有利于市场风险的释放,但促发市场向上的因素还难以看到。利空因素的持续发酵使得当前市场仍不是抄底的时机,总体上,市场当下仓位重于结构,每次反弹将形成减仓的重要契机。财经媒体的“口风”也依然谨慎,丝毫没有意识到底部的到来。小伙伴们可以感受一下这些标题:《99点长下影能否止住大跌?技术派:这里只是一个短期底部》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走出那一轮大熊市的新低1664.93点,底部出现

  

  次日(10月29日),券商并没有察觉到这是一个底,甚至认为还将再跌20%。国信证券在《市场快评:降息难以力挽狂澜》中指出:29日央行宣布降息,属于预期之中,降息幅度甚至低于预期。利好已兑现,不排除还有深幅震荡的可能性。民族证券在《A股市场将延续抵抗式下跌》中指出:如果没有市场预期之外的强利好政策,没有大规模的增量资金介入,A股市场将延续抵抗式的下跌。一般而言,整理平台破位后的跌幅至少为20%。三大报头版压根没提创了新低的A股,以某报为例,他们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底部较前一阶段顶部跌幅超50%1994年7月29日 上证综指 325.89点

  

  1996年1月19日 上证综指 512.83点

  

  2005年6月6日 上证综指 998.23点

  

  2008年10月28日 上证综指 1664.93点

  

  2013年6月25日 上证综指 1849.65点

  

  这5个大底有多深呢?直接上数据:

  

  跌幅最大的是从1993年2月16日的1558.95点到1994年7月29日的325.89点,跌幅达79.09%。跌幅最小的是2009年8月4日的3478.01点到2013年6月25日的1849.65点,跌幅达46.82%。平均探底时长(从顶部到底部的时间)为573个交易日,约2年的时间。最漫长的一次探底是从2001年6月14日的2245.44点到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用了957个交易日,约4年。最快速的一次探底是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仅用了254个交易日,约为1年的时间。日经225指数

  

  日经225指数从1970年1月5日推出,至今46年的历史中,有5个大的底部:

  

  标普500

  

  标普500指数从1927年12月30日推出,至2016年1月26日的88年中,有6个比较大的底部:

  

  综合A股、日股和美股的历史数据,股市底部较前一阶段顶部的跌幅平均在5成以上,从顶部到底部的探底时长在2年左右。而从2015年6月12日的高点5178.19点跌至2016年1月27日的2638.30点,跌幅达49.05%,跌幅已经超过了A股上一次探底。我们将底部点位+20%定义为底部区域。举个栗子,1000点为底部,1000点—1200点即为底部区域,指数第一次进入和最后一次离开底部区域的时间间隔即为底部时长。这段时间也被形象地称为“磨底”。来看看A股历史上5次大底所在的底部区域都有多长吧:最短的底部区域仅仅持续了8个交易日,而最长的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底部区域(1849.65点—2219.58点),从2011年12月15日至2014年8月4日,持续了637个交易日,3年零8个月。

  

  ★成交量较前期顶部萎缩70%全市场市盈率(PE)14.46倍,市净率(PB)1.74倍虽然底部都是事后发现的,但从成交量、估值、新开户数、基金募集规模等数据上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1成交量底部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从5次大底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底部的成交量较前期高点成交量大幅下降,平均降幅为70.80%探底过程中,成交量呈逐渐下滑态势,底部成交量较之前90个交易日平均降幅为31.43%成交量一般先于指数探底。

  

  2016年2月15日,沪深两市成交量3289.86亿元,较5178点(2015年6月12日)时的成交量下降83.23%;较之前90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均值下降58.15%。2估值市场探底,估值也一路下降。5次大底的全市场市盈率均值为14.46倍,全市场市净率均值为1.74倍。

  

  截止2016年2月2日,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为17.95倍,市净率为1.91倍,略高于历史底部的平均估值水平。市场在底部时,股民的开户热情也是大大下降。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3年6月A股新开户数分别为11.18万户、68.87万户、36.35万户,均较前期市场高位时大幅减少。

  

  2016年1月,A股新开户数134.71万户,较2015年6月(464.22万户)减少了70.89%。4偏股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市场在底部时,偏股型基金的发行也遇冷。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3个市场大底所在月份(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3年6月),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均较低,分别仅有4.20亿元、8.76亿元、7.79亿元。注:开放式公募基金于2001年开始发行而2016年1月份,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为10.75亿元。

  

  底部应该买啥说了这么半天的底部,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在底部区域买入,静待市场上涨,然后赚钱。那么面对2000多只个股,应该买哪些呢?通常有这么几种思路:①买股价低的②买估值低的③买跌得最狠的那种最优呢?有数据有真相:组合1:底部时股价最低的10只股票组合2:底部时估值(PE)最低(剔除负值)的10只股票组合3:前一高点至底部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组合4:前一高点至底部跌幅最小的10只股票

  

  注:组合表现为10只股票的平均涨跌幅,红色表示战胜大盘从表中数据可以清楚看到,组合3(前一高点至底部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在A股5次底部后1年时间的表现始终较好:平均涨幅156.70%,平均跑赢大盘78.96%。这就是所谓的“跌得越狠,涨得越猛” 吧!此外,组合1(底部时股价最低的10只股票)表现也不错:平均涨幅182.92%,平均跑赢大盘105.19%。看来在底部时买低价股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下面是2016年1月27日(2630点)股价最低的和较前期顶部跌幅最深的10只个股。拿走不谢!

  

  

  如果你觉得便宜无好货,或者小心脏承受不了大跌大涨的刺激,又或者对自己的选股没有信心。那么比较靠谱的选择是买入指数基金。在你最艰苦、感觉最挺不住的时候,为了在未来活得更加有尊严,建议买一些券商股,压箱底放着;可以多买点,因为到了大家最绝望的时候,牛市就会来了;一旦牛市来了,券商股往往会涨得最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