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斑狼疮疾病的治疗

 dlhz49 2016-02-17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
  红斑狼疮的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以局部皮肤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约70%~85%有皮肤表现,因此红斑狼疮历来是皮肤病学研究的重点。
  另外,也有人主张将SLE归在风湿病范畴,随着人们对红斑狼疮的日益重视,对红斑狼疮不断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必将对其诊断与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病病情缠绵,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光敏感,血液中有很多自身抗体等为本病特征。有研究显示SLE的患病率在10~100/10万人,而SLE患者亲族中患病率可达到0.4%~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约7~10∶1)。
  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20~40岁的发病者占病人总人数的47.5%,平均发病年龄27~29岁。性别比例与年龄明显相关,老年人幼儿的女性与男性比例较低,为2.3∶1。黑人比白人的患病率高。
   近10年来,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暴发型并迅速死亡的病例已很少见,多数病人的病情呈慢性过程,
  现在最新治疗的药物有:
  1、甲基强的松龙0.5-1g静脉滴注,每日1次,在1—3次后改用强的松1—2mg/kg.d维持,待病情稳定2周后逐步减量,治疗狼疮危象效果较好。其副作用血压.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高血压,易感染等应予以重视。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穿孔也是死亡原因之一。
  2、胸腺素,2支(4mg)肌注,每日1次,2个月为1疗程。副作用是皮疹、发热、全身关节酸痛、血小板一过性减少和血清病。
  3.免疫抑制剂 主要先用于激素减量后病情复发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过大出现严重副作用,以及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等症难以单用激素控制的病例。如环磷酰胺.15-2.5mg/kg/d,静脉注射或口服,或200mg隔日使用。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缩、致畸形、出血性膀胱炎、脱发等。应当注意的是,细胞毒药物并不能代替激素。
  4.血浆交换疗法 通过去除病人血浆,达到去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入正常血浆。效果显著,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
  5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6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肤,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早期停药可复发,应定期检查眼底。
  根据狼疮肾的表现结合全身情况中医把其分成肾阴亏虚型、脾胃两虚型、肾虚瘀滞和湿热蕴毒型:
  如持续尿蛋白腰酸、五心烦热,或自觉内热,脉细数者,为肾阴亏虚,治以滋阴补肾之法,选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主要药物有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等,经研究本方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尿蛋白;
  如疲乏无力、面色不华、下肢浮肿、腰酸、蛋白尿时间较长者,为脾肾两虚,治应健脾益肾,选用春泽汤加味,主要药物有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猪苓、泽泻等;
  尿蛋白伴有潜血,肢体瘀斑,局部红斑者,是肾虚血瘀所致,治以补肾活血,选用知柏地黄丸加桃红四物汤,主要药物用细生地、丹皮、桃仁红花丹参当归川芎、黄柏、知母等;
  如尿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腰酸腰痛、发热、心烦、浮肿、舌苔黄腻脉滑数,是湿热内聚,化热成毒的表现,治疗上利湿清热解毒,用五苓散加味,主要药物有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马鞭草、六月雪、苦参赤小豆等。临床有些药物能够降尿蛋白,治疗狼疮肾,在各种症型均可选用如黄芪、白花蛇舌草、六月雪、蝉衣芡实、落得打、意苡仁、连须、鬼箭羽、仙灵脾等。
  我一般是采用是中药和新鲜的草药治疗,另外,针灸和外敷草药,草药洗药和药衣等,
  狼疮性肾炎是狼疮活动损伤的一部分,随着对狼疮的全面治疗,尿蛋白一起好转,也有部分患者全身病情好转后留有顽固性蛋白尿,这些患者坚持服用中药较长时间,才能使尿蛋白好转,不可短期服用后仍有尿蛋白就停服中药,使治疗效果降低。
  以上所我用药物在治疗狼疮肾的同时,对其它的脏器也有强壮作用,长期服用中草药的患者,最早的感受是精神振作,体力恢复,感冒减少,疲乏等症状消失,蛋白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病情取得稳定的基础上,将激素逐渐递减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