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影暗香韵胜千年

 dtmz 2016-02-17

疏影暗香韵胜千年

——李清照《满庭芳·残梅》赏读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

 

词牌《满庭芳》一说因晚唐诗人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54岁)有句“满庭芳草易黄昏”而得名,又一说得名于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中“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宋代词曲大家周邦彦的词集《清真集》将其纳入“中吕调”,《太平乐府》注“中吕宫”,元代曲学大家高拭先生在自己所作的词中注为“中吕调”,其曲调已经失传。作为词牌,一般认为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正格也二体:一为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四平韵;一为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仄韵体又名《转调满庭芳》,双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中国古代填词《满庭芳》的作者众多,而李清照所填写的《满庭芳》词仅有两首,其一就是本词,另外一首是《满庭芳·芳草池塘》,但是后者缺字太多,让我们非常遗憾(见附2)。这里,我们仅仅欣赏《满庭芳·残梅》。应该说,原作是没有题目的,“残梅”二字不知道是后代何人补题。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词侠李清照的咏梅词最多,而这首《满庭芳》是咏梅词中的佼佼者,最能体现李清照的艺术本色。首句似乎与咏梅无关,但却描述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词评大家称这种写法为“先盘运势”。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女子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藏”与“锁”互文见义。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环境中。词语之间流露出作者被压抑的情绪。古代富贵人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小阁是在画堂里侧,显得特别幽深。“深幽”即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谧。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篆香是唐宋时一种高级盘香,是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它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故又称百刻香。它的烧尽,表示整日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栊即说明黄昏将近。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栊,富贵、安闲、清幽,短短数句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但是异样冷清寂静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不如意。“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的本题。当作者在黄昏临近之时,看到窗外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之情。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可能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感情之外,似乎心情慵倦,对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词上片的结尾,由赏梅联想到南朝诗人何逊(出身官宦世家,官至尚书水部郎)迷恋梅花之事,使词意的发展开始向借物抒情方面过渡,渐渐接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何逊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情词婉转,诗意隽美,深为后来的诗人杜甫和黄庭坚等赏识。梁代天监年间,他在担任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时创作的诗《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后人称为咏梅佳作(见附文1)。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的心情附着所致。杜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李清照用何逊之事兼用杜诗之意,按她的理解,何逊在扬州是寂寥的。她在寂寥环境里面对梅花,遂有于何逊心情某种共鸣之感。

作者善于摆脱一般咏物之作胶着状态、敷衍故实的俗套,而是联系个人身世之感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下片“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说梅花“韵胜”,它是当得起的,而且“从来”赢得一致的称赞。她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过笔来写它的不幸,注意发现它零落后所显示的格调意趣。“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经受风雨的践踏摧损。这是花儿一般的、必然的命运。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于是词意的发展呈现很曲折的状态。汉代横吹笛有笛曲《梅花落》,南朝时又作为乐府古题为诗人们吟咏,曲调和词情均十分哀怨悲伤。由落梅而联想到古曲《梅花落》,这属于虚写,以次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浓愁”而难以排解,于是词情又一转变。宋初诗人林逋先生《山园小梅》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刻画梅花的形象得其神态。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零凋谢,风韵不存。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但作者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虽然踪迹难寻而情意长留。结尾的“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难言处”是对下片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双关的含义。想象在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高雅的格调意趣,这是历来被人称道的佳句。这种结尾使得全词的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然孤高自傲,对人生充满信心的高尚品格。

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没有记录,我们也无从考查,但从词中表现出来的冷清寂寞的环境和凋残迟暮的感伤情绪来看,应该是作者后期的作品。作者在经历了靖康之难的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苦,承受了丈夫过世带来的精神和生活的打击,后期生活的不幸,使李清照作品具有特别凄凉悲鸣的情调。因而在咏残梅的词里很容易发现作者暗寓身世之感。主观抒情色彩比较浓厚,显得情景交融,意境相谐,难辨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还是单纯的咏物了。这首词和作者其他抒写离别相思、悲苦情绪的作品一样,语言清新自然,词意婉转曲折,音调低沉谐美,具有女性美的特征,是难得的咏梅佳作。

 

1:何逊《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2:李清照《满庭芳芳草池塘》:“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有人补为“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醾落尽,犹赖有□□(有人补为“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有人补为“极目”)龙娇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原缺字)

 

2016216日星期二,三门峡上阳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