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

 清风日照 2016-02-17


    《设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设备管理要“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为克服设计制造与使用脱节的弊端而提出来的。这也是应用系统论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从技术上看,设计制造阶段决定了设备的性能、结构、可靠性与维修性的优劣:从经济上看,设计制造阶段决定了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0%以上,只有从设计、制造阶段抓起,从设备一生着眼,实行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才能达到设备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使用阶段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贯彻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需要设备设计制造企业与使用企业的共同努力。对于设计制造单位来一说,应该充分一调查研究,从使用要求出发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经济、可靠的设备,并帮助用户正确使用、维修,做好设备的售后服务工作。对于使用单位来说,应该充分掌握设备性能,合理使用、维修,及时反馈信息,帮助制造企业改进设计,提高质量。实现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主要工作在基层单位。但它涉及不同的企业、行业,因而难度较大,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力量的支持与推动。至于企业的自制专用设备,只涉及企业内部的有一关部门,结合的条件更加有利,理应做得更好。
    2.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这是贯彻“预防为主”、保持设备良好技术状态的主要手段。加强日常维护,定期进行检查、润滑、调整、防腐,可以有效地保持设备功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修理工作量。但是维护只能延缓磨损、减少故障,不能消除磨损、根除故障。因此,还需要合理女排计划检修(预防性修理),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恢复设备功能,而且还可为日常维护保养创造良好条件,减少维护工作量。
    3.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
    这是提高企业装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依靠技术进步方针的体现。
    在一定条件下,修理能够恢复设备在使用中局部丧失的功能,补偿设备的有形磨损,它具有时间短、费用省、比较经济合理的优点。但是如果长期原样恢复,将会阻碍设备的技术进步,而且使修理费用大量增加。设备技术改造是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现有设备的技术水平,设备更新则是用技术先进的新设备替换原有的陈旧设备。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够补偿设备的无形磨损,提高技术装备的素质,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企业设备管理上作不能只搞修理,而应坚持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
    许多企业结合提高质量、发展品种、扩大产量、治理环境等目标,通过“修改结合”、“修中有改”等方式,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逐步改变了企业的设备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这是我国设备管理的成功经验,应予继承和发扬。首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有利于调动企业全体职工当家作主,参与企业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只有广大职工都能自觉地爱护设备、关心设备,才能真正把设备管理搞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其次,设备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的技术复杂——机械、电子、电气、化工、仪表等。环节长——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到改造更新;部门多——牵涉到计划、财务、供应、基建、生产、工艺、质量等部门;人员广——涉及到广大操作工、维修工、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等。必须既有合理分工的专业管理,又有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群众管理,两者互相补充,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5.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存在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两种运动。针对这两种形态的运动而进行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也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态完好,不断提高它的技术素质,从而获得最好的设备输出(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等);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就能保证设备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