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强对焦虑症状的识别能力(二)

 金色的太阳32 2016-02-17

 七、焦虑症状分类及其意义

从不同角度认识焦虑,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现介绍常见焦虑分类和有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一)、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威胁时,产生情绪反应,是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

1、正常焦虑:

一般情况有明确诱因,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

2、病态焦虑:

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多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有明确致焦虑因素,但反应程度、持续时间与致焦虑因素不相称,是“非同寻常”的一类焦虑反应。

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的区别(见表)

正常焦虑 病态焦虑
持续时间短 持续时间长
程度较浅 程度较重
焦虑原因解除或因其它某些活动影响 焦虑原因解除或因其它某些活 动影响,焦虑不减轻,
焦虑可减轻、消除 或减轻后又复发,难以消除
两者之间可以是一个连续过程,没有绝对的界限

(二)、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施皮尔伯格把焦虑分成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1、特质焦虑

特质焦虑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是一种习得的行为倾向。

具备特质焦虑特征的个体,即使面前不存在引起焦虑的刺激情景也会感到忧虑重重,焦灼不安,也称之为长期焦虑。

2、状态焦虑

状态焦虑用来描述紧张、恐惧、忧虑、神经质等复杂主观感受,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亢进的症状,一般为短暂性的。

多由于某个固定的情景所引起,是个体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映了某一特定时间的焦虑,其焦虑程度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状态焦虑有时又称为情景焦虑。

(三)、考试焦虑与社交焦虑

1、考试焦虑

个体面临考试情境特定状态下产生的焦虑称测验焦虑,描述在测验状态下焦虑水平上的个人差异,是一种情境特定化的人格特质,以青少年较多见。

2、社交焦虑

是一种特定情境的状态焦虑,个体暴露于陌生人或者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场合时出现明显而持久的恐惧或害怕等症状,达到影响工作、学习和其它活动的程度,而且痛苦持久,甚至出现回避行为。

(四)焦虑症状、焦虑综合征、焦虑障碍

1、焦虑症状

任何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表现出来的对现实不适的反应,如紧张、担心、恐惧反应,一般称焦虑症状。

2、焦虑综合征

介于焦虑症状与焦虑障碍之间,是焦虑的一组症状,包括情绪体验、植物神经系统及运动行为特征的表现。

综合医院以躯体疾病引发的焦虑较常见,一般较轻,焦虑症状出现的同时,多伴有生理症状(躯体性焦虑),有人称为“器质性焦虑综合征”,其诊断必须排除原发性焦虑症,符合焦虑症的症状标准。

3、焦虑障碍

症状严重达到变异水平的焦虑,是一种病态情绪,应按照精神疾病(焦虑障碍)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处理。

焦虑障碍分类: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1、焦虑性神经症:(1)、惊恐障碍;(2)、广泛性焦虑;

2、恐怖性焦虑障碍:(1)、广场恐怖;(2)、社交恐怖;(3)、特定(孤立)恐怖;(4)、其他恐怖;

3、其他焦虑障碍:(1)、惊恐障碍;(2)、间歇发作性焦虑;(3)、广泛性焦虑;(4)、混合焦虑抑郁障碍;(5)、其他特定焦虑障碍。

4、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分类较详细,适合于临床应用。 通称焦虑障碍:

(1)、惊恐障碍;

(2)、社交恐怖(焦虑)症;

(3)、广场恐怖症;

(4)、特定恐怖症;

(5)、强迫症(强迫性障碍);

(6)、创伤后应激障碍;

(7)、急性应激障碍;

(8)、广泛焦虑障碍;

(9)、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

(10)、物质所致焦虑障碍;

(11)、焦虑抑郁混合障碍;

(12)、其他焦虑障碍

5、其它分类

促进型焦虑:根据焦虑对人的行为影响情况划分,促进行为效果的焦虑称为促进型焦虑,有人称为“积极的焦虑”。

妨碍型焦虑:减低或妨碍行为效果的焦虑称妨碍型焦虑,又称有害的焦虑。

显性焦虑与潜伏焦虑:能意识到的焦虑称显性焦虑,不能意识到的焦虑称潜伏焦虑。

认知焦虑与躯体焦虑:由个体对自己能力消极评价引起的焦虑称为认知焦虑,感受躯体痛苦(如疼痛)或生理指标变化(如心率加快)引起的焦虑称躯体焦虑。

如何增强内科医生对焦虑症状评定和诊断的能力?

1、 熟悉各类焦虑测评量表、掌握焦虑的评定方法

2、 掌握诊断焦虑的注意事项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3、 陈述焦虑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原则及具体方法

一、焦虑的评定与诊断

(一)评定

1. 生理指标测量焦虑:焦虑情绪反应一般都伴有生理、运动指标的改变,因此生理指标可间接反映焦虑的水平。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皮肤电反应(GSR)、皮肤导电性(SC)、皮肤温度(ST)、皮肤血流容积(BVP)、肌电(EMG)、脑电(EEG)、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和掌心出汗(PS)等。生理指标测量焦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缺少常模数据或解释困难,应用还有局限性,多用于研究领域,临床应用较少。

2、量表评定法

(1)通过对焦虑的心理感受的表述和外观行为变化的观察,评定焦虑水平的方法称量表评定法。

(2)常用的量表:量表评定已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较多经验,产生了较多成熟的评定量表。现介绍常用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包括正向评分15题,反向评分5题共20个条目。每条目分4级评分,评分需与常模或对照组比较进行分析,主要用于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包括14个项目,每项分5级评定,为经典的焦虑评定量表。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为无焦虑,一般取14分为焦虑分界值。量表又分出躯体性、精神性两项因子分,可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焦虑特点。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和其他病人的焦虑程度。

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施皮尔伯格于1977年编制,并于1983年修订的自我评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状态焦虑,即评定人们“现在”或最近一个特定时间内的感受或人们将要遇到的特别情景时的感受;二是特质焦虑,即评定人们通常情况下的情绪体验。STAI不仅由适合初中、高中、大学生和成年人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量表,另外还开发了适合小学生的儿童状态-特征焦虑量表。共40题,前20项评定状态焦虑,后20项评定特质焦虑,评分需与常模比较,进行分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测验焦虑量表(TAI):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施皮尔伯格于1980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考试焦虑量表。中文版TAI由叶仁敏修订,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内在一致性与稳定性。

显性焦虑量表(MAS):泰勒按理论构建的量表。由5位专家根据卡墨龙的显性焦虑概念来评价MMPI中的项目,并按照一定标准(是否能够反映焦虑程度达65%以上)从中选取了65个能够反映显性焦虑的项目。另外,她还加入了135条被专家一致评定为不能反映显性焦虑的缓冲项目,和先前的项目一起构成了最初的MAS。MAS经过多次修订,适合大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使用。

贝克焦虑量表(BAI):由美国阿隆贝克(Aaron T.Beck)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个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该量表用4级评分,适合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测量受测者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由Zigmond as与Snaith RP于1983年创制。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病人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HAD共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抑郁,7个条目评定焦虑。焦虑与抑郁两个分量表的分值划分为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症状可疑;11-21分属肯定存在症状。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系的著名临床心理学家Irwin G.Sarason教授于1978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最著名的考试焦虑量表之一。中文版由王才康于1999年译出,并投入使用。包含37个项目,涉及个体对于考试的态度及个体在考试前后的各种心理感受及躯体不适等。

交往焦虑量表(IAS):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含有15条自陈条目,条目按5级分制予以回答。当需要对不涉及自陈行为的纯粹的社交焦虑本身进行测量时,IAS要优于其它综合测量情感及行为元素的量表。

(二)焦虑的诊断

正确的诊断基于对病史、症状、体征的全面掌握和焦虑临床资料的全面采集。

诊断注意事项:

①详细了解病人的主观感受:焦虑和担心的症状是否与坐立不安、容易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易激惹、肌肉紧张、睡眠问题合并存在;

②详细观察了解病人的外表、行为、语言、思维内容、智力功能、对疾病的认识、判断力、社会适应功能情况;

③伴发躯体疾病的情况:收集区分躯体疾病焦虑、精神疾病焦虑、原发性焦虑症的资料;

④选择适用的量表评定焦虑,根据评定结果,参考常模值、焦虑水平的界值,了解患者焦虑的程度或做出辅助性诊断。

符合上述特征之一,即可认为有临床意义。可采用适宜的焦虑量表进行评定或作进一步的检查、诊断。

(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

定义: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四)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

定 义: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二、焦虑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二)心理治疗

1、解释性心理治疗:知识技能传授、建立支持性治疗的医患关系、增强社会、家庭支持,控制不利因素

2、放松疗法

3、催眠疗法

4、认知疗法:是以纠正和改变患者适应不良性认知为重点的一类心理治疗的总称。它以改变不良认知为主要目标

5、行为疗法:

(1)行为理论认为,只有根据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才能决定此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获得的,通过对个体的再训练和改变环境的方法把不正常的行为变为正常

(2)常用的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条件操作法、模仿法等

6、认知行为疗法:

(1)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病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可通过认知重建、行为再塑技术恢复正常的心理、生理功能

(2)其治疗过程包括自我观察、认知结构改变和应对行为建立几个阶段

7、生物反馈治疗:

(1)为广义的行为治疗,是建立在内脏活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疗法,是行为治疗的延伸

(2)利用仪器将人体内各器官、各系统心理生理过程的许多不能察觉的信息加以记录、放大并转换人们能理解的信息,转换为听觉、视觉等信号在仪表显示出来(即信息反馈)

(3)训练人们对有关信号活动变化的认识和体验,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达到调整机体心理、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临床主要应用于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内脏器官病变。如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偏头痛等生物反馈技术

(5)用于焦虑症状或焦虑症的治疗,与放松训练、心理行为干预技术结合应用,疗效持久,且不易复发。

心理治疗是一种学问、技术、经验,也是一种艺术。其施行,除了需依靠机理知识之外,还要依靠实际的临床经验。

关注心灵彩虹,关注家人心理健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xinlingcaihong360

想要量表测试的话可以登录 www.xinlingcaihong.cn——注册——心理体检——购买量表(1至3元不等)——测试完后会有专业的测评报告。(注:所有注册信息、测评报告只有自己能看到)。流程操作不好的也可咨询在线客服或者客服电话400-848-2118。

增强对焦虑症状的识别能力(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