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丨英国传统媒体的转型之道

 飞仙翁 2016-02-17
SMG智造·咖啡学校“他山之石”第二场分享会上,赴英深度考察学校归来的SMG看看新闻网总经理方佶敏聊到“我们有一样的问题和麻烦”、“如何活下去?”,并通过详实分析英国典型案例,带来一场“‘不忘初心’英国传统媒体转型之道”分享会。

我们有一样的问题和麻烦


1、传播的“闭环”没有了


电视台从来都是在做内容,不是做渠道,因为电视这个渠道是你垄断的,你根本不需要去做渠道,你的传播永远在一个闭环里面,没有培养传播力的问题,传统广电的问题就在这里。突然之间有一天互联网把你打破了,我们不像纸媒,纸媒已长期跟互联网撕了近十年,从新浪出现开始,所以传统纸媒的人,他的功底、他的功力、应对互联网的传播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两栋楼里的电视人。

2、过去的“变现”模式继续萎缩 用户快速地“抛弃”了我们


原来电视靠广告的变现模式,甚至有一些收费模式,现在都被打破,人家用免费模式,钱要从哪里来。还有一个,他们叫用户快速抛弃了我们,其实并不是抛弃,英国有一个叫OFCOM的第三方机构,有点像行业协会,非常有意思,它每年都出一些调查报告,是一个行业的准则评判机构,它不是执行机构。在OFCOM之前的调查报告里说,年轻人不是不看BBC,而是年轻人都是在手机跟客户端上面看你BBC的内容,都是通过谷歌搜索看你的内容,然后BBC马上力推iplayer, iplayer已经成为英国本土仅次于YouTube最大一个视频播放平台。

3、市场里有一个“靠政策吃饭的家伙”不愁钱


第三个环境跟我们也一样,就是市场里有一个叫靠政策吃饭的家伙不愁钱,这个家伙叫BBC,BBC靠政策吃饭,他是靠电视税养着的。在英国看电视要付电视税,否则你只能看四个频道。电视税的60%归BBC,所以靠政策。我们也有一个叫CCTV,CCTV不差钱,据说上一轮的资助里面,各个央媒都拿到了亿级的资金用于融合转型。央视投在Facebook上就投了1100万,央视现在在Facebook的活跃度跟BBC是一样的。不愁钱的同时,他把市场份额都吃了,BBC把46%的市场份额吃了,比方说电视,46%是BBC的,53%留给了其他的去竞争,非常累、非常苦。

4、还有一个问题,移动以及在PC跟移动端的时间比例变化


英国的移动发展非常快,英国、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尤其是有一个数字我觉得很奇怪,就是这个数字online shopping,英国是全世界平均网络消费客单数最高的一个国家,你别以为我们淘宝天猫很厉害,一算到平均就不一样,我们的基数比较大,他的平均高。



在PC跟移动端的时间比例变化,也是14年发生的,1小时54分对1小时9分钟,这个大家都知道,你们问问自己的行为习惯就知道了,我在PC停留的时间长,还是手机的时间长,手机是离人最近的一个媒体,天生的媒体。


5、“高速公路”都是别人的


什么是高速公路,我一直在很多场合说我很欣赏美国的互联网环境,谷歌通过开放建造了高速公路。什么叫开放?在美国做视频网站,做我们媒体,在美国要做一个看看新闻网,不需搭建服务器,你把内容传到YouTube上,我的网站上嵌入YouTube的播放器就可以了,这叫高速公路。你还可以从YouTube这里分到钱,播放越多,YouTube会把广告收费的55%分给你,只要你是媒体,他会跟你分帐。高速公路是别人的,你内容生产商怎么办,你作为一个内容制造者怎么办。


6、新闻业受冲击是最明显


1)新闻怎么会不值钱?


互联网就是把人联系起来,跟这个实质最接近的产业都会被洗刷一遍。新闻业被洗刷,然后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新闻不值钱,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悖论,做新闻恰恰是一群有智慧的人,用他的智慧、用他的能力调查出来、收集起来的东西,,这是我做新闻这么多年我自己一直坚持的看法,肯定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不能光看报表的。

2)人人都是记者?


传统新闻记者应该怎么办,这个我认为也是悖论,我认为传统记者更有机会,专业的新闻记者反而在这个时期是需要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专业”都到哪里去了?这个才是问题,我觉得人人都是记者是件好事,一个记者的触角更广了,你可以站在“人人”的肩膀上,他们帮你收集的资料,你要做核实、做取证,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3)“Churnalism”趋势的问题


英国人发明了一个单词“Churnalism”,Churnalism指的是60%的新闻稿都是抄来的,都是公关稿,都是引用公开信息堆积而成的。新闻从业人员自己降低了新闻的质量跟品质,新闻变成了简单的信息传递,而其内核中没有了价值阐述,你当然要被洗刷,当然会给人以新闻业不值钱的感觉,所以新闻业受冲击,其实是自己在作死。英国同行有个数据,现在的新闻记者工作量是20年前的3倍,但是新闻的质量确实是个问题。

7、积极和消极面都很相似


还有一些问题,首先还是消极面,电视收视率在英国连续两年下滑,他们4-15岁儿童人群收视率暴跌,我问过老外,他们说小孩现在看PAD、看手机的情况蛮严重。电视广告收入下降, 16-24岁的人群不购买机顶盒,而是在手机和电脑上追电视节目。


但是有一个积极面,跟我们东方广播公司的情况一样,商业电台的收入快速增长,因为最近我看到东广的广告收入非常好,我也发了文件问了苏格兰电视台的那个老师,他告诉我的确是这样,从广告的前景来看,今年新的一年也会出现非常高的广播收入增长,继续增长。

如何活下去?

1、市场导向:“到有鱼的地方钓鱼”       

这是英国人的那句谚语翻过来。你必须要到有用户的地方去做传播,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你的内容就投放到哪里去,到那里去做传播、做对话、做互动。不是说我做媒体转型我就做一个网站,做一个自媒体号,不是这样的,这样还是传统媒体。

2、用户导向:“触达”和“垂直细分”


所有的传统媒体里面的新媒体部的考核标准是触达(REACH),第一KPI是触达,覆盖面,抵达用户数多少,这是它的第一考核标准,然后,再做很多垂直细分领域。

3、效率导向:不断试错和财务安全


要试错,但是试错不代表可以无限的投钱,必须保证财务安全,健康的商业模式会在第二第三年产生效益。

渠道?还是内容?

我们到底是做渠道还是做内容。我一直在说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做内容,没有在做渠道,我们的渠道是垄断的,你要想明白这件事。而且我们长期是在做内容,没有做传播,就是我们手里面少一个传播的能力。


另外,我们对版权的保护太差了。所以我说十几年前纸媒跟新浪的故事现在正在广电身上发生,我们对版权的保护太差了,版权的主体到底在哪里。


还有一个是内容即入口,我现在坚信这一点。你把内容做好就行,千万别去想我做渠道还是做内容。做目标用户想要看的内容。我们现在等于改变了一种方向,从垄断渠道变成开放渠道去竞争。  

新媒体的“新语态”

首先互联网的新语态一定是和技术有关的。就是你的内容产品在屏和屏之间是无法平移,怎么讲?我一段视频可以在移动端播放,但是绝对不可能在大屏上播放,这就叫语态,这个语态是跟屏紧密捆绑。


第二个,跟用户使用场景有关。短视频做成什么样,跟用户在什么时候看你的东西,停留时间、怎么分享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英国用户用Facebook是在火车上、火车站、等车或者户外的碎片时间看内容,户外的碎片时间都是一个嘈杂的环境,他不可能戴耳机去听你的东西,Channel 4的新闻视频,发布在FACEBOOK上,就必须上唱词、上滚屏、上新闻摘要。所以它的内容做成什么样完全跟这个有关。

第三跟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关,英国所有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编辑部都有一个规定,叫绝不简单平移电视播出内容。他们新媒体编辑部都会问你要用在哪个屏,电视屏、手机屏、OTT,还有平台特性、用户行为。


第四是充分和用户互动,传统媒体人有没有准备好你去应对一个开放渠道,英国很多新媒体部门规定,你发出的这条在Facebook上,谁发的谁负责互动、负责回复,每一条评论看过就要回复。像Channel 4的新媒体部才12个人,包括视频编辑才12个人,非常干练。

为什么我们转型更难?

第一是手艺活不如人,很多内容手艺跟不上,很多做出来的东西让你匪夷所思,看不明白,现在感觉又回到了“电视语言两张皮”的状态。

第二个是价值观的问题,媒体一个品牌背后隐藏的是它的价值观,没有态度、没有价值观很难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面生存下去。

第三个是没有试错机制,他们是熬了多少年熬出这个模式来,但是我们可能太沉不住气,太希望我砸下去马上就能成功,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环境下大家要相信再也不可能发生这个事。

第四个是没有新品牌,新媒体时代里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别人记住你的就是品牌和品牌背后的价值观。

还有一个就是人才流失,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洗刷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人才流失,大量的人才流向了互联网。

内容为王,不忘初心,回到做内容的本质上来



我前面一直在讲ITN,它原来是ITV的新闻部,后来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为Channel 4、Channel 5提供所有的新闻内容。它就是新闻的制播分离最成功的一个案例,第一年亏2600多万,第二年开始实现盈利,非常成功。这就是ITN,告诉大家一个优秀的内容生产会带来什么,说到底还是你手上要有手艺活。

到有鱼的地方钓鱼

我特别想讲一下社交媒体这个事。首先对我们来说社交媒体一是解决源头问题,很多信息、很多发布在社交媒体。


第二是颠覆了议题设置的问题,就是年轻人不喜欢你给他设置议题。举个例子,BBC报有一群黑人砸商店,然后Facebook就出了一个完整版的监控录像,称BBC撒谎。社交媒体给年轻人一个很好的平台,就是议题由他们自己来设置,不需要你给他设置。所以传统媒体吃亏吃在哪里,太想在社交媒体上去引领舆论,而不是去跟人互动,去跟人对话,这是最大的问题。


第三个是我们怎么看社交媒体跟传统媒体,传统电视媒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这个就是运作能力,第二个是他们现在开始做双屏做的非常多,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社交电视就是Facebook、Twitter,对我们来说就是微博,这就是最好的社交电视。社交第二屏,创造社群、用户观众互动、直接受众反馈。

最后融合?请先想明白这些问题!

“媒体融合”,要解决什么问题?发展方向?投入?还是人?你有没有做新媒体的人,你做新媒体的人的脑子是不是新媒体的,这个太重要了。

Online跟其他部门的关系,这是一个战略的问题。我问过澎湃,澎湃说的很简单,老板想明白就行,纸媒不行了,必须要转到互联网,那就全部转过去。原来东早那一批人功力都在,文字能力都在,传播能力都在,只是平移到互联网上,做了这么小的一个动作就成功了。

执行力的问题,很多人满天飞的IDEA,我一直在说IDEA不靠谱,团队和Team leader非常重要。新媒体的所有内容,就是现在的这种小团队,一个Team leader的气质决定了你这个产品的气质。


能否“足够坚定”?就是我前面一直在讲少看行业报告,少看别人嚼过的东西,自己去看数据,看用户反馈,重视每一个用户给你的反馈。还要试错,必须要试错,试错的前提是财务安全。我们说的财务安全不是说赚钱,我们说的是商业效率,是利润,你投入了多少,产出了多少。

来源:《SMG智造》作者:方佶敏
声明:【新媒体观察】致力于行业资讯的及时传播,每篇转载文章都将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所有者于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