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人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整个人的情绪都和以前大不相同。很少人能够积极乐观去面对自己的病情。因为我们害怕死亡,害怕与最亲的人分开,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治疗的过程,病者的情绪好坏与病情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病者的心理进行治疗。 ![]() 心理、情绪与癌症的关系: 科学研究表明,除了环境因素与癌症关系以外,心理因素与癌症同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同癌症斗争过程中发现,抑郁悲伤的心理,紧张的情绪,应激的反应和沉重的精神压力,可以成为癌症的诱因。 近50年的资料,发现忧郁、焦虑、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情绪变化时间大多数在癌症前1至2年。综合国外大量文献资料,专家目前认为:具有某些心理特征的人,较容易患癌症;采用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生存期延长一倍。也就是说肿瘤的发病原因除物理、化学、遗传、生物因素外,还有大量的事实和动物实验资料证明与以上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在癌症的发病原因中,个性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属“忍气吞声”性格的人易得癌症。这类性格的人往往过渡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等情绪,不让发泄。恶性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给癌症以可乘之机。 ![]() 对于癌症患者必要的心理治疗: 1、积极乐观主动的精神是一切治疗的开始。 在临床上,有一种“想象疗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进行,病人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如想象自己如何战胜了癌症,已经战胜了癌症等,这样有可能使体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平日病人还应努力在生活中择其乐而从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带来的诸多变化而厌世悲观、抑郁沉闷,而应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化和精神刺激,做到开朗乐观、宽宏大度。 2、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懂得分辨真假。 患了癌症,“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在所难免,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病人的这种心理,用所谓“抗癌保健品”蒙住病人的双眼,欺骗病人。其实,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其中各种成分的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病人往往在广告中看到与药品一样的成分,就误将保健品当作药品一样服用,以期商家承诺的奇效出现,可最终不但受到经济上的损失,还因此耽误病情,得不偿失。因此,癌症病人应该相信医院,相信正规的治疗,癌症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万能药,只有接受专业治疗,才有机会康复。 ![]() 3、了解真实病情,切莫错失治疗良机。 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出于善意常会要求医院对病人隐瞒病情真相,将患癌说成没患癌,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也许的确是让病人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或平衡。但是,且不说隐瞒剥夺了病人的知情权,就治病而言也是弊病甚多。 患了癌症其实不可怕,通过治疗加上病人的积极情绪,其实癌症很容易能够胜任的。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