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香,无论是月下读骚,还是临风抚琴,都习惯焚上一炉香。习香,也是一场心和神的对话,配上年份老茶,其意更浓。立春时节,合香艺术家欧阳文东于北京水明地茶室,迎香接春,带来了一场眼耳鼻舌身意具足的身心盛筵。 我的感觉是洗心开始进入梦境,留白则梦醒。 —— 茶客 陈必亚 眼/色:人与物之美 茶会东主雕塑家、合香艺术家欧阳文东气度沉稳,身形高大而心思细腻,举手投足风采具足。 茶室雅悦,器物投花绰缀其中; 客人类聚,衣饰情貌大方自然; 耳/声:尺八空寂肃静之美 欧阳文东从西方雕塑转而潜心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雕塑作品,致力于将中国与西方在文化艺术上的智慧共识潜移默化到生活中,以器物、琴、香为主要载体,引发更多人对当下生活的审视,进而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他师从尺八大师冢本竹仙,习明暗对山流,于香气萦绕间,壁龛恭请尺八,吹奏《本手调》一曲,香的余味和尺八余音应和,瞬间如入空山寂林。 鼻/香:白棋楠与合香梅清 古人喜香,无论是月下读骚,还是临风抚琴,都习惯焚上一炉香。习香,是一场心和神的对话。 首炉香:白棋楠,古人称白蜡沉,香材中的翘楚。此一炉为的是正本清源,了解香材纯良之美。闻香所用的北宋磁州窑行炉,实际不用于香席,礼佛器物。千年以前的炉子,用于今天的香事,意在与古人对话。闻香时端放于胸口前,不靠近鼻子,以给香转化的时间。 我用的宋代香炉,因为我的存在才有意义。这不是狂妄,而是我们的生命态度,不要去学别的形式,自珍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外面怎么变幻,做到无所谓,跟我有关系的才是最珍贵的。 —— 欧阳文东 第二炉香:合香“梅清”,由欧阳文东自制,讲究阴阳五行,配置时间,以及对自然的敏感,在对天人合一的期望中,把香的美好表达出来。用欧阳文东老师用手作的香炉熏自制合香“梅清”,婉转清悦,直达百会。以如履薄冰似的心跳,期许与世界无时无刻的相应。 舌/味:48年龙井因缘的味道 香本身清扬,所以配茶相对沉厚。龙井茶在我们的记忆里是对春天的向往,但用石灰封缸48年的龙井,有些无法让人想象,入口的是难得的因缘和不曾经历的味觉体验。 身/触:赏瓷观窑好物之用 真正的喜爱与惜物,是用它。赏瓷观窑的茶杯虽然因为制作的老料已不可多得,复原的工艺无法量产,其形制传承精美,但这都不成为把它供起来的理由。好物需要把玩才会滋养我们。 意/法:心于神游 以书法和文学的方式为香席题记,将心与神放逐到另一个空间徜徉。一个字,一句诗,一阙词,是每个人在此刻无可替代的悠游。 寒绿赠客人 开春问香,少不了过去宫廷民间都喜爱的“柏子香”。柏子安神清心,除烦凉血,更能开窍明志。昔日有佛弟子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说“庭前柏树子”。就是说,香,不光是沉檀龙麝等名贵之物,更是唾手可得的自然万物,关键是用会心自然的那颗心。 茶会东主欧阳文东老师亲自合一款香——寒绿,原材料来自四川和西藏交界处的高山,是非常纯的柏树老香砖。欧阳老师亲书《雪山春意》于香外赠予与会客人。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场心与神的对话,一期一会的茶事之美,期待与更多美好的人相遇。
特别鸣谢“赏瓷观窑”为茶客们提供与故宫馆藏官窑同级别的茶杯; 特别鸣谢“黔山秀水”为本次茶会提供的洗心留白用水; 特别鸣谢“水明地茶室”为本次茶会提供场地。 节气茶会 恭请预约 节气茶会联系人:黄小姐 电话/微信:13716869026 ![]() 茶事之美 一个讲述茶人、茶物、茶生活的媒体;一个涉及茶会、讲座、手工、展览等活动的服务平台。关注茶事之美公众号,第一时间获知报道和活动通知,精彩不容错过。
茶事之美 茶人︱茶物︱茶生活 发现用心之美 传承用心之道 关注《茶事之美》公众号,第一时间获知报道和活动通知,精彩不容错过。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