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统治者通常都是崇尚文治武功的,所以在书画史上,能书擅画的皇帝真不少:如南北朝梁元帝萧绎擅画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精擅行书、草书,唐玄宗李隆基书画俱佳,擅画竹、擅书八分、章草,宋仁宗赵祯擅长画马,宋高宗赵构也是能书擅画,明代的宣宗、宪宗、孝宗都善画,清代的顺治、康熙、乾隆都雅好书画……不过,从艺术成就与和影响力上来说,上面这些人加起来,似乎都比不上宋徽宗赵佶这位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艺术家皇帝。



瑞鹤图
赵佶本是宋代第六位皇帝宋神宗的第十一子,他的母亲是最低等级的嫔妃,非嫡非长,按封建传统不在皇位继承人的序列上,所以他自小就是以一个太平盛世富贵王爷的标准来发展定位的,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日常无非就是养尊处优吃喝玩乐,踢球跑马斗鸡,此外,他还迷上了诗词书画,与当时的许多书画名流交往,年纪轻轻就在琴棋书画方面有了很高的造诣。可是,历史往往出人意料地拐弯,他的哥哥、宋代的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在23岁时英年早逝,而且没有儿子,皇帝的位置只能在哲宗的兄弟们中间选择了。朝中大臣认为赵佶“轻佻不可以治国”,否决他的继承人资格,但固执的向太后认为他“福寿”“仁孝”,力排众议把他推上皇位。
像他这样的艺术天才,富有诗人气质与浪漫情怀,行事完全是以个人及其艺术为中心的,喜怒好恶往往随心所欲,在拥有了皇权赋予的无上权力后,他几乎把整个北宋帝国当成了自己的“书房”和“画室”。在他的领导下,画家的地位被提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他组织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兴办画学,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缂丝花鸟图轴
除了痴迷于书画之外,赵佶与他的父亲神宗皇帝一样,非常尊信道教,在国内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还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在位期间,仅天降“天书”一事就出现数次之多,而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所谓“祥瑞”征兆更是不胜枚举。因三国时期曹魏李康《运命论》中有“夫黄河清而圣人生”论述,在他在位期间,竟出现过三次“河清”,百官弹冠相庆,用各种形式来歌功颂德。
公元1112年元宵佳节,汴梁城按惯例举办五天五夜的盛大灯会,火树银花,热闹非凡,第二天一早,有人向皇帝报告,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 群鹤飞鸣于宣和殿上空,久久盘旋,争鸣和应,不肯离去,其中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似乎预示着一派祥瑞、太平盛世的景象,赵佶亲睹此情此景,龙颜大悦,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把这带有吉祥象征意义的奇景用半写生的方式描绘下来,旁边还以他独特的瘦金体书法记录了创作此画的来龙去脉:“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闰中秋月诗帖
这幅诞生于元宵节的作品就是如今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的《瑞鹤图》,也是公认的赵佶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御笔画”,虽然是即兴的写实之作,却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在构图上,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的表现方法,飞鹤布满天空,画面下部的一线屋檐,既恰到好处地反衬出了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以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晴空蔚蓝明快,群鹤姿态百变,无一雷同,动静呼应,鹤身以粉画墨写对比鲜明,眼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显示出艺术家赵佶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牡丹詩帖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赵佶和他的儿子宋钦宗都成了金人的俘虏,那个春天,在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途中,他看到杏花开放,内心百折千回,肝肠断绝,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家国沦亡哀音《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欲借风霜二诗帖
经受了九年的囚禁生涯,公元1135年4月,赵佶悄悄地死在五国城囚室冰冷的炕上,当人们发现时,他的身体已经僵硬。“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他没有一天不梦想自己回到大宋,可到死也没能实现梦想,一代传奇皇帝和艺术家在孤单凄凉中谢世。
如果终生只做一位热爱书画的亲王,也许他只是成功的书画名家,但是宋朝书画教育之门却不会开启,也就没有宋代宫廷绘画艺术的兴盛,更不可能有《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等宝贵文献传承于后世。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这样一位艺术家皇帝断送了他们的江山社稷,是不幸的;可对于中国书画艺术来说,或许是幸运的,他对推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蠟梅山禽

芙蓉锦鸡图

竹禽图

听琴图

作者:赵春秋,男,号南山子,中国民盟盟员。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部主任,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工作室导师,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冰雪画研究会理事,中华艺术研究院秘书长,世界华人华侨联合总会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时晴堂艺术馆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