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相处和独处时的选择题 B02

 温柔的老大 2016-02-18
    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
  —— 朗吉弩斯

  语言属于一个时代,思想属于许多时代。
  —— 卡拉姆辛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原则
  1.自私
  圣母特里莎、垃圾分类和“我马
  上就来”
  2.谎言
  新发型、总统和女实习生区
  3.包容
  伊斯兰尖塔、波比车和牙膏管
  4.伦理学的理论
  责任、益处、德行和无知
  5.法律和道德
  骑车者、汽车司机和其他犯罪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
  6.礼貌和礼仪
  领带、宫廷侍臣和有力的握手
  7.性和伴侣关系
  乐趣、私密和外遇
  8.消费和金钱
  一次性瓶子、核电站和反坦克地雷
  9.社会
  财富、饥饿和税收
  10.公共财产
  来自草场、诺贝尔奖和楼梯间
  11.家庭和友谊
  总统夫人、黑手党和孩子
  12.动物、环境和自然
  有机童子鸡、素食者和树林中的
  冰箱
  第三部分>>当代道德的ABC  
  13.尊重
  人类、冷酷不仁的人和消失的名
  誉
  14.理解
  受虐狂、大蒜和跑车
  15.体谅
  坐火车、散步的人和预见性

  本版内容整理 徐荔

  【编辑推荐】

  一本日常生活中所有道德问题的大百科;
  没有道德,生活将是多么费力,而有了道德,生活的烦恼就会更少一些吗?
  当你为自己着想时,道德不会说你是个坏人,当你只为自己着想时,道德才会说你是个坏人;
  这是一本用思辨的方式探讨自私、谎言、尊重、家庭、友谊、金钱的书。

  【内容简介】

  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吗?
  我们都想要当好人,我们也应该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当问题变得具体时,可能我们就变得没有预想的那么道德。
  当售票员不在,我可以逃票吗?
  当情况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撒谎吗?
  我有钱的时候有必要做公益事业吗?
  对他人为什么不能坦诚?
  现在几乎没有人会按照父辈的方式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生活方式是全新的。对于父辈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乎完全没有传承下来——除了道德。
  那么这种道德的传承可行吗?可行是因为道德的基本原则不受时间限制,也必须不受时间的限制; 不可行是因为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道德准则,而部分道德准则只可以在几个世纪之前世界变化很少的情况下应用,但在生活条件发生彻底变化的时代却无法使用。
  《生活中的道德怪圈》 的内容涉及在家庭中、伴侣关系中、邻里中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与长辈、晚辈、孩子以及父母相处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将生活中大大小小遇到的选择问题,用道德哲学为基础一一剖析,用易于理解且具娱乐性的言语论证、探讨其解决方式。告诉读者,道德让我们如何活得更好,避免过得更糟。

  【作者介绍】

  莱纳·艾尔林格(Rainer  Erlinger),1965年出生,道德问题专家以及专栏作家,是医学和法学博士。他做过科学工作和医生,之后主要在医疗法和伦理学领域当律师和时事评论员。
  艾尔林格已经有9年多的时间为 《南德意志报》 的“良心问题”专栏供稿,其间已有500多篇文章。另外艾尔林格还参加了不同电台的广播专栏、电视文稿、报告会、学校参观、论坛讨论以及脱口秀活动,并担任奥古斯堡哲学—社会学院的客座教授。
  艾尔林格每周对读者大大小小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他在此期间的言论和回答深得读者喜爱,在德国掀起了一股“思考道德”的风潮。

  【先睹为快】

  人们可以将道德规定放在试验台上,然后挑出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根本不是道德而只是传统。人们还可以为新出现的生活状况寻找新的道德规定。但首先应该思考,在我们的时代如何应用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仅要使其有效,还要尽量使其精华部分发挥更好的作用。
  我已经有9年多的时间在为 《南德意志报》 的“良心问题”专栏供稿,其间已有500多篇文章,每周都有读者给《南德意志报》 发来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每月大概会有50到100个问题。另外我还参加了不同电台的广播专栏、电视文稿、报告会、学校参观、论坛讨论以及脱口秀活动,并担任奥古斯堡哲学—社会学院的客座教授。我在这里把所有的活动一一列举,是因为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从上述活动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也就是说,我一年以来创作这本书的基础是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道德问题。
  但我并未打算尝试设计一种新的道德,或写一份道德伦理学的导论,也未打算按大学科学研究的要求对不同的道德伦理学思想进行讨论,更未想过对生活中所有的情况给出行动指南,这也是不可行的,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那么现在您手中就会捧着本大型成套文集的第一卷。我想尝试的是,讨论那些人们总会遇到的问题并找出其中的关联,以便说明哪些道德原则是重要的。
  那么本书将涉及哪些方面呢?包括在家庭中、伴侣关系中、邻里中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包括与长辈、晚辈、孩子以及父母相处中遇到的问题; 还有与人们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以及陌生人相处所碰到的问题。这本书是关于如何处理自身或他人的错误,关于谎言、包容、帮助和体谅,关于经济、节俭、慷慨和贫穷,关于与动物和自然相处,关于轻微的内疚和沉重的自责,关于人们应该如何做并可以反过来要求别人给出理解、尊敬与尊重,以及关于用为自己着想的方式来为他人着想。这也正是我想开始讨论的内容——为自己着想,这不一定非得是坏事。
  在本书的结尾也许该解释一下“人们如何正确又很好地生活”这个标题了。这也很适合用来做结尾,因为我又要回到开篇时的话题:我们需要道德,没有道德我们不能生活,在某种层面上也要回到我很欣赏的威廉姆·弗兰克的话:“道德是因人而存在,而不是人因道德而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