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得懂合肥话的讯飞还要学会藏语、维吾尔语 | 合肥在线

 英派汉 2016-02-18

    晨报讯 讯飞要“听懂”少数民族语言,江汽将专注第五代纯电动轿车及换型技术改造项目……昨天下午召开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推进会上透露,今年,新站区新型显示、包河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高新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将继续推进123个在建项目建设;此外,合肥将围绕光伏、燃气轮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机器人、文化产业等领域,认真谋划第二批省战新基地申报。

    智能语音

    合肥话、上海话、成都话,对于善于倾听的讯飞语音来说,都不是什么难题。

    在掌握了多门方言技巧后,今年,讯飞开始研究少数民族语言识别。昨天,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科大讯飞目前正在进行面向少数民族语言的智能语音技术及系统研发,已经完成维吾尔语685人数据、藏语600人数据,正在进行蒙古语、锡伯语等数据收集。

    据悉,截至目前,科大讯飞语音云用户总量突破7亿多,同比增长130%,公司市值超过400亿元,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公司。

    此外,以讯飞为核心的“中国声谷”去年底正式获批,“中国声谷”孵化园项目总投资10亿,研发中心楼即将投用,今年项目将整体建成投用。

    集成电路

    从2013年开始,高新区就将集成电路产业列入“主导”产业名单,目前,已经落户企业66家,杰发科技、力晶、通富微电子等一批设计、封装测试、晶圆制造企业入驻,使合肥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城市,产业集聚度、首位度全省第一。

    今年,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将瞄准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推进一批项目签约,尤其是重点在谈的4个项目争取早日落地。

    新能源汽车江淮第五代纯电动轿车及换型技术改造项目今年投产

    去年,包河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拥有江淮汽车、安凯两大新能源整车企业和国轩高科、巨一自动化等关键零部件企业50余家,涵盖客车、轿车、商用车、专用改装车、动力电池及电池组管理系统、电机、电控和充电设施等,形成年产5万辆电动轿车、3000辆电动客车、8亿安时的动力电池、1万套电机生产线生产能力等。多系列、多品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快速形成。

    今年,安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巨一自动化年产1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生产线技术改造、国轩年产2.4亿AH动力电池产业化、国轩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江淮第五代纯电动轿车及换型技术改造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

    新型显示

    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京东方、乐凯、彩虹、康宁、晶合、三利谱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汇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40家,涵盖面板、模组、装备、基板玻璃、光学膜、偏光片、显示光源、驱动IC、电子化学品、大宗气体、整机生产等上下游完整产业链。

    在面板领域,全球首条10.5代线签约并开工,将使京东方跃升全球显示行业三甲之列。

    今年,该基地将继续围绕京东方上下游横向延伸,充分利用12吋晶圆项目落户契机,打造为新型显示产业高度配套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400亿元。晨报记者 于巧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