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异型淋巴细胞引发的大讨论......

 茂林之家 2016-02-18

2月15日晚,在检验医学网(www.labmed.cn)建立的“全国血液细胞形态学讨论微信群”对异型淋巴细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零点后,第二天一早又有多位老师继续进行了讨论。为了方便大家回顾学习,西南医院血液科杨再林老师对讨论内容进行了整理总结。


参与讨论专家:(按该病例发出后第一次发言先后顺序排序)

杨丽楠(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蒋朝晖(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洪文(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杨丽楠(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庄顺红(浙大金华医院血液室),潘晓白(辽东丹东人民医院),国丽(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赵书平(山东泰安中心医院),肖继刚(天津血研所),王晓艳(解放军463医院),刘岚(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鑫(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海珍(山西省儿童医院),王卉(陆道培医疗集团),杨军军(温州医大附二院血液病实验室),李宏艳(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岳保红(郑州大学一附院),郑瑞(浙江省台州医院),邢超(温医二院),陈宏伟(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任新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剑超(浙中大附属二院),杨学农(河北医科大学),杨再林(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下面这个就是引起大讨论的病例




关于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简称异淋,英文是atypical lymphocyte, 现在更趋向reactive lymphocyte。也有文献叫virocyte细胞(病毒细胞),是B细胞和T细胞都有,但常以CD3+CD8+ T细胞为主,外周血异淋83-97%为T细胞,4-17%为B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一般指病毒感染时应对病毒的淋巴细胞活化而发生生物学作用时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细胞要合成一些细胞因子等。这些都是淋巴细胞活化发挥生物学作用的表现,细胞并没有变成异常。异型淋巴细胞的病因主要是病毒引起的,在我国和亚洲地区以EBV病毒为主,其次是CMV等,但引起异淋的不仅是病毒,还有细菌、生物、化学等其它因素。传统形态学上根据其形态形态特征分为三型:I型-泡沫型或浆细胞型;II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III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样型。

脑脊液里比较容易看到异淋,也会见到活化的淋巴细胞,活化的淋巴细胞在脑脊液里也叫激活淋巴细胞,主要分为3种,转化型淋巴细胞,大淋巴样细胞,脑样细胞,临床意义也不一样。


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简称:传单,从翻译角度讲,目前认为翻译为“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更为贴切。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还有个同义名,叫:病毒相关性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有区别。


传单主要是以“EB病毒急性感染”所致的疾病,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病程常具有自限性。此病对于儿童来讲,最担心的是病毒性肾炎、病毒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这几种是比较常见的。对于EB病毒的感染,在抗病毒方面并没有理想的药物,儿科上经常使用“丙种球蛋白”来提高免疫力,从而通过免疫力来清除病毒。此病病程至少是14天、最长的可以长达3个月以上,所以在此阶段仍有持续发热的情况,多数病例会持续7-10天左右。对于疑似“传单”的患者,可以询问病史,查体征,看临床症状,典型病例确诊应该不难。典型的传单有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四大临床症状,有利于确诊。有条件建议做病毒感染相关的检查及流式相关检查,也可以视情况再加做骨髓形态学检查以排除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帮助确诊。


关于B细胞活化、浆样细胞及反应性浆细胞

浆细胞是B细胞活化的终末形式。B细胞一旦被活化是要向浆细胞方向分化成熟,前期阶段胞浆量开始增多,由淡蓝逐渐变深蓝,直到变为成熟浆细胞形态,前体浆跟“浆样异淋”形态很难区别。分子上前体浆细胞CD19+CD38++,成熟浆开始表达CD138。B细胞活化演变为浆细胞过程是在淋巴组织,即B细胞重新母细胞化并分裂,同时分子水平的一系列活动最终形成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所谓原始、幼稚成熟是相对来说的,对于最终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来说母细胞化和增殖阶段的过程表现出染色质细致、核仁出现是浆细胞早期阶段,即所谓原始、幼稚阶段,对于成熟B淋巴细胞naive阶段,浆细胞是它的活化和功能阶段。这个时候的原始、幼稚浆细胞和带有CD34、TdT、表达CD10、CD45低强度表达的淋巴细胞原始、幼稚意义不一样。外周B细胞根据CD27,CD21,CD20的表达情况可分为幼稚型,过渡性型,静息记忆型,浆母细胞型。

B细胞向浆细胞转化的过程会经历浆样淋巴细胞阶段,也就是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来源的细胞阶段,其形态上跟浆样异淋是不容易鉴别的。浆样的异淋不一定就是T细胞,有可能就是浆样淋巴细胞。病毒或抗原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对淋巴细胞(包括T和B细胞)产生效应,形态上呈返祖现象,实际上可能是T和B淋巴细胞各自亚群的相互极化。


以下为邢超老师(温医二院)提供的周小鸽教授的图片,可以很好的说明浆细胞的来源问题,两条途径,供大家参考。

 


关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浆细胞特点,郑瑞老师(浙江省台州医院)翻译了以下文献摘要及附图,供大家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