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简报的形式,公布了对“挑战者”的近期考核结果。按照规则,总会有一些人会被淘汰。其实,我们理解,这些老师偶尔一次的未跟上,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有些原因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我们只能遵守规则。那么,他们该走向哪里? 最初,我们只是打算在一天的时间里,寻找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挑战一个不一样的寒假。但是,“挑战书”一发出,参加挑战的朋友越来越多。还有的朋友是看到别人参加了挑战,才知道这个活动,匆匆忙忙赶到了群里。他们,也是希望挑战自己的,只是错过了时间而已。但是,我们只能遵守规则,因为规则就是规则。那么,他们该走向哪里? 几经酝酿和讨论,我们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原则,对群成员重新进行了如下界定: 一是挑战者。这是我们最初聚集的力量,也就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参与挑战,并按时提交文章的老师。按照规则,他们全部列入挑战者,接受严格的规则考核。 二是自考者。凡是后期进群未赶上挑战,或挑战失败仍愿意自我挑战,或不愿意受约束喜欢自我检验的老师,可以随时随意开展自我考验。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试着挑战自己,可以从你喜欢的那一天起,自觉实现“持续30天不间断写作”,并积极参加对他人的评论。无论何时,只要你完成了挑战者应该完成的项目,就算挑战成功。 三是见证者。为了让我们的活动能够得到方向上的引领,我们邀请了部分报刊编辑、名师名校长来见证我们的挑战。 四是围观者。也许,有的朋友只是来看看;也许有的朋友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累了、倦了;也许有的朋友放弃挑战或不愿意挑战,但愿意留在群中呐喊助威……那么,我们欢迎并感谢。因为,在我们看来,围观也是一种力量。 也就是说,我们理解、包容、尊重你的选择,我们欢迎任何一种身份的参与,很值包括反对的声音。由此,我们群中的成员就不再是单一的挑战者,而是一群喜欢教育、喜欢写作、喜欢用文字理解教育的志同道合者。所以,我们决定把群名称由“挑战者”改为“叙事者”。 对于这种变更,我们是审慎而无限朝向未来考虑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活动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们正朝向团队建设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在活动结束之后,愿意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走的,我们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教师成长团队——“叙事者”教师成长团队。 为了这个团队,我们将做以下的努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有自己的理念、文化和实践策略,我们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我们的行走将会更加理性和清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从活动简报做起,然后是电子杂志,然后是纸质杂志,我们的文字会拥有更多的载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给每一个成员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我们会邀请名师大家、教育编辑给我们开讲座、做引领,我们将拥有更多的成长平台; …… 我们不求人多势众,只求志同道合;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想静心做事;我们不求熙熙攘攘,只求抱团成长。对这一切,我们充满信心和期待,因为我们都是愿意叙写教育的行者。《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志”是人的心意所向,志向是人的追求目标,支撑着一个人的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从蹲矮的地方站起来,从懵懵懂懂中清醒过来,从浑浑噩噩中悔悟过来,从芸芸众生中凸现出来。 有人曾问3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想,第三个工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在近乎卑微生活里,依然有着别人不敢有的志向。那么,我们呢?敢不敢有这样的志向?我有,我们团队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