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夏日山居圖》 【年 代】元 【作 者】王蒙 【質地形式】絹本 設色 【規 格】縱118.1cm 橫36.2cm? 【文物現狀】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作品賞析】 《夏日山居圖》畫叢樹層嶺,山頭草樹氣韻蓬松,山腳松林雜樹蒼郁茂密。樹蔭深處有草堂壹間,隱者自樂。全圖結構繁複充盈,但在稠密中仍透出靈動的氣韻。此圖筆墨濕閏,仿董、巨而有變化。 此圖畫長松峻嶺,氣勢巍峨,山巅多礬頭,林木蒼翠,山腳林陰間,房舍半露,室內二人交談。山石披麻、解索皴法並用,以淡墨洪梁山頭陰凹處,最後以濃墨點苔,使畫面具有一種枯毛卻有滋閏,深厚而又明秀的意趣。 【作者簡介】 王蒙(1308-1385),元朝畫家。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 年輕時隱居黃鶴山(今余杭臨平山)幾十年,過著“臥青山,望白雲”的悠閑生活。元末,張士誠據浙西,曾應聘為理問、長史,棄官後隱居臨平(今浙江余杭臨平鎮)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因胡惟庸案牽累,死於獄中。 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影響甚大。 【全圖欣賞】 【工藝】珂羅版水印 【用料】絹 【裝裱形式】立軸 【出品】懷冰藝術社 【局部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