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在别人的指挥棒下,舞丢了自己

 东方竹马 2016-02-19

我们今天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背负着更重的负担。

所以,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告诉我们,应当各学科均衡发展,这是对的,因为这是考高分的不二法门。

 

但是,作为学生和家长来说,必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老师是站在考试的角度上,来说如何学习的,并不是站在如何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上,更不是站在学生的终生快乐与否这个问题上,来说如何学习的。说得不客气一点,恐怕绝大多数老师,他自己都还没有活的太明白呢,怎么可能会在这些问题上,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呢?

所以在这些问题上,作为求学的一方,需要自己把握方向,为自己的人生掌好舵。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许多学生,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往往是竭尽全力地考了个好大学,甚至还念了个热门专业,最终却是:

l 要么一生学非所用;

l 要么一生都生活在对工作的厌烦,和对退休的企盼当中。

原因就在于,他所学习的领域,根本就不是他所擅长的,在那里即便可以勉强应付,也永远找不到会当凌绝顶得感觉。

 

客观的讲,这种教育不仅葬送了许多人的人生幸福,而且也葬送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创造力。

形象地说,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把成批的中人以上的红孩子,都变成了中人以下的灰孩子。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连学习和思考这一领域中的上等知识和问题的资格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创新?还有什么乐趣呢?

 

所以,如果动态地去理解,孔子说的“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就会明白,在对德行的追求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孔子在教育上,坚持择人而教的原则。

形象的说,只有在本性与追求之间,在兴趣与工作之间产生共振时,才会产生超于物质的终极快乐,才会产生超越常人的突出成就。

 

当我们把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从德行从政等问题上剥离出来,推广到所有的学科中去,再从求学者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是不是就可以得出一个,叫做择科而学的结论呢?

也就是,人根本没有必要过分的(请注意是过分的)追随着任何一种指挥棒,更完全没有必要追随于世俗的观念(名牌大学,好专业),来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应当从自己的本性于爱好出发,去学习。

因为,一旦你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背离了自己的本性,那么无论在别人眼中多么成功。那也不是你自己,活了一辈子,最后没活出个本色来,那还活着干嘛呢?

 

而且,这与什么报效祖国也扯不上关系,因为大道是平衡的,所以其所创造出的这些人之间,也一定是平衡的。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本性全部得以实现,那么就一定能够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所以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天性,做到最好。不仅是对自己的忠诚,同时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

 

所以,对教育而言,应当是择人而教,对学习而言,则应当是择科而学。只是所有的择,都应当依于人的本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