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O2气体保护焊飞溅探析(图文)

 汇聚0005 2016-02-19
50年代初,日本和前苏联研究成功CO2气体保护焊,由于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对油锈不敏感、焊接变形小、冷裂倾向小、易于观察、操作简单等优点,深受焊接界的青睐。但该种焊接方法飞溅严重是其最大缺点。为了能使CO2气体保护焊更快地推广普及,加强对飞溅问题的研究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CO2气体保护焊飞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实施了配套的处理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CO2气体引起的飞溅及对策
   这种飞溅是由于CO2气体的氧化性引起的。在焊接碳钢时, Fe与CO2氧化,发生如下反应:
  CO2+Fe=FeO+CO
  Fe+O=FeO
  其中O是由CO2= CO+O和O2=2O产生的。因此,熔滴及熔池中的氧化反应非常激烈。落入熔池中的FeO又被C元素还原,即:FeC+C=Fe+CO,生成的CO不能及时逸出熔池变形成气孔。熔滴中的CO则在电弧高温作用下急剧膨胀爆炸形成飞溅。
  因此,如果使FeO脱氧并在脱氧的同时对烧损的合金元素予以补充,则CO2氧化性所带来的弊病(气孔、飞溅)便基本上可以克服。目前,采用脱氧的方法有在焊丝中(或药芯焊丝的药粉中)加入一定量的脱氧剂(和氧亲和力比铁大的合金元素)使FeO中的铁还原。可作CO2气体保护焊用的脱氧剂主要有Al、Si、Mn联合脱氧效果更佳。
  二、过度特性引起的飞溅及对策
  1、短路过度与飞溅
   焊接条件下,熔滴与熔池接触时,熔滴成为焊丝与熔池的连接桥梁,所以称为液体小桥。并通过该小桥使电路短路。飞溅总是发生在短路小桥破断的瞬间。飞溅的大小决定于焊接条件,它常常在很大范围内改变。短路之后电流逐渐增加,小桥处的液体金属在电磁收缩力的作用下急剧收缩,形成很细的缩颈。随着电流的增加和缩颈的减小,小桥处的电流密度很快增加,对小桥急剧加热,造成过剩能量的积聚,最后导致小桥金属发生汽化爆炸,同时引起金属飞溅,飞溅的多少与爆炸能量有关,此能量主要是在小桥完全破坏之前的100~150毫秒时间内聚集起来的,主要是由这时的短路电流(即短路峰值电流)和小桥直径所决定的。所以减少飞溅应改善其中电源特性,限制电流峰值。同时,要限制电流上升速度,因为电流速度与其缩颈出现位置有关。当缩颈位置出现在焊丝与熔滴之间,小桥的爆炸力将推动熔滴过度时,出现小量飞溅。若缩颈出现在熔滴与熔池之间,则小桥爆炸力将阻止熔滴过渡,飞溅力也加大。因此,在焊接回路中串入较大的不饱和电感,减少短路电流上升速度,降低焊接电流的峰值,都能显著减少飞溅。
  2、颗粒状过渡与飞溅
  随着电流的增加,过度特性变为颗粒过渡,此时,由于是在中等规范下(中等电流),加上CO2气体为多质子分子,CO2电弧分解吸热引起电弧收缩,弧根面积缩小,故引起较大的斑点压力使熔滴上挠,阻止熔滴过度,形成大滴状过渡引起较大的飞溅。如用直径1.6mm焊丝、电流为300~350A,当电弧电压较高时就会产生。因此,应尽量避免工艺参数选择在此范围内,若在该规范下,加入氩气体后,减少了电弧收缩,飞溅率低,但成本高。CO2气体在电弧温度区间导热率较高,加上分解吸热,消耗电弧大量热能,从而引起弧柱及电弧斑点强烈收缩。即使增大电流,弧柱和斑点直径也很难扩展,从而容易产生飞溅,这是由CO2气体本身物理性质决定的。在CO2气体中加入氩气后,改变了纯CO2气体的上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弧柱和斑点直径得到扩展,从而降低了飞溅量。在短路过渡焊中,一般采用50%CO2+50%Ar,非短路过渡焊中,一般采用30%CO2+70%Ar。CO2+Ar气体除降低飞溅外,还改善了焊接成形,使焊缝熔宽增加.余高降低,但熔深也略为减小。
  3、潜弧射滴过度与飞溅
    随着电流增加,将产生细颗粒过渡,忽根面积扩展,电弧的电磁力将熔滴推向熔池,在熔池与焊丝间形成缩颈,这时飞溅减小,主要产生在缩颈处,该处通过的电流密度较大使金属过热而炸断,形成颗粒小的飞溅,但不可能避免。另外,由于焊丝或工件清理不当或焊丝含碳量较高,在熔化金属内部大量生成CO等气体,这些气体聚积到一定体积,压力增加而从液体金属中析出,造成小滴飞溅。
   因此,采取低飞溅焊丝,如果对实心焊丝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含C量,添加适量的Ti、Cr。或者采用经CaCO3、和K 2CO3等物质活化处理过的焊丝,采用正极性焊接,都可以减少CO2气体保护焊中的飞溅率。下图所示为通过实验所得飞溅率和过度特性(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在短路过渡区(小电流)飞溅较小,颗粒过渡(中间电流)飞溅较大,潜弧射滴过渡(大电流)飞溅较小。
   CO2气体保护焊飞溅探析(图文)  过渡特性与飞溅率的关系示意图如下:
  三、焊丝端部小球引起的飞溅及对策
  小球是由于收弧时,电弧反烧,电流变小,电磁力阻碍熔滴向熔池过渡,使之冷却成球。在下次引弧,由于小球的存在,使丝端与母材接触电阻减小,短路引弧时熔断它需要的热量大造成一次引弧困难,甚至在导电嘴处烧断。免费论文。若经过几次短路才能成功引弧,那么这时伴有较大的声响和大颗粒飞溅,说明因小球存在经过几次短路,积累较多热量,使其造成颗粒飞溅。一般都是工人将端部小球剪断,在半自动中容易实现。免费论文。若在全自动焊或机器人焊时就无法或难以实现。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去除焊丝端部小球。
  目前,因国内只有部分焊机在面板上单独设置了收弧规范调节选纽,国外焊机大部分都有在停焊前可通过焊距手把上的按纽操作,自动地由正常焊接规范切换到收弧规范,具有一定去球功能。但这个去球功能只有在最佳时才能达到较好的去球效果,端头熔滴会自动地向熔池过渡,冷却后不会形成大于焊丝直径小球。这种去球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收弧规范使熔滴过渡形成转换。如果仅是为了去球,则在收弧时强行拉断电弧亦无小球,但弧坑未填满,火口无保护易行成气孔,且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裂纹源,显然不能采用此方法。但是,通过切换收弧方法,使其熔滴内颗粒过渡转化为短路过渡,其残留熔滴熔池表面张力的作用,拉向熔池。即无弧坑亦无球。否则非最佳规范,仍有小球。免费论文。
    总之,根据飞溅产生的原因可以有的放矢确定:
  1、在焊丝中加入脱氧剂可减少飞溅。
  2、正确选择工艺参数可减少飞溅。
  3、“去球”可减少飞溅。
  分析清楚原因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飞溅,提高了焊接质量,保证了焊接的规范操作,改善了焊接工作环境,对焊接工作安全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