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中医离科学并不远

 no1xushuai 2016-02-19

  

      中医离科学并不远

                               饱醉豚

    数日前,某人提到罗辑思维关于中医的视频,问我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不是个中医粉。我去看病当然选现代医学的医院,也就是称为西医医院的那种地方。我去药店买药也是首选西药,即使药店店员总喜欢给我推荐中药,我也会跟她说:抱歉,我喜欢吃西药。


    但是,对于某些中医黑对中医的指控,我是反对的。以下几点是我的看法。

    【石:下面的小标题是他列举的对方观点,小标题下面才是他的看法,这里有语法错误,要甄别。】

    1、中医不敢做双盲试验。

    中医并不是不做双盲试验。当代的中医已经用双盲试验做了很多研究。您可以自己到知网上去查询。如果您认为中医不做双盲试验,多半是因为您没有去查文献,却听信一些不真实的谣传。中医并不是不可证伪的宗教,它起源于巫术,而巫术是当代科学之母(对宗教和巫术之区分,我采用弗雷泽《金枝》之观点),它是可以证伪的。中医并非完全无法采用现代科学研究的东西,它本身就应该和西医一样可以采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只是应用这些科学方法的时候难度比较大,进展不是很明显。

    所谓的“中医不敢做双盲试验”,其实仅仅是某些吹牛皮的中医(大夫)不敢面对双盲检验。这与中医不敢做双盲试验是两码事。正如我吹嘘可以跳高2米却不敢真的去跳给大家看,那是我吹牛,不等于跳高运动是不能去验证的。

    在药物的研究方面,中医的双盲试验大多数局限于一个处方是否有效,而很少用双盲试验研究一个药方的配比。这是因为中医的药方很复杂,如果一个药方里有十味药,每种药取四个水平,这就是是个4x4x4x4x4x4x4x4x4x4的实验,即使采用拉丁方的正交设计,也是非常复杂的。另外由于药物的成分非常复杂,各种药在不同维度上的拮抗作用、协同作用,都相当复杂,交互效应的研究很困难。因此通常是把整个方剂当作一个变量,跟别的配方或安慰剂做对比。

    【石:中医学无法做这个实验,除了实验方案设计很复杂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中药材用其性味祛病,不讲成分,研究成分是没有用处的——这话显示作者对中医医理和中药材不了解——而性和味在目前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并无对应指标和检验能力,这是现代科学的局限,不是中医药的问题。简单说就是:你检验不了是你手段不够用,不能怪人家。】

    中医的药方即使是只有一味药的单方,要研究药物的剂量,也远比一般的西药麻烦,因为一般的草药成分复杂,各种成分在不同剂量下引起的生化过程也远比化学纯净物复杂。所以,即使是单方,中药用现代医学办法研究的难度也远比西药大。

    还有一些研究是把中药里的有效纯净物提炼分离,比如青蒿素或人参三醇,再拿来做药物试验,这就已经和现代西医的药物研究毫无区别,因此严格地说已经不是中医,虽然触发其研究的思路可能是来源于某种中药有疗效。【石:这话对。尽管他不知道中药材的性味,但也明白把中药材当西药原料来研究是跑题了。】

    双盲试验是否对疗效最可靠的验证?这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当我们做双盲试验的时候,其实检验的是药物本身的疗效,但是治疗本身不仅是药物的作用,还有心理上作用(比如安慰剂效应),治疗过程的仪式感、药物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比如各种神奇传说),都可以影响疗效。因此双盲试验实际上是在“非生态环境”下的疗效,与真实情境下的疗效并不一致。即使是当安慰剂,用人参、石斛、灵芝、虫草当安慰剂的效果,可能会胜于大葱、白菜。【石:除了严谨的学者,一般人很难注意到这个细节。】

    2、中医的药方千年不变,毫无发展。

    我并不认为中医的药方是无法得到改进的。虽然中医自古以来并没有做双盲测试的传统,但是医生还是可以观察、记录病人的疗效。这种记录并不严格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规范,但是对疗效的观察还是有一定鉴别力的。

    那时候没有计算器,更没有方差分析、多元回归的概念,也没有SPSS和Matlab,但是这并不等于不存在数据分析——人的直觉和理性思维都是有数据分析能力的。

    人类的归因方式或许并不符合基于协变关系的“方差分析归因模型”(如凯利模型),而更接近“原因信息加工模型”(怀特模型)—— 一种接近于人工智能的发生式推理,并且采用的是“简洁启发式”的算法。而更多的研究显示,这种推理模式,在用计算机模拟求解的过程中,与别的“更科学”的办法比,效果并不差。【石:一提实验就谈仪器的外行们可以学一学这一段。】

    所以,人本身的直觉也是可以作为统计和计算工具来用的。

    中医的药方和治疗,采用的是“遗传算法”。也许你会觉得我把如此现代的名词套在古老而愚昧的中医身上有点不合适,但是中医的发展确实是符合遗传算法的。无论它的起因是什么,无论初始的第一代药方是什么(比如葛洪式的一颗豆子分两半分别写上“天、地”二字吞服),如果这个药方几乎无效,就会更容易被淘汰,而一些改进的药方,比如加入其他药物的药方会得以流传。然后那些更好的药方会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流传过程中会被各种医生做各种改进而演化出更多的变异,经过很多代的改进,会有一些药方比别的药方更有效而得以普遍流传。这就是遗传算法,虽然是以世世代代很多患者的生命为代价的。【石:然也。】

    中医确实有不少有明显疗效的药方,这点不可否认。

    3、中药的毒副作用未有验证。

    中药的毒副作用没有验证么?当然不是。自古以来的中医一定有不少是因为剂量过错毒死过人的。或许一些长期的毒副作用不容易被发现(比如中药性肾炎),但是一些短期的急性中毒的,至少可以被排除不少(当然是以很多人的性命为代价,而不是以老鼠的性命)。

    相比于现代医学,重要的毒副作用研究或许缺乏明确的标准。但是,即使是现代的西药,也还有不少药使用多年才才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中药的毒副作用只能说研究得不够多,没有用现代方法做过全面的筛选,却不能把一切中药妖魔化为毒药。

    一些隐性的、有较长潜伏期的、导致慢性疾病的毒副作用确实需要验证。可以用现代的试验方法对中医的药方进行筛选,把一些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的药物(比如马兜铃、首乌)限制在安全的剂量内。而这事一直有人在在。等到所有的常用中药都筛选一遍,吃中药就安心多了。

    【石:卫生部某专家说过: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他这话是为铬胶囊辩解的时候说的,但这句话本身非常科学。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谈过鱼腥草的马兜铃毒素问题,每剂3钱的量吃半个月,确实在现代科学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相反,用二斤鱼腥草提取物一次静脉滴注进去,不中毒才怪,这不是中了中医的毒,而是中了西医的毒。云贵川居民拿鱼腥草当菜吃而中毒,中医没让他们这么吃。他们中的是饮食习惯的毒,不是中医的毒。】

    4、中医的理论框架无法与现代的科技兼容。

    首先得定义科学的含义。把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则医学首先是一种应用科学。对患者来说,无论是中医或西医,所判定优劣的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科学逻辑”,而是“疗效如何”。正如很多科学研究,把人体当一个黑箱系统。这个黑箱系统有很多可以观察到的输出量(各种表征),有很多控制用的输入量(各种疗法),目标是:操纵这些输入量的时候,得到的输出量让人满意。至于你如何给这个黑箱炮制模型,患者并不关心。

    西医的黑箱被打开了很多层,所以大黑箱里面看得清的部分比中医黑箱多。西医的检测手段也更多,从控制系统的角度看,就是可以看到更多的内部和外部变量,因此对系统的辨析更准确,或者说信息量更大。按照香农的信息量观点,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限制,信息量越大意味着对系统的了解更多,控制起来更容易、更精确。

    要控制一个系统,所需要的可观察变量和需要操纵的变量,都不是唯一的。比如说,你去挥舞一根棍子,要判断棍子的状态,你可以直接看棍子,可以看镜子或摄像屏幕上的棍子,你也可以根据棍子在阳光下的影子来判断,还可以根据双手的触觉来判断,或者(如果你可以像蝙蝠一样)根据超声波回声来判断。要操作棍子,可以用手分开抓住棍子的两端,或者双手执棍把,或者一只手握住棍子的中间部位,或者用压缩空气吹它,或者让他磁悬浮。总之,观察变量和控制变量都不是唯一的。

    我的意思是说:你可以根据西医的那些变量和模型去观察、操纵人体,也可以根据中医的那些变量和模型去观察、操纵人体。这些变量只是一种表征——比如说你测量体温和脉搏,但是温度本身不代表任何疾病,它只是一个可观察的变量。

    【石:谈到表征,想起来一件事:西医判断一个伤口是否红肿,也是用眼睛看的,并不用千分尺去测量皮肤的厚度,不用光谱仪色谱仪去探测皮肤表面的颜色变化。但同样的手段让中医来使用(望诊),就会被扣上不科学的帽子。跟这样的中医黑就没道理可讲,西医用眼睛看就是对的,中医用眼睛看就不对。该说他们脑残呢还是弱智呢?】

    中医的问题是它的理论框架本身无法与现代科学概念一一对应,因此无法直接使用现代科学仪器和科学理论。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医的概念和理论一定是无法科学化的。

    中医的检测仪器是人。人并不是一种很低劣的仪器,【石:大哉斯言!】它也是一种非常精密而高效的设备。比如说,一个人可以从别人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他在撒谎,女人可以感受到男人在出轨,一个人可以感到另一个人对他有好感,你也可以觉得一个人很疲倦或者很轻浮,这些对人来说很简单的概念,对今天最复杂的仪器而言还是很困难的。即使是最好的西医,也还是要看病人的表情,要跟他说话,并不是完全依赖于仪器,因为人有仪器达不到的功能。虽然现代化的仪器开始模拟人的思维,可以判断人是不是在笑,可以根据微表情判断他是否在假笑。

    中医要科学化,最需要做的,是对中医的概念做一个澄清:当这个中医说某人气虚,你们指的是不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的效度和信度如何?如何统一大家的感觉?只有在大家对一个概念取得一致的看法,并且判断的信效度相当高的情况下,这个判断才是靠谱的。

    比如找一百个中医和十个患者,让中医给患者的气虚程度打分,每人填写一个七分量表,从气极虚到极足,看看均值和标准差,重复多次。如果意见不一致,就大家再研讨对于气虚的观察判断不同点,再一起训练,直到诸位中医对“气虚”取得大体上一致的判断标准。

    下一步就是验证某种药对“气虚”的疗效。给各种水平气虚的被试吃药一段时间,定期找一群中医打分,看看被试的“气虚曲线”的变化。

    而中医的概念一旦得以形成有信效度的规范,就可以用这些概念去检验理论。比较靠谱的留下来,不靠谱的改进理论。

    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在采用现有中医的名词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把中医科学化。不能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中医,不是中医理论的错,是科学工作者的错。

    这些概念是否可以转化为当代其他科学的概念?这并非不可能的事儿。人是一个系统,它的空间变量可以通过转化矩阵转化为另一套空间变量,正如某种颜色可以表述为RGB三原色,也可以转化为别的配色体系。而冷色、暖色这些“不够科学”的概念,也可以用RGB的某种分布的域来表示。

    至于舌象、脉象,更是容易通过定量的办法科学化、精确化。比如说,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把中医的舌象准确分类,再用这办法训练新中医,或者干脆用摄像头代替中医医的眼睛,直接给出舌象。至于脉象,可以用压力传感器直接记录,做时域与频域的分析,得到中医的脉象概念与物理数据的对应关系。早期的西医对脉搏仅仅限制于数次数,没有提供像中医那么详尽的区分,随着科学的发展,西医开始用心电图、心超,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中西医对信息的提取并不一样,西医倾向于直接利用物理量,中医则把数据对应于人的感觉表述,但是,无论是洪,还是滑,脉象总是可以找到对应的变化关系的。事实上脉象研究早已有人在做。

    而某些与个人身体特质相关的因素,比如说一个人的肠胃里经常会生哪些菌群,或者基因决定他容易生哪些类型的病,可以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虚实寒热做相关性研究。

    因此,我并不认为中医是无法和当代科学兼容的。需要找到的是中医概念和现代科学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石:是的,要找这个影射关系。首先在观念上要假设这种映射关系是存在的——这是现代科学确定课题的第一步——而不是毫无依据地断言不存在这种关系。】

    5、有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比如经络,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并不认现有的科技可以否认经络的存在。有练气功经历的人很多,他们的共同的经络体验可能不会是凭空的——为什么在静坐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气感,以及有一致的运行通道?解剖上不存在肌肉或结缔组织的经络,并不等于经络不存在

    【石:解剖学上看不到的东西并不等于不存在,这是严谨的科学思维。有时候,“看不到”仅仅是因为你没把那个东西当东西去看待。比如血管,我们可以解剖出一个管状物来,而瘘管则没有管状物,仅仅是实体组织里的一个空腔。那么,经络是不是一个空腔呢?在真皮和脂肪(或肌肉)之间那个粘连但并不成为一体的分层,该不该认为是一种空腔?中医学管它叫腠理,而现代解剖学则没有给它命名,认为它不是“东西”,所以无从认识经络。个人认为,经络就在这个层面上,而且经络不是一条线,而是“一片”,卫气就在这里聚集和流布,然后从皮肤毛孔出入体内外,与皮肤共同构成人体最外层的防卫系统。寻常认为是一条线的经络,只不过是信号流转较为集中的途径,穴位就是这些路径上的关键节点,这些节点和经络的首尾两端,则是与体内营气、脏腑相连接的三通(这是个供水管道上的名词和东西,你想在一根水管中部横着接出来一根分支管道,就需要一个三通对丝),所以刺激穴位才会有调节功能的效果。】

    可以提出一种猜想:经络其实存在于神经系统。它是脑神经的一种容易构成的连接结构,使人觉得如身体不同部位有一条经络存在。它可以是一种基于神经结构的虚拟通路。因此,在各种经络猜想中,我比较支持“神经纶”,一方面经络区域确实存在神经敏感性,意味着经络可能与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有关。另外经络可以通过大脑的意念“循经”。这些观点并不需要引入现代科学之外的神秘概念。【石:这个说法虽然未必正确,但也算一家之言,不见得就是错的。】

    这些部位如果在大脑中有一个容易产生联系的区域,可以通过练气功的方式而增强“气感”与“循经感”。也就是说,经络可以是纯神经系统的组合,而非肉体中的通过某种物质的通道。它是神经的连接构成的“虚拟网”。 【同上】

    而针灸之类对经络位置的刺激,其实是对神经的刺激。针灸可以通过脑神经起作用,而不是生理结构上的经络起作用。而对于经络的研究,或许可以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得到进展。 【同上】

    当然,这些猜想即使得到证实,显然也与中医概念中所说的“经络”大相径庭,或者可以说把中医的经络概念转换为生理学和脑神经科学概念的映射。

    正如气血虚实之类的概念一样,中医概念是不能与当代科学概念直接一一对应,正如颜色的“冷、暖”,一个耳机音色的“厚、薄、温暖、松、硬”等描述,它不对应一个具体的参数,但是可能对应一种组合关系。比如说,光学的频谱范围或耳机的幅频曲线和瞬态响应。【石:这个比方打得准确。】

    6、中医既然可以科学化,它为什么不去把自己变得更科学一点?

    首先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在西医已经如此发达的现代,去发展中医,把它科学化,在技术竞争上难以取胜。正如有了各种数码格式的音乐录音格式,你继续去研发磁带录音机或钢丝录音机,即使可以得到提高,但是付出的代价极大而得到的好处并不明显。

    由于中医诊断依赖于人,而人是非常不稳定的、离散性很大的仪器。这决定了中医在效度和信度方面,肯定不如西医好。因此指望通过科学化的中医能够与西医的诊断准确率媲美,是一件困难的事儿。【石:然也。中医学过度依赖医师的个人素质,确实是影响它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西医的好处是可以把一些新的科学进展直接应用。比如说一个化学芯片如果可以辨别上千种化学成分和各种细胞细菌,以后通过验血的诊断准确度就会提高很多。核磁共振、正电子成像之类的技术得到突破,都会带来医学的直接发展。而中医则把其他科技领域进展转化为医疗技术的难度要大一些。

    另一个因素是中医难以投入巨额金钱去做药物研究。一个新药方固然可以跟西医一样花几十亿美元去研究,但是在专利权方面得不到保护。你可以去申请专利,但是你可以根据药方到药店买各种药,混在一起就可以,并不需要一个制药厂去造中药。因此,实际上药方是得不到保护的。【石:是啊。】

 

    在有西医的前提下,中医是否有必要变得更科学一些?

    我认为一旦中医变得更科学,反而是它本身的衰落。首先,如上所述,中医科学化付出的代价大而收益少,技术和转化速度上无法与西医媲美。其次,中医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它可以解释更多的疾病、给绝症更多的希望。而中医所传承的各种文化,使它成为比西医更好的安慰疗法。而科学化导致的结果,是这些优点的丧失。【石:这段话提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西医学的劣势在哪儿。这是中医黑们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他们认为西医已经完美无瑕了。】

    7、总结:我不认为中医是与科学完全违背的东西。作为起源于巫术的学科,它与科学是可以兼容的,可以更加科学化。一旦利用现代科学武装中医,仍然可以沿用中医的概念和学术体系,对概念和诊断标准形成一致的规范,提高诊断的信效度。而有了明确的标准后,可以对各种中医理论实行筛选,被证伪的可以淘汰,用更好的理论代替不够好的理论。正如科学史上的理论更替。

    在历史上曾有过燃素学,那是科学吗?那当然是科学,只是被罗蒙诺索夫的实验证明这个科学理论是错误的。

    历史上曾经有过地心学,那是科学吗?那当然是科学,而且是尚未被证伪的科学理论。因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和选取太阳为参照物都是可以的。只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时候,各大行星和彗星的轨迹方程非常复杂,而选太阳为参照物的时候,计算变得简单多了,于是新的方法代替了旧的方法,虽然只是坐标的变换而已

    【石:这个参照系复杂或简单的说法,很有哲学意味。虽然简单的那个模式相对而言更有可能是实际状态,人们据此认定一个事实,更有可能是接近真实的,但思考的时候,应该这样去思考。】

    而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需要做的也许就是这样的步骤。一个是“坐标变换”,把中医的概念可以与当代科学概念相关联。另一个是淘汰错误的理论,以及用更好的理论代替不够好的理论。

    我并不期待中医成为一种可以代替当代医学的治病工具,【石:是的,当代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即使还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应该着眼于去解决它,而是不直接抛掉用另一个方法去替代。】只是表达一个观点:中医并非如某些人认为的与科学不能兼容,它骨子里是一种巫术,而不是宗教、神学、哲学,它是一个可证伪的经验体系。因此,它是可以科学化的。中医的概念可以视为“系统的空间状态描述”,因此它是可以被定义为科学名词的。    【石按】作者是个理科生,他不是中医内行,但他愿意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像某些中医黑那样从阵营和感情出发去扯科学的淡。有时候,局外人看问题反而更透彻。因此,此文值得一看。擅自修改了一两个错别字,不算侵权。

                  《中医离科学并不远》

                                      饱醉豚



    数日前,某人提到罗辑思维关于中医的视频,问我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不是个中医粉。我去看病当然选现代医学的医院,也就是称为西医医院的那种地方。我去药店买药也是首选西药,即使药店店员总喜欢给我推荐中药,我也会跟她说:抱歉,我喜欢吃西药。


    但是,对于某些中医黑对中医的指控,我是反对的。以下几点是我的看法。

    【石:下面的小标题是他列举的对方观点,小标题下面才是他的看法,这里有语法错误,要甄别。】

    1、中医不敢做双盲试验。

    中医并不是不做双盲试验。当代的中医已经用双盲试验做了很多研究。您可以自己到知网上去查询。如果您认为中医不做双盲试验,多半是因为您没有去查文献,却听信一些不真实的谣传。中医并不是不可证伪的宗教,它起源于巫术,而巫术是当代科学之母(对宗教和巫术之区分,我采用弗雷泽《金枝》之观点),它是可以证伪的。中医并非完全无法采用现代科学研究的东西,它本身就应该和西医一样可以采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只是应用这些科学方法的时候难度比较大,进展不是很明显。

    所谓的“中医不敢做双盲试验”,其实仅仅是某些吹牛皮的中医(大夫)不敢面对双盲检验。这与中医不敢做双盲试验是两码事。正如我吹嘘可以跳高2米却不敢真的去跳给大家看,那是我吹牛,不等于跳高运动是不能去验证的。

    在药物的研究方面,中医的双盲试验大多数局限于一个处方是否有效,而很少用双盲试验研究一个药方的配比。这是因为中医的药方很复杂,如果一个药方里有十味药,每种药取四个水平,这就是是个4x4x4x4x4x4x4x4x4x4的实验,即使采用拉丁方的正交设计,也是非常复杂的。另外由于药物的成分非常复杂,各种药在不同维度上的拮抗作用、协同作用,都相当复杂,交互效应的研究很困难。因此通常是把整个方剂当作一个变量,跟别的配方或安慰剂做对比。

    【石:中医学无法做这个实验,除了实验方案设计很复杂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中药材用其性味祛病,不讲成分,研究成分是没有用处的——这话显示作者对中医医理和中药材不了解——而性和味在目前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并无对应指标和检验能力,这是现代科学的局限,不是中医药的问题。简单说就是:你检验不了是你手段不够用,不能怪人家。】

    中医的药方即使是只有一味药的单方,要研究药物的剂量,也远比一般的西药麻烦,因为一般的草药成分复杂,各种成分在不同剂量下引起的生化过程也远比化学纯净物复杂。所以,即使是单方,中药用现代医学办法研究的难度也远比西药大。

    还有一些研究是把中药里的有效纯净物提炼分离,比如青蒿素或人参三醇,再拿来做药物试验,这就已经和现代西医的药物研究毫无区别,因此严格地说已经不是中医,虽然触发其研究的思路可能是来源于某种中药有疗效。【石:这话对。尽管他不知道中药材的性味,但也明白把中药材当西药原料来研究是跑题了。】

    双盲试验是否对疗效最可靠的验证?这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当我们做双盲试验的时候,其实检验的是药物本身的疗效,但是治疗本身不仅是药物的作用,还有心理上作用(比如安慰剂效应),治疗过程的仪式感、药物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比如各种神奇传说),都可以影响疗效。因此双盲试验实际上是在“非生态环境”下的疗效,与真实情境下的疗效并不一致。即使是当安慰剂,用人参、石斛、灵芝、虫草当安慰剂的效果,可能会胜于大葱、白菜。【石:除了严谨的学者,一般人很难注意到这个细节。】

    2、中医的药方千年不变,毫无发展。

    我并不认为中医的药方是无法得到改进的。虽然中医自古以来并没有做双盲测试的传统,但是医生还是可以观察、记录病人的疗效。这种记录并不严格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规范,但是对疗效的观察还是有一定鉴别力的。

    那时候没有计算器,更没有方差分析、多元回归的概念,也没有SPSS和Matlab,但是这并不等于不存在数据分析——人的直觉和理性思维都是有数据分析能力的。

    人类的归因方式或许并不符合基于协变关系的“方差分析归因模型”(如凯利模型),而更接近“原因信息加工模型”(怀特模型)—— 一种接近于人工智能的发生式推理,并且采用的是“简洁启发式”的算法。而更多的研究显示,这种推理模式,在用计算机模拟求解的过程中,与别的“更科学”的办法比,效果并不差。【石:一提实验就谈仪器的外行们可以学一学这一段。】

    所以,人本身的直觉也是可以作为统计和计算工具来用的。

    中医的药方和治疗,采用的是“遗传算法”。也许你会觉得我把如此现代的名词套在古老而愚昧的中医身上有点不合适,但是中医的发展确实是符合遗传算法的。无论它的起因是什么,无论初始的第一代药方是什么(比如葛洪式的一颗豆子分两半分别写上“天、地”二字吞服),如果这个药方几乎无效,就会更容易被淘汰,而一些改进的药方,比如加入其他药物的药方会得以流传。然后那些更好的药方会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流传过程中会被各种医生做各种改进而演化出更多的变异,经过很多代的改进,会有一些药方比别的药方更有效而得以普遍流传。这就是遗传算法,虽然是以世世代代很多患者的生命为代价的。【石:然也。】

    中医确实有不少有明显疗效的药方,这点不可否认。

    3、中药的毒副作用未有验证。

    中药的毒副作用没有验证么?当然不是。自古以来的中医一定有不少是因为剂量过错毒死过人的。或许一些长期的毒副作用不容易被发现(比如中药性肾炎),但是一些短期的急性中毒的,至少可以被排除不少(当然是以很多人的性命为代价,而不是以老鼠的性命)。

    相比于现代医学,重要的毒副作用研究或许缺乏明确的标准。但是,即使是现代的西药,也还有不少药使用多年才才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中药的毒副作用只能说研究得不够多,没有用现代方法做过全面的筛选,却不能把一切中药妖魔化为毒药。

    一些隐性的、有较长潜伏期的、导致慢性疾病的毒副作用确实需要验证。可以用现代的试验方法对中医的药方进行筛选,把一些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的药物(比如马兜铃、首乌)限制在安全的剂量内。而这事一直有人在在。等到所有的常用中药都筛选一遍,吃中药就安心多了。

    【石:卫生部某专家说过: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他这话是为铬胶囊辩解的时候说的,但这句话本身非常科学。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谈过鱼腥草的马兜铃毒素问题,每剂3钱的量吃半个月,确实在现代科学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相反,用二斤鱼腥草提取物一次静脉滴注进去,不中毒才怪,这不是中了中医的毒,而是中了西医的毒。云贵川居民拿鱼腥草当菜吃而中毒,中医没让他们这么吃。他们中的是饮食习惯的毒,不是中医的毒。】

    4、中医的理论框架无法与现代的科技兼容。

    首先得定义科学的含义。把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则医学首先是一种应用科学。对患者来说,无论是中医或西医,所判定优劣的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科学逻辑”,而是“疗效如何”。正如很多科学研究,把人体当一个黑箱系统。这个黑箱系统有很多可以观察到的输出量(各种表征),有很多控制用的输入量(各种疗法),目标是:操纵这些输入量的时候,得到的输出量让人满意。至于你如何给这个黑箱炮制模型,患者并不关心。

    西医的黑箱被打开了很多层,所以大黑箱里面看得清的部分比中医黑箱多。西医的检测手段也更多,从控制系统的角度看,就是可以看到更多的内部和外部变量,因此对系统的辨析更准确,或者说信息量更大。按照香农的信息量观点,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限制,信息量越大意味着对系统的了解更多,控制起来更容易、更精确。

    要控制一个系统,所需要的可观察变量和需要操纵的变量,都不是唯一的。比如说,你去挥舞一根棍子,要判断棍子的状态,你可以直接看棍子,可以看镜子或摄像屏幕上的棍子,你也可以根据棍子在阳光下的影子来判断,还可以根据双手的触觉来判断,或者(如果你可以像蝙蝠一样)根据超声波回声来判断。要操作棍子,可以用手分开抓住棍子的两端,或者双手执棍把,或者一只手握住棍子的中间部位,或者用压缩空气吹它,或者让他磁悬浮。总之,观察变量和控制变量都不是唯一的。

    我的意思是说:你可以根据西医的那些变量和模型去观察、操纵人体,也可以根据中医的那些变量和模型去观察、操纵人体。这些变量只是一种表征——比如说你测量体温和脉搏,但是温度本身不代表任何疾病,它只是一个可观察的变量。

    【石:谈到表征,想起来一件事:西医判断一个伤口是否红肿,也是用眼睛看的,并不用千分尺去测量皮肤的厚度,不用光谱仪色谱仪去探测皮肤表面的颜色变化。但同样的手段让中医来使用(望诊),就会被扣上不科学的帽子。跟这样的中医黑就没道理可讲,西医用眼睛看就是对的,中医用眼睛看就不对。该说他们脑残呢还是弱智呢?】

    中医的问题是它的理论框架本身无法与现代科学概念一一对应,因此无法直接使用现代科学仪器和科学理论。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医的概念和理论一定是无法科学化的。

    中医的检测仪器是人。人并不是一种很低劣的仪器,【石:大哉斯言!】它也是一种非常精密而高效的设备。比如说,一个人可以从别人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他在撒谎,女人可以感受到男人在出轨,一个人可以感到另一个人对他有好感,你也可以觉得一个人很疲倦或者很轻浮,这些对人来说很简单的概念,对今天最复杂的仪器而言还是很困难的。即使是最好的西医,也还是要看病人的表情,要跟他说话,并不是完全依赖于仪器,因为人有仪器达不到的功能。虽然现代化的仪器开始模拟人的思维,可以判断人是不是在笑,可以根据微表情判断他是否在假笑。

    中医要科学化,最需要做的,是对中医的概念做一个澄清:当这个中医说某人气虚,你们指的是不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的效度和信度如何?如何统一大家的感觉?只有在大家对一个概念取得一致的看法,并且判断的信效度相当高的情况下,这个判断才是靠谱的。

    比如找一百个中医和十个患者,让中医给患者的气虚程度打分,每人填写一个七分量表,从气极虚到极足,看看均值和标准差,重复多次。如果意见不一致,就大家再研讨对于气虚的观察判断不同点,再一起训练,直到诸位中医对“气虚”取得大体上一致的判断标准。

    下一步就是验证某种药对“气虚”的疗效。给各种水平气虚的被试吃药一段时间,定期找一群中医打分,看看被试的“气虚曲线”的变化。

    而中医的概念一旦得以形成有信效度的规范,就可以用这些概念去检验理论。比较靠谱的留下来,不靠谱的改进理论。

    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在采用现有中医的名词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把中医科学化。不能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中医,不是中医理论的错,是科学工作者的错。

    这些概念是否可以转化为当代其他科学的概念?这并非不可能的事儿。人是一个系统,它的空间变量可以通过转化矩阵转化为另一套空间变量,正如某种颜色可以表述为RGB三原色,也可以转化为别的配色体系。而冷色、暖色这些“不够科学”的概念,也可以用RGB的某种分布的域来表示。

    至于舌象、脉象,更是容易通过定量的办法科学化、精确化。比如说,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把中医的舌象准确分类,再用这办法训练新中医,或者干脆用摄像头代替中医医的眼睛,直接给出舌象。至于脉象,可以用压力传感器直接记录,做时域与频域的分析,得到中医的脉象概念与物理数据的对应关系。早期的西医对脉搏仅仅限制于数次数,没有提供像中医那么详尽的区分,随着科学的发展,西医开始用心电图、心超,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中西医对信息的提取并不一样,西医倾向于直接利用物理量,中医则把数据对应于人的感觉表述,但是,无论是洪,还是滑,脉象总是可以找到对应的变化关系的。事实上脉象研究早已有人在做。

    而某些与个人身体特质相关的因素,比如说一个人的肠胃里经常会生哪些菌群,或者基因决定他容易生哪些类型的病,可以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虚实寒热做相关性研究。

    因此,我并不认为中医是无法和当代科学兼容的。需要找到的是中医概念和现代科学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石:是的,要找这个影射关系。首先在观念上要假设这种映射关系是存在的——这是现代科学确定课题的第一步——而不是毫无依据地断言不存在这种关系。】

    5、有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比如经络,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并不认现有的科技可以否认经络的存在。有练气功经历的人很多,他们的共同的经络体验可能不会是凭空的——为什么在静坐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气感,以及有一致的运行通道?解剖上不存在肌肉或结缔组织的经络,并不等于经络不存在

    【石:解剖学上看不到的东西并不等于不存在,这是严谨的科学思维。有时候,“看不到”仅仅是因为你没把那个东西当东西去看待。比如血管,我们可以解剖出一个管状物来,而瘘管则没有管状物,仅仅是实体组织里的一个空腔。那么,经络是不是一个空腔呢?在真皮和脂肪(或肌肉)之间那个粘连但并不成为一体的分层,该不该认为是一种空腔?中医学管它叫腠理,而现代解剖学则没有给它命名,认为它不是“东西”,所以无从认识经络。个人认为,经络就在这个层面上,而且经络不是一条线,而是“一片”,卫气就在这里聚集和流布,然后从皮肤毛孔出入体内外,与皮肤共同构成人体最外层的防卫系统。寻常认为是一条线的经络,只不过是信号流转较为集中的途径,穴位就是这些路径上的关键节点,这些节点和经络的首尾两端,则是与体内营气、脏腑相连接的三通(这是个供水管道上的名词和东西,你想在一根水管中部横着接出来一根分支管道,就需要一个三通对丝),所以刺激穴位才会有调节功能的效果。】

    可以提出一种猜想:经络其实存在于神经系统。它是脑神经的一种容易构成的连接结构,使人觉得如身体不同部位有一条经络存在。它可以是一种基于神经结构的虚拟通路。因此,在各种经络猜想中,我比较支持“神经纶”,一方面经络区域确实存在神经敏感性,意味着经络可能与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有关。另外经络可以通过大脑的意念“循经”。这些观点并不需要引入现代科学之外的神秘概念。【石:这个说法虽然未必正确,但也算一家之言,不见得就是错的。】

    这些部位如果在大脑中有一个容易产生联系的区域,可以通过练气功的方式而增强“气感”与“循经感”。也就是说,经络可以是纯神经系统的组合,而非肉体中的通过某种物质的通道。它是神经的连接构成的“虚拟网”。 【同上】

    而针灸之类对经络位置的刺激,其实是对神经的刺激。针灸可以通过脑神经起作用,而不是生理结构上的经络起作用。而对于经络的研究,或许可以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得到进展。 【同上】

    当然,这些猜想即使得到证实,显然也与中医概念中所说的“经络”大相径庭,或者可以说把中医的经络概念转换为生理学和脑神经科学概念的映射。

    正如气血虚实之类的概念一样,中医概念是不能与当代科学概念直接一一对应,正如颜色的“冷、暖”,一个耳机音色的“厚、薄、温暖、松、硬”等描述,它不对应一个具体的参数,但是可能对应一种组合关系。比如说,光学的频谱范围或耳机的幅频曲线和瞬态响应。【石:这个比方打得准确。】

    6、中医既然可以科学化,它为什么不去把自己变得更科学一点?

    首先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在西医已经如此发达的现代,去发展中医,把它科学化,在技术竞争上难以取胜。正如有了各种数码格式的音乐录音格式,你继续去研发磁带录音机或钢丝录音机,即使可以得到提高,但是付出的代价极大而得到的好处并不明显。

    由于中医诊断依赖于人,而人是非常不稳定的、离散性很大的仪器。这决定了中医在效度和信度方面,肯定不如西医好。因此指望通过科学化的中医能够与西医的诊断准确率媲美,是一件困难的事儿。【石:然也。中医学过度依赖医师的个人素质,确实是影响它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西医的好处是可以把一些新的科学进展直接应用。比如说一个化学芯片如果可以辨别上千种化学成分和各种细胞细菌,以后通过验血的诊断准确度就会提高很多。核磁共振、正电子成像之类的技术得到突破,都会带来医学的直接发展。而中医则把其他科技领域进展转化为医疗技术的难度要大一些。

    另一个因素是中医难以投入巨额金钱去做药物研究。一个新药方固然可以跟西医一样花几十亿美元去研究,但是在专利权方面得不到保护。你可以去申请专利,但是你可以根据药方到药店买各种药,混在一起就可以,并不需要一个制药厂去造中药。因此,实际上药方是得不到保护的。【石:是啊。】

 

    在有西医的前提下,中医是否有必要变得更科学一些?

    我认为一旦中医变得更科学,反而是它本身的衰落。首先,如上所述,中医科学化付出的代价大而收益少,技术和转化速度上无法与西医媲美。其次,中医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它可以解释更多的疾病、给绝症更多的希望。而中医所传承的各种文化,使它成为比西医更好的安慰疗法。而科学化导致的结果,是这些优点的丧失。【石:这段话提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西医学的劣势在哪儿。这是中医黑们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他们认为西医已经完美无瑕了。】

    7、总结:我不认为中医是与科学完全违背的东西。作为起源于巫术的学科,它与科学是可以兼容的,可以更加科学化。一旦利用现代科学武装中医,仍然可以沿用中医的概念和学术体系,对概念和诊断标准形成一致的规范,提高诊断的信效度。而有了明确的标准后,可以对各种中医理论实行筛选,被证伪的可以淘汰,用更好的理论代替不够好的理论。正如科学史上的理论更替。

    在历史上曾有过燃素学,那是科学吗?那当然是科学,只是被罗蒙诺索夫的实验证明这个科学理论是错误的。

    历史上曾经有过地心学,那是科学吗?那当然是科学,而且是尚未被证伪的科学理论。因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和选取太阳为参照物都是可以的。只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时候,各大行星和彗星的轨迹方程非常复杂,而选太阳为参照物的时候,计算变得简单多了,于是新的方法代替了旧的方法,虽然只是坐标的变换而已

    【石:这个参照系复杂或简单的说法,很有哲学意味。虽然简单的那个模式相对而言更有可能是实际状态,人们据此认定一个事实,更有可能是接近真实的,但思考的时候,应该这样去思考。】

    而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需要做的也许就是这样的步骤。一个是“坐标变换”,把中医的概念可以与当代科学概念相关联。另一个是淘汰错误的理论,以及用更好的理论代替不够好的理论。

    我并不期待中医成为一种可以代替当代医学的治病工具,【石:是的,当代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即使还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应该着眼于去解决它,而是不直接抛掉用另一个方法去替代。】只是表达一个观点:中医并非如某些人认为的与科学不能兼容,它骨子里是一种巫术,而不是宗教、神学、哲学,它是一个可证伪的经验体系。因此,它是可以科学化的。中医的概念可以视为“系统的空间状态描述”,因此它是可以被定义为科学名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