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不是我想学的中医——来自90后中医学生的呼喊

 行走如初 2016-07-12
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273篇原创文章

按:这是一篇来自90后中医学生的呼喊~ 另外,文章末尾有谜题!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来自《诗经》的一句话,意指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却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不少人半途而废,亦有许多走上了“不中不西”的偏颇道路。本文以一个90后中医学生的视角审视现代中医教育,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一、现代教育思维VS中医思维

 

这是一个大胆的说法,但仔细想来或许不无道理:现代中医学生自幼接受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西方的科学哲学体系,虽然都是“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但对中医思维的养成构成了不小的影响。例如在讨论 “营行脉内,卫行脉外”这一术语时,学生甚至是老师很容易将其解释为营气是在“血管”内的,卫气是在“血管”外的,营卫的交换好似血液与组织液由于渗透压导致的互换一般……这段看似“科学”的描述,实则属于一个误区:我们不能用西医的概念来替代中医的概念!更不能用西医的过程与中医的过程进行“等量代换”!在向外行解释中医时可以使用这些说法,但作为一个中医学生或中医师,经常用这种方式理解中医概念甚至分析疾病或许会带来灾难。

 

在江苏省中医院实习期间,呼吸科史锁芳主任的一次讲座发人深省。中医思维的培养,来源于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和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把握。一味地照搬和套用是错误的,并贻害无穷。史主任驳斥了“中药消炎”这样的说法,“消炎”属于现代医学概念,中药可以“消风止痒”“消肿止痛”,却没有“消除炎症”这样的直接功用。中西医可以配合治疗疾病,而在理论层面不能实现融合。而长达十余年的中小学教育逐步让我们形成了“结构决定功能”、“物质决定存在”的定势思维,恰与中医思维背道而驰——如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科学模式下解释人体整体复杂联系及调节作用的理论,截止目前尚不能用物质实体予以合理解释,千百年来,经络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正在走向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针灸疗法,而经络理论却恰恰是西方科学不能妥善解释的,需要使用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取类比象地加以理解和运用,可笑的是,少数人士以此抨击中医是“伪科学”。中西医理论是不能“融会贯通”的,强迫用西医的概念解释中医,充其量只能是强弩之末,反之亦然。

 

聊以慰藉的是,目前的中国教育体系正逐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诚然不能人人学中医,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是可以全民学习的。在基础教育中强化该类思维的培养,不但有助于“下一代”能从不同的角度辨证地认识世界,更可提高全民的中医学素养——中医是国人的文化基因,正统的中医思维通过教育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有了正确的引导而非一知半解,所谓的“中医骗子”也无法兴风作浪了吧?

 

二、经典为何沦为选修课?

 

中医经典阅读历来是医家和一线教师所强调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却又有多少年轻的中医能坚持钻研经典呢?本科教育阶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这四大经典中,仅有前两部经典的很小一部分被拿来“选读”,设为部分院校的必修课,而仓促的学习和以应付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究竟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研究这些永不过时的书籍?

 

对一名理科生而言,古文曾是一个头疼的话题,而中医古籍更是夹杂着异体字、繁体字、生僻字的“上古天书”。少数古籍甚至因为年久失修有所残缺,或者现代注家错误的断句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有中医古籍中出现宗教迷信的内容……但这些都不能作为我们放弃经典的理由——去伪存真是每一代中医人的使命,而真正让我产生阅读动力的,是教科书的留白——限于篇幅,很多教科书只能摘录很少的原文,而其中包含的医理,验方的加减运用等等,是要到原书中通过篇章理解方能习得的,研究古籍的过程好比是完成一幅拼图,要拼凑完整才能洞察全貌,要以一类疾病或者一派医家为核心发散式地寻找阅读材料方能充实,而这些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所欠缺的,却是疾病谱不断扩展、病情复杂度不断提高的中医临床所需要的——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之中,青蒿素的成功便是一个启示。

 

三、中医学生的“三座大山”

 

1998年的好莱坞科幻大片《绝世天劫》中曾闪过这样一个场景:

 


描述的是NASA正在对宇航员进行体检的场景,却惊人地出现了“经络人”的模型,这或许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针灸热”有关,因而在时髦大片中作这样的展示的确是“pretty fashionable”的!而这惊鸿一瞥,联系目前的中医教育体系,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

 

我们来看一张直观的对比图:


(公共课↑          西医课↑         中医课↑)

这是压在一名普通中医本科学生身上的“三座大山”,分别叫做公共课,西医课程和中医课程,如前文所述,中医经典阅读的比重极低。虽然仅用书籍的厚度来比较课程安排的比例,但作为一名医学生,大家都十分明白,越是厚的书,越要花时间去啃,而薄薄的教材也是有诸多留白的,需要查阅许多课外资料实现深度学习。而在这幅照片展示的课程比例上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而直白的说,这些又是日后毕业、升学、就业、评定职称不可缺少的能力。西医课程则是临床必备的技能之来源,其实打开任何一份住院病历,一定能看出,西医的体格检查和鉴别诊断、治疗措施要比中医的对应内容所占比例大得多,中医的辨证分析、理法方药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实在是一种悲哀!而我们从课程设置的比例中也大致看到了问题的源头,再进一步想,为何要如此设置课程?难道不是为了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吗?那么临床对中医的需求真的下降了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医发展至今,前景依然喜人,但忧患依旧不断。十分明显的一点是,近数十年来中医理论的进步,与现代科学的进步是脱节的,我们尚未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在与中医理论的碰撞中使之融合而发展,“师古而不泥古”,在矛盾中求发展,转化科技文明的最新成果发展中医理论,是我们新一代中医人刻不容缓的使命与责任。

===猜猜看===

读者“祺”发来的图片,是什么?懂的留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