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雅老镇重现,看哭很多人!

 永远角落 2016-02-19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7:44 泽雅老镇 来自泽雅老家

 -------------------记泽雅老镇


      据地方家谱记载,约一千年前的北宋时代有一群从福建莆田搬迁到山沟里的人氏,姓林。当时是否叫泽雅也无从考查,有山有水有人有村,就各有各的叫称,形成颇具规模的小镇。-

      溪流从村民房屋门前经过,俗叫门前流。不知什么时候有了大名曰:澄川,又名:梅溪。一川之水澄冽甘甜也。溪流源于凌云山脉,汇桂川溪,小溪两流至西山,从西山流过沙博、冬岸、油-竹山,上村和下村,溪流流到起头潭与龙溪汇合,龙溪是泽雅另一主流,源自瓯海第一高峰奇云山,从北林垟,流过西雁景区,经下庵,石桥,外垟与澄川相汇称之为梅龙交汇,泽雅镇中学就建于两溪交汇处。两条溪流犹如两条茂盛的藤上结满了硕果,一川之水养育了这么些村庄村民。潭边有泽雅大桥,是七十年代战备的造物。倒没有军需车队或32吨重的坦克开过,当年是按此重要求设计的。对泽雅的发展取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后来风光鹊起,各方游客都是经过大桥进入景区主要景点。
-

      大桥南岸发展成繁荣的泽雅新街。原是一片荒地,称墩头。古代烽火墩址吧!荒地拓为田地,又在起头潭之上,就称潭头垟。曾是区公所所在地,撤区建镇后是镇府 。-

       山根溪边有一个古名,如果老人不提起并加解释,青年人不知道叫店岭脚。没有战备大桥之前有五粒石板大桥。南宋以降古代的国道——通往京城临安的驿道从这里伸过,从这里开始山岭,岭脚开有客店,招待来往客商,进京士人。虽然没有多少“十字坡”之类的传闻成为民间故事集成的内容,但从此爬岭到古耸,有山寨址迹来看,到青田交界有山谷间的城墙门洞来判断,当年的炊烟是不会那么安静的。-

      这道古代“104”现在村人称之为泽雅岭。周围已是与北岸对称的大村落。小山上有泽雅另外一所中学——泽雅区中学,改区之后仍保留着,而这小山我们都称之为中学山,后与泽雅镇中学合并办学,迁至新镇。-

       中学边有山路确实销“十字岗”的交叉道。一条是从上村通向珠岩的山间小径,与驿道米多宽的石磴相比,要窄小,石级也是排立有序,方圆规矩。降至上村,当年有桥,山洪冲冲毁毁,村民建建造造,到八十年代后期,才造了永固性的两墩三孔平板有栏的水泥桥,由村委会委托“头家”牵头集资,当地镇、村政府有关方面资助支持建造。桥头首次竖起建造碑,“泽雅横流、门前无畅、往来阻隔、望岸兴叹”“善者倡仪、群志响应、域内海外、同心齐力”“泽中架虹、溪堑途通”不古不新,但也算是地方的“笔头”对公益事业的一种“赞助”。古代的碑文范文有的是,但这里没有,现在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应是当代老镇文化积淀的一种表现。-

       后来油竹山南岸的村民也自行出面出“大头”集资和申请资助结合建造又一架水泥桥,桥头也竖起石碑,有文云:“南北人家炊烟袅袅,山麓田地青葱层层,乃居住耕作佳处地,原有石路古道通岭联外,后因大水山洪冲塌蚀圯,往来举步维艰,累及生活劳作”。有山洪之际还有危险,非造桥不可。海外华侨也慷慨解囊。这样桥成,连同另二架水泥桥,门前溪就有五道不怕山洪大水的水泥栏杆通桥了。-

      两岸沟通方便多了,南岸的沿溪之街就摆到日事议程上来,非得拉成直直的平平的与北岸街面平衡不可。-

      二十多年前,门前路还保持着古风,从村头一线直伸,路边所有房屋的前门都向着溪流,路面用相似大小的溪卵石嵌铺图案,有八卦形;有花鸟对称式;还有的房派标志。路中一道石板从头到尾,大树遮溪,有巨石大岩,供行人闲者纳凉小憩,成了村民汇聚交谈的“文化娱乐中心”。平平光光的岩石上,还刻着象棋和山村村民自创的“五子棋”、“三格棋”,随手从路边拾几粒石子,或树上掉落的树籽就可杀得天昏地暗。-

      最有风韵景致的是大树,靠门前溪边一路栽下去,樟树、竹柏、栎树,“炒米树”(红豆杉)等等,都是先民的种植,都比地方里最大岁数的老人还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大多樟树虬虬曲曲伸向溪里,有一树竟呈横卧状,合抱大的横枝夏天纳凉可睡人,一位村民遮着箬笠,睡得鼾起,掉下来摔在水里,索性解下围身布在水中擦起身子。-

      从头到脚伐树是为了造公路,伸向古耸山中。门前路就成了公路,进一步扩修了浇水泥,临溪竖起栏杆,一路古树岩墩石板格子,就不复见了,路亭移了方位,亭边仅残留一棵老樟,门前钉上门牌,门前路就成了泽雅街。-

      这是北岸老路新貌。南岸在风光开发后,也杭州西湖一样竖起了栏杆,从起头潭大桥到油竹山桥,本来还想联接朱山桥的,成了另一条门前路,用川命之为“澄川路”又名:泽雅南路,以示区别。在镇政府门口竖一石碑,有云:“澄川自古至今汩汩而来,村庄依山傍水落落而居。北岸是有街道延伸上下,南侧须应道路沟通三村”“以澄川溪同称取名,与泽雅街隔川并行,垂柳点头,自然增添邑镇一色,民众称颂,功效不止交通单项”等等。-直至建造水库时两岸一直是泽雅的中心地带。

      所有这一切都以成为将来“考古”的数据,泽雅老镇也因为泽雅水库而消失。如有碑文将是温州市史的一页。-

      山中仍有人家,进山是环库公路,夹岸有大水库。-文章作者:梦溪魂


在泽雅人的记忆中只用一碗老车站肉沫粉干,就是那个年代最舌尖的记录!可惜再也买不到了。

大家一起下面留言说说老家泽雅回忆。


图片来源好友:龙井、金益丰、叶锡良、陈安生、xdsy502、小麻哥

老家是你我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老家是缕阳光,冷寂时可以寻得温暖;老家是个港湾,孤单时可以停泊靠岸

【泽雅老家公众号】

泽雅照片收集联系老家微信:A65623770

欢迎参与·旅游宣传·新闻·公益·帮扶·推广·

感谢每一位支持老家的朋友!

大家一起下面留言说说老家泽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