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是对待拖延症的正确态度?

 picojames 2016-02-19

你不愿种花,你说我不愿看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顾城

我们今天导读的两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为什么我们不情愿去做事?

为什么我们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


首先,问自己是不是经常这样想?
  • 这一次我一定早点开始!

  • 好像不得不开始了!

  • 我自责我内疚我焦虑......

这样的想法关联着当下最热门的一种病症——拖延症。

不过,凡是得了它的人没有谁难以启齿的,甚至内心还生发出一种小确幸——就好像不得忧郁症不好意思说你是文化人,不嗑药不好意思说你是玩摇滚的。于是,拖延,总给人以事务缠身的纷杂感和随之而来的被整个世界需要的优越感。

既然拖延症让人这么有感,为何我们还要解决它?

因为拖延症是有严重的情绪危害的,总有一天你的小确幸会变成小不幸。包括春节假期过后你也许遭遇了“节后综合症”,工作得越发焦躁和无序,其实这也是拖延症的一个变种。

导读及精选书摘
友情提示:阅读原书建议按先左后右,从理论到实践

《拖延心理学》
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战胜拖延症》
作者:蒂莫西·A·皮切尔 / 保罗·曼森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导读思路:

1,区分耽搁、拖延、拖延症。

2,拖延症真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么?
3,如何解决拖延症?

区分耽搁、拖延、 拖延症

《战胜拖延症》的译文中用“耽搁”来代替拖延,并认为不是所有的耽搁都深深值得你自责,因为不是所有的耽搁都有风险演变成拖延症(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耽搁、拖延和拖延症还是有区别的!


1
   什么是“耽搁”?
有这样一个例子:Mary是一位职场女性,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每天总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她要把洗衣服、整理文件、带孩子……)并为此苦恼,Mary把自己界定为拖延症患者。然而,她也有困惑,一天之中那么多无法掌控的事情发生,究竟怎样才能把它们全部做完?虽然她计划周全,计划却总也赶不上变化,如小孩生病、托儿所突发情况及老公出差,这些总迫使她不得不调整计划,耽搁一些事情。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耽搁。我认为我们需要学会鉴别。有一些耽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明智的。我们在做项目时也可能决定先推迟一下行动,因为一开始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很多时候,适当地推迟一些事情,比冲动或者草率地做事要明智许多。——《战胜拖延症》

显然,Mary并不必为自己的状态过于担忧,她也没有得拖延症。


2

   什么是“拖延”?

“拖延”这个词,其实从词性上来讲是个中性词,没有褒或者贬的特殊色彩。拖延的意思就是把事情推迟,延缓,放到以后再做。——《拖延心理学》

真正的拖延是你可以推迟去做某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且为此感到苦恼不已。

——《拖延心理学》

拖延的人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信念。我宁愿别人说我懒,但是不愿意别人看到我还有弱点。——《拖延心理学》
   (漫画插图出自保罗·曼森)

拖延者的假设是,如果这件事情我做不好,就等于我没有能力,如果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就不值得人爱。这样的残酷假设链条让失败的后果成为灾难。

——《拖延心理学》

总之,拖延是对生活本身的无所适从。


3
  什么是“拖延症”?
其实,不管是在医学领域还是临床心理学领域,根本就没有拖延症这么一种疾病,美国DSM和中国CCMD标准都没有对拖延症进行定义,也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拖延症只是一个大众概念,是状态也是情绪,原来他的近亲可能是“懒惰”“懈怠”“萎靡”“消极”等等,总之就是中了蛊一样不想干事,能拖一天是一天。

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态度,还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战胜拖延症》
要理解拖延症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为何明明在最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却不情愿采取行动。——《战胜拖延症》

于是,拖延症有两个标准:

a. 不情愿采取行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b. 拖延行为影响做事效果

即便我们知道了符合a与b的拖延才叫拖延症,有时候我们依然会判断不清,因为这标准充满了主观判断。

有时我们认为对某件事的拖延是可以避免的,但其实它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常把不可避免的拖延当成了拖延症,而导致强烈内疚,其实大可不必。

开始内疚之前,你需要做的是确认你的状态是不是拖延症。究竟生活里哪些耽搁属于拖延。了解其中的差异,才是好的开始。

拖延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么?
研究调查证明,每个人都会拖延,如果大家都病了,这病还要治么?
   (漫画插图来自保罗·曼森)

每天耽搁一些看似微小、积久下来却重要的事情,也会在其他地方影响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退休储蓄,把今天的储蓄推到另一天很简单,但长期来看,这种拖延却让我们付出了代价。

——《战胜拖延症》

第一,由拖延引起的压力在很多方面都对我们的健康不利(比如,焦虑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第二,慢性拖延者会不必要地延误一些健康行为,比如锻炼、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这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更甚。

——《战胜拖延症》

因此,对于“拖延症是否要治”的问题,
答案是:yes!

如何解决拖延症?

1
细化目标意图

花点儿时间想一想你的目标是如何与你的价值、更大更长远的生活目标,或者做完必要工作的短期利益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增强目标意图中的重要一步。

——《战胜拖延症》


2
 承认预判错误,活在当下
当被“我们明天会更由心思做的”的想法诱导,想拖延一个眼下的意图(或者任务)时,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不,我的预测有问题,明天我还是不会有心思做的。”——《战胜拖延症》
虽然我们可能更期待在晴天时出去跑步或者骑车,但我们完全可以穿上雨具出门。事实上,成功的运动员天天都这样做。——《战胜拖延症》

总之,我们要弄清一个生而为人的主要问题,那就是“你无法预测你之后的情绪”,不要盲目乐观地认为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所以坚信你可以即刻开始行动!

3
  排除干扰

开始工作前,要确保你已经将这些潜在的干扰物扫清。这可能包括:关好门、关掉电话铃声、关闭手机、关闭社交工具(微信、微博、Facebook等),并且在你的工作区域内移除可能干扰你的东西(比如pad、游戏机、杂志等)。

——《战胜拖延症》


4
 意志力及周边
理智力就像肌肉,练一练总会有的!

做一些自我约束的小任务并且坚持下去。这样的任务可以简单到如刻意保持较佳站姿或者用你不习惯的另一只手吃饭。练习的关键是锻炼自律。

——《战胜拖延症》

睡眠和休息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恢复自控力和意志力。保证7-8小时睡眠!——《战胜拖延症》
不要降血糖,否则你的自律能力会变糟,带点水果(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放在手边恢复血糖含量。——《战胜拖延症》

5
 宽恕的力量
不要自责,很多人认为内疚和自我责备能让自己不再拖延,事实上,越内疚,会越让人躲避事情本身,愈加拖延。
我们发现对拖延的自我宽恕会导致将来更少的拖延。——《战胜拖延症》
你得罪了一个朋友(比如,打架或违背诺言),你不宽恕自己,你的朋友也没有宽恕你,那么你就可能逃避见他。拖延症是对自我的得罪,最终我们就会选择逃避与之相关的任务。——《战胜拖延症》

以上。
这两本书曾在九妹我的书架上落满了灰尘,想拿它们来治愈拖延症,结果是拖到今天才翻开看。还有救~
要么继续在拖延里挣扎,要么征服拖延,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愉悦~你如何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