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科物业:蜕变与共生【上篇】

 昵称30793809 2016-02-19

万物君按

2016年开始之际,《住宅与房地产》杂志记者李春云对万科物业首席执行官朱保全做了一期专访,聊过去、谈变革、望未来。

(此文刊登于《住宅与房地产》1月刊)


前记

做地产与物业管理媒体这十多年,惟一让记者有“不仅仅是企业,更是一个生物体”感觉的企业只有一个,那就是万科,而且此生物身上的清贵、偶像气质独一无二。


万科物业继承了母体的优良基因,更将母体尊崇的市场精神与“客户至上”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多年来,在物业行业中,万科物业几乎代表了最高的服务标准与价值追求,万科物业在业主中之口碑,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万科母体,因此才有了在业主呼喊自治的时代,万科物业服务的小区业主不想成立业委会而只想让万科物业做主的“奇事”出现。


这几年,万科物业在蜕变,在生长。思维在变,组织在变,产品在变,蓝图在变,颠覆、变革、创新,一切都在打破,一切都在重新建构。但惟一不变的,是已深入骨髓的万科物业对“客户至上”的虔诚信仰。这大概是万科物业无论处于行业任何发展阶段,都能引领超越的核心密码。


这一结论,是在记者与万科物业掌门——大宝(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物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朱保全,“大宝”为行业人对其昵称)深聊后得出的。

万科物业变革背景


在采访大宝之前,记者曾武断地认为,万科物业从2015年开始高调走市场,是因为地产面临压力加大,所以像不少地产名企一样,开始将战略偏移到了物业端口。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大宝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房产市场非常火爆的时期,万科集团管理层便提出了要对物业进行变革,而变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甩掉这个亏损的包袱。“当时的动作就是要把所有物业公司从地产下面剥离,并给出三年时间解决地产和物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账务关系。”但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变革刚刚启动的2008年,全球房产市场与中国房产市场均发生了大的逆转,物业公司究竟还要不要剥离,在万科内部还是出现了争议,但最终集团管理层态度坚决,坚持变革到底。“那轮变革启动请了一个五大行的高管,但经过两年时间,内部还是出现了一些不是特别顺的情况,后来才让我过来继续推动这个变革。”


大宝在万科集团已有多次临危受命的经历,在这次变革的关键时期,集团再次将其推到了前沿,集团看中的正是大宝协调、处理重要问题的能力与韧劲。




 “刚过来的时候,最好的也是我最要感谢的是组织已经拆分完成,属地的物业公司已经不归属地的地产公司管,而由新成立的物业事业部直管。但恰恰是我认为最好的一点,也是最不好的。因为一个成熟的组织运作久了,有惯性,有依赖,大家都不习惯新的管理架构,对于物业事业部究竟有没有能力做好管理与经营也存在质疑,物业系统内部各种反对的声音都有,大家情绪很不稳定。这是当时面临的困境。”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大宝上任后,却用了一个四两拨千金的动作,便化繁为简,化危为机了。


“我是20106月来的,7月开会的时候,我提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想法,叫品质带来价值。万科物业做得最好的就是服务品质,由此入手,大家容易接受而且容易出效果。实际上我还在这里埋了一个伏笔,提到了价值二字。过去大家只谈品质,却不考虑后续的东西,或者某种意义上历史上我们的客户关系,就是客户对物业的认同,价值更多体现在地产销售层面,但其实我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能够把价值未来体现在物业中。”


也许大宝太了解万科物业人的禀性了,他没有在机构变革的漩涡中打转,而是暂缓了组织变革,将大家的注意力成功牵引到了服务品质的背后。这一简单的“维稳”动作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支持,那一年集团年度客户调查指标出来,非常好的成绩,变革的质疑声就在客户的满意声中化解了。


随后几年中,大宝这个外来的和尚,逐渐由物业行业的局外人,开始正式进入角色。各式论坛、各类媒体,屡屡传出他对物业管理看法的金句,而且句句直戳要害。与此同时,大宝在万科物业内部展开了一系列的变革行动。


重新定义物业管理价值


大宝稳定局面后,开始梳理万科物业的收入结构,调整万科物业的经济指标。在原先万科物业的收入结构中,主要有两大块,一是与地产公司合作的后勤服务收入,一是社区的增值收入。大宝随后走了一步怪棋,对财务考核指标做出了重大调整——所有与地产公司相关的服务全部定位为副营业务,而曾经的副营业务社区增值服务,调整为和基础物业服务收入一样,归类成主营业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指标,叫做项目创造收入和项目创造利润,即从服务的终端客户(业主)获得的更可持续发展的收入,与从地产处获得的收入区分开来。


伴随这一重大调整,大宝开始重新布局社区业务。2011至2012这个阶段,万科物业开始投资社区配套,包括第五食堂、万物仓等;2012至2013万科物业又衍生出生活类产品的代理销售,旅游产品、保险产品的代理销售等。在2014年万科物业3.2个亿的利润中,主营业务利润达到了副营业务利润的1.76倍。


尽管从收入与利润层面看,万科物业的这些布局是成功的,但是,在万科物业的社区业务几经迭代后,大宝却敏感意识到,这些业务并非物业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到了2014年,大宝开始对社区业务再作调整,进一步向物业管理核心价值靠拢。此时,大宝已经对于物业管理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义。



回到本质,大宝认为,物业管理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对物的管理与对人的服务上。这也是物业公司存在的使命。对物的打理,就是要通过专业的管理来做好建筑物本体的维护,以及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万科物业在2013年开始强制各项目从物业管理开支里拿出不低于6%的比例用于设施设备的维护,此举对于只关注服务看得见的地方,而忽略看不见的地方的业主来说,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


“在万科物业管理的超过十年以上的老社区,有98.5%的项目二手房价格高于周边同年代同价格的对照小区。这说明,时间越长,物业管理在其中体现的价值越高。因此,大宝意识到,物业企业最应该做的,是和业主的资产以及时间做朋友,时间越久,优质的物业服务越能在业主的资产保值增值中得到真正认同,物业管理的价值也才能更好实现。


如何服务好客户,大宝有着很深的情怀。“我最欣赏也曾被感动到的,是马云退休演讲时的一句话,通过淘宝这种商业模式,人和人之间可以信任地做交易了。其实我也在思考物业管理行业40年再聚首的时候,我们这个行业最伟大的地方会在哪里?我们希望可以在邻里关系上有所作为。社区邻里关系的进步可能直接决定了这个社区的未来,我希望我们可以做到。”


传统物业管理的价值一般认为体现在了物业费上。但大宝却认为目前的物业费并不能反映物业管理的真正价值。他认为未来的物业费,不仅可以采用打赏机制,甚至可以与房价挂钩,也就是说,大宝希望未来可以以资产的价格来衡量物业工作的价值!



大家在谈百万、千万资产的时候,往往认为四万一平米就是便宜货,如果是十万一平米的房价,我们还要为物业费两三块、三五块纠结,这是不是很可笑?如果物业费与房价挂钩了,你就会发现,物业人一定自信了,因为他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保安站得直,而是能使这个小区房产价格比周边高。有人问我,如果房价跌了怎么办?答案很简单,资产的涨跌跟宏观经济有关系,但是,跌的时候你比别人慢一些,涨的时候你比别人快一些。这就是物业管理的价值。


如果真能实现大宝所言,定是行业之幸、物业人之幸了。


在大宝对物业管理的价值有了清醒认识后,当不少大牌物企都在忙着进军社区电子商务、养老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时候,大宝没有再为之所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围绕物业管理本身的产品打造上,他想要在社区创出一片全新的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