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荣德生,所幸梅园还在 图文:太湖梅子 说起来无锡人可能没有谁不知道荣德生,即便不知荣德生,也不可能不知道梅园。 无锡的民族工商业,荣家是个绕不去的话题。 从三只石磨磨面粉起家,从荣德生到荣毅仁,再到荣智健,荣家领军人物辈出。 多年前,荣家用自已家族的钱修建了梅园,作为给家乡的礼物。而时至今天,中国没有一个民营企业家为城市和公众留下类似的礼物,倒是普遍将巨额财富转移到国外。 办实业赚了钱,就要回馈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是荣德生一生的信念。荣家热衷于兴办教育,造桥修路,捐建图书馆。据说晚年的荣德生曾对同是无锡人的史学家钱穆说:“五十年后,无锡人记得我,也许就是那座长桥而已”。 事实上,每年梅花烂漫民众踏进梅园欣赏梅之高洁美丽之时,都记得梅园的主人是荣德生。 世间已无荣德生,所幸梅园还在。 每次去梅园,总是要看看那副左宗棠写在荣家厅堂的对联,这是荣氏的家训,据说李嘉诚先生也将这副对联挂在自已的办公室里:
春天从梅园开始。 年年赏梅年年都有新认识。今年听一位老师说:赏梅分为三个阶段,即“探梅”、“赏梅”和“邂梅”。 看梅花“将开未开”是“探梅”,探梅时节,梅花含苞待放,少量梅花俏放枝头,实属拍摄梅、画梅的最佳时节;看梅花的“花开全盛”是赏梅,此时梅花幽香扑鼻,花光乍吐,甚是美丽;看梅花的“花谢凋零”是邂梅;视梅花凋零的美为“邂梅”,也就是谢谢梅花给我们带来美丽的一季之意,此时大部分梅花逐渐凋零,而美人梅、杏梅、雪见车等梅花陆续开放,会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于梅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许是名中有梅,也许是独爱梅的冷艳,所以有闲时会常来梅园,冬探梅韵,春赏郁金香,夏品荷花,秋闻桂香。梅园,每一处景致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 春寒料峭,却因了阳光明媚而感觉不到,踏过缤纷零落的花瓣,置身花海之中,领略那飘渺浮动的幽香和疏影横斜的雅趣,陶醉其中,再一次的欣赏邂梅之韵。。。 盛开的梅花如婀娜多姿的仙女,悄然飘落在山岭坡间、园林径旁……别有韵致:有的娇羞欲语,脉脉含情;有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孩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 她们或仰、或倾、或倚、或思、或语、或舞、或倚戏秋风,或笑傲冰雪、或昂首远眺……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梅花的颜色最常见的有红、粉红、白色。特别喜欢朱砂梅的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 徐志摩诗《雪花的快乐》中有言:“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山前山后梅树成林,梅花已开到极致,满山盈谷,繁花灼灼,暗香四溢,弥漫千里,势若雪海吐出清雅幽香,邂梅,最后的香雪海! 作者介绍: 太湖梅子,居江南。爱尘世间一切细微之美好并用心记录,且行且摄,我写我心,愿欢喜。 欢迎关注太湖梅子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