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之“变”与“不变”

 默默的收割者 2016-02-20

记得苏轼在《赤壁赋》中说过:“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联想到中学语文教育:教材不断变化,方法层出不穷,理念日新月异,让人新奇兴奋的同时,也让一些语文教师感到惶恐无措。不知人人能说的母语,究竟该怎样教法?
在诸多变化面前,语文教师若想保持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就必须要考虑清楚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变”的究竟是什么?
“不变”是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工作因其内容而充满了生命气息,因其承载了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内蕴深厚,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萧善芗老师笔下的唐文治老先生于耄耋之年,在双目失明、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周一次为全校师生演讲并吟诵古诗文。“……《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以及唐宋散文,他都了如指掌,甚至连注疏都不差一字。解读文章时引经据典更是如数家珍。”老先生对语文教育的热忱和深厚的专业学养让人感动和敬佩。
“不变”还表现在教研能力上。语文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学者型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又能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很多教师视其为畏途,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教师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繁忙的工作中不忘阅读理论著作和语文方面的期刊,勤于钻研,勇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我感觉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感情的共鸣。”都是语文人,对语文教学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即便是学术性的文章,也时常会引起共鸣。这些共鸣会引发我们思考自己的教学。若能加以实践研究,不断总结成文,久而久之,教研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不变”的还有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虽因人而异,却也有一些共性。它需要语文老师做一个细心之人,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传统经典文本的教学往往会由于备课资料过于丰富而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要想教出新意教出火花非得有超强的教学机智不可。杂志“镜头”栏目就聚焦了很多中学一线语文老师对经典文本巧妙的教学角度,灵活多样的教学机智让人耳目一新。
语文教育因为是母语教育,因为“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孙绍振语),每一个会汉语的人都可以对其发表高见。它承载着太多的社会期待,接受着过多的审视目光。于是在不断的接受意见中,语文学科就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理念变、教材变、方法变、考试变……在这千变万化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保持头脑清醒,学会理性分析,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这不变的是就是执著热忱的乐业精神、广博精深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教科研能力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机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