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看到上海姑娘与江西小伙“一顿饭分手”的博文被挂在网上头条,起初并未当回事,感觉这些无聊的写手们又开始“炒作”了,因为它与一个月前发生在北京地铁内的“摆拍”故事情节不同但背后本质一样,根子都在中国存在的“地域歧视”上。没想到上海的“一顿饭分手”因谜底无法立刻破解而有人死揪住该问题死缠烂打,从初二一直闹到初五,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发文质疑该事件的真实性。上海的“一顿饭分手”与北京的“摆拍”,套路同样,都是要吸引围观者“吐口水”。假如挂在网上没有网友“喷”,那么它便会自然消失。然而,中国网民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发表议论,炮制者抓住了中国网民的这一特点,选择在春节各家都要团聚吃年夜饭之时,让貌似存在的“上海姑娘”将江西小伙家的“年夜饭桌”掀翻。 从网民围观之热情以及发表的多维度评论来看,他们均“信其有”而非“疑其无”。高速发展的中国,如今人员流动之规模、速度,前所未有,同时,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日益加大,它是中国面临的“痛点”,假如说上海姑娘“罢吃”、“逃离”是病兆的话,那么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才是病根。正因为这个问题易燃、易爆且燃点很低,因此这个春节的“团圆饭”被这顿莫须有的“农家饭”搅和得无法安静。 全中国、全上海、全江西,每天有无数男女开始交往,交往之后相互感觉不合适又分手,合与分,这样的事例多到不可胜数,同样,分合的缘由也因人而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古至今无人将其当回事,可这次上海姑娘宣告分手还要利用网络立刻公布,好事者随之跟进,利用其有视觉冲击力的年夜饭照片,夹叙夹议之余,还附上一个提问:“你怎么看?”明显是要诱导网民发言。 北京地铁内的“摆拍”,装扮北京人的演员态度蛮横,而扮演外地人角色的演员显得惨兮兮的,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但在网上发布的视频中“北京人”气势汹汹,一边骂,一边动手。外地人的怯弱反衬出北京人之骄横,让人感觉“皇城根”下的“北京人”欺人太甚。在网上放上这样一段视频,就是要制造“北京人欺负外地人”的效果,它明摆着要引诱全国老百姓骂北京人。 每当外国人攻击中国没有“人权”时,我们总能找到足够论据反击,可一旦当他们提起北、上、广存在户籍制而外国不限制本国人流动时,中国人总感到理屈词穷。这正是中国的“软肋”及“破绽”。“外地人”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纳了税,付出了青春与汗水,要么没钱买房,要么有钱买也遭遇限购,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而他们的下一代从上小学到大学都会遇到“不公平”,他们的处境就是“漂浮在北京”,享受权利时变成“二等公民”。故乡回不去,北京融不入,北京“摆拍”其实就是针对中国的这一“痛点”。 “摆拍”因策划者自己造假“不周密”而露马脚。“摆拍”视频被挂在网上后刚掀起波浪,紧接着就有旁观者提供证据说他们是一伙,他们在“自编自演”,“北京人欺负外地人”一事随即被证明是“摆拍”,以“造假者”出来公开道歉而“自我瓦解”,但其背后的真实动机并未被进一步追究。人想出名的方式很多,借助“地域歧视”这个“中国痛点”的自我辩解很难成立。 北京的“摆拍”刚结束,春节来了,“老问题”以“新形式”再次被挂上网。差异仅在“一顿饭分手”是一对男女恋人对决。江西小伙被上海姑娘打倒的原因,表面上是江西小伙家的一顿年夜饭,背后依然是“城乡差距”、“地域歧视”、“贫富差距”。 全民富裕是长远的“中国梦”,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人常被讥讽为“土豪”,他们欠缺“品味”。“土豪”们一方面遭受到“语言歧视”;然而在“非城勿扰”中他们总“被亮灯”。农村男或进城的农村男,他们或为看客,或只能待在聚光灯之外的黑暗中。 江西小伙与上海姑娘分手是失败版的“非城勿扰”。上海是青藏高原,无限地高;而中国农村则是黄土高原,相对地低,中国乃至世界也只有一个上海,但中国境内“落后的真实农村”比比皆是,尽管存在巨大落差,可上海姑娘还是对江西小伙“亮灯”,这让观众尖叫并使劲拍手鼓掌祝福。当这对新人成功牵手并走出“剧场”后,上海姑娘走进江西小伙家后发现不对,她开始反悔,她对江西小伙说再见,她接着重返舞台对观众说:对不起,我跟他分了,原因是他家的那顿饭,她拿出视频给观众看。刚才还跨越沟壑牵手同行的上海姑娘,一转身返回高地,她要将从低地中往上爬的江西小伙从身边踹开,这一无义言行是赤裸的“嫌贫爱富”,而她转身返回剧场并公布理由,就是要主动地招骂、找骂,这一“反转”是能诱发中国人之间“互黑”的最好题材。 与北京的“摆拍”手法同样,上海的“一顿饭分手”,先用一张农村昏暗饭桌上的年夜饭照片制造视觉冲击,再假“正宗上海姑娘”之口,文字上渲染江西农村的贫困与落后,接下来写博文者跟进,挂在网上诱导网民围观,任其互吐口水。 事后,“江西小伙”首次发声先“自责”,他不怪“上海姑娘”而怪社会;再次露面时开始对“上海姑娘”恶言攻击,他说上海姑娘长相属于“后百分之十”。我个人感觉这场大戏中的“正宗上海姑娘”及作为“新上海人”的“江西小伙”,或许为一个人,要么是一群人。之所以下这样的个人结论是因为,迄今为止的所有回答都在用“外围回答”刻意回避并遮掩事件发生的真实地点。北京的“摆拍”,放上网的仅是地铁中“北京人狂骂外地人”的一段,与上海的“一顿分手饭”一文中的“饭桌照片”类似。作为一个江西人,我最想知道这张饭桌究竟安放在江西的哪个旮旯角落里?“江西小伙”的妹妹、父母长什么模样?他们的居所在江西何处? “上海姑娘”,你乘的是这样的“类似拖拉机”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