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太行山前丘陵地带,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由中山古城、中山厝王陵、军事驻防城以及东北、西北、西南的中山墓区组成,是一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古都遗址,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中山古城是战国时重要的都城之一,其主体城址部分又称为灵寿城,自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到公元前26年赵灭中山,先后五位国君定都于中山古城,见证了中山国从复兴到鼎盛、再至灭亡的全部历史,也是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文化融合的重要见证。
古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出土了万余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其他珍贵文物,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史料。1988年,中山古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