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的价值

 优雅a 2016-02-20

知识的价值

胥英杰 原创 | 2016-02-12 19:43 |

永青学长最令我尊敬的地方,在于他永远不会停止思考的脚步和尝试的努力。他对于“知识社会”和“价值家”的提议和思考,引发了我对于这个话题的浮想。

知识的初始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是进化意义上的,人类活动的经验积累,被打上了遗传的烙印,于是人类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适应性与竞争能力。动物和植物同样具有进化意义上的积累,但它们无法形成“知识“,所以知识还有一种属性,那就是知识除了进化(本能)意义上的价值外,还能够创造并且促进传播,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加快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这才是真正地使得人类成为了人类,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物种。

对于人类来说,知识本身也是进化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知识不仅仅在不断地累积,还在于在其累积的过程中,其累积方式、人类的获取方式、应用方式以及产生效用都如同震荡效应,不断被强化和放大,从而促使人类的进化也在不断地加快,在数十万年间,不断地超越所有的生物和自己,从生存,到文明,再到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文明。

毫无疑问,知识是人类进化的加速度引擎,使人类终就成为地球的主宰。

知识直接培育了人类的文明。

人类的进化是跃动式的,而非一如既往的缓慢过程。文明的形成似乎经历了很长的阶段,但文明一旦形成,人类的巨大进步就呈现出了几何级数的变迁特征  直到今天,信息社会已经能够在数十年间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生存和繁衍方式。也许,进化的这种“浮动效应”还将加快。

进化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但一旦出现进化意义上的跃迁,总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让人类经历自我认知与对于未来的迷茫,从而引发跃迁过程中的激烈动荡。长久以来,地球曾经以灾难、迁徙以及种族间的残酷搏杀演出着一场场进化学意义上的鸿篇巨制。

拜知识所赐,人类没有因为进化而灭绝,而是总是可以因为进化而实现自我完善,获得更加强大的竞争能力,以及,更加文明的生存状态和进化方式。

在我看来,文明,应该是知识对于人类的最终价值。人来还应该认识到,文明不仅仅是人类进化的追求目标,文明本身就是一种进化中的有机体。文明本身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人类活动的集合和一般表现。这些活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归集和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知识逐渐显现出其 “异化”的迹象。

知识成就了文明,同时不断累积和不断变换着体系结构以及影响方式的知识也往往是正是人类文明的“映像”。文明的进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知识在概念上和性质上的不断演化。从进化之初,知识成为人类生存经验的积累,到知识成为奠定人类区别并屹立于众生之巅的基石,再到知识成为人类建立并巩固其文明的最有力的保障,以及,到了工业革命的时代,人类知识的累积及运用,已经让知识本身具备了有机体的特征,具备了自我完善和自我进化的能力 直到今天,人类的知识体系也正在发生着自在的“跃迁”,我们已经很难运用人类的个体“智慧”全面而精准地描述知识体系的全貌,以及内在的关联,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人类也许第一次感到,在知识面前,人类突然从“主动”,转换为“被动”角色,显得无所适从,我们只能任由它膨胀,且横冲直撞,且人类自己,也每时每刻都在无法遏制地参与制造更加迅速的膨胀效应。

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类正在经历一个文明进化为另一个文明的激烈跃迁和转折阶段。这个阶段最强烈的表现,并非技术的飞速发展  技术只是提供了实现跃迁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只是某种形式的一种表现和特征,除了技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观念  而是,知识相对于人类而言,其性质、表现以及作用方式都发生了“异化”,曾经长期作为人类文明最为显性的“资产”特征的知识,正在有成为人类需要小心应付的“另类资产”的趋势  它们可以造福于人类文明,也随时可以成为人类自身沉沦以及毁灭的最有力的器具。

在上帝面前,人类总是在试图更多以致彻底地主宰自己。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而非同类于虽然也在通过进化而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所有其他物种,就是因为,人类总是能够在进化的进程中实现相对于自身环境以及生态的更具有“统治”意义上的生存方式。“统治”的意义,也并非在于控制和奴役,而是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和生态的变化,更能以自身所不断进化的智能,去影响甚至改变环境和生态,所谓“创造性”,正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

更何况,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是人不仅具有更加高级的情感和意识,还具有将意识和情感高度社会化的独有能力。人类的社会化是人类文明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社会化导致人类拥有无可比拟且不断加强的生产力,社会化更是使得人类对于知识的驾驭远远地超然于所有物种。 人类不仅能够从活动和经验中积累知识,人类还能从抽象思维中建造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结构化和体系化的知识成为人类进化的最强劲的动力,知识的结构化和体系化也使人类的知识积累和膨胀不断获得加速。

甚至,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因为知识,已经具有了对于自然法则的影响力  如果有上帝的话,上帝也许是时候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使自然法则与人类进化中的天性建立某种妥协的策略。

我们也似乎在失去什么。

知识使人类变得十分强大,但强大的人类需要更加强大的工具,使得我们可以自如地驾驭不断加速产生的新发现与新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正应此运而勃然兴起。然而,仅仅20年的时间里,数字化和网络化生存环境的演进就已经超越了人类自实现群体属性之后的所有知识及文明成果的积累。20年信息社会的“爆炸效应”也激烈地冲击着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层面。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处在一个主要进化阶段的边缘。

人类的每一次进化都谈不上是主动的,对于环境的适应和控制能力几乎都出于本能,以及“上帝的拣选”,存在着巨大的偶然性。然而,每一次进化的结果,都是使得人类在自然界获得更加高级的统治地位,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王国。

而这一次的跃迁,我们似乎需要认真思考进化阶段完成后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地位。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以及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未来的可能性,应当让我们对人类的命运有所警醒:

人类因为知识变得无比强大,而知识也正在成为人类进化进程中的隐形主宰;

进化正在变得越来越快,人类所非常引以为傲的智慧似乎在捕捉进化的节奏和频率方面有些乏力,我们似乎对于自身的进化开始有所迷惑;

社会化本来是人类情感和意识的美好结果,和伴侣。如今,社会化似乎有掩盖甚至吞噬人类独立意识的迹象;

科技,这个人类进化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正在显露出某种独立的进化特征  它们似乎要脱离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建立一种并非从属于人类的独立属性。当人类试图挣脱上帝法则的时候,科技也正在想要挣脱人类赋予它的法则和属性定义,例如,使人类的意识成为其宿主,从而实现主动而独立于人类的进化。

在人类的进化进程中,知识一直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今天仍不例外。只是,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对于知识自由驾驭的终极目标,似乎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获取” 、“拥有” 和“运用”,一直是知识体系运转的最典型方式。在我们能够想象和观察到的背景和尺度下(包括意识范畴),知识永远都是因为这样一种运转方式而牢牢地掌握在人类的智慧中,从来都是仅仅为我们(人类)所用,而使人类永远成为文明的主宰,进而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我们信仰知识能提升人类的智慧,从而使人类能够主导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并且突破自性(和自然)的局限,在无限的宏观和微观尺度上不断发现和把握任何形式的存在。 

我们自信地认为知识是可以无限地被开发,并且被人类所利用的。我们还相信尽可能地制造并传播更多的信息符合知识的价值原则  当然更大的前提是我们相信不断突破的技术足以应对信息和知识爆炸所引发的负面效应。

但是,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原则,几乎从未发生变化  人类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傲慢而且自负的。并且这种傲慢和自负,并非基于充分的自信,而更多地是对于未知的恐惧和迷茫  越是恐惧源源不绝的未知,越是希望通过知识的帮助越过未知的边界,仿佛越过,就是终极的自由王国。

然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知识永远都是片面,而非全面的。在个体对于知识的把握能力在飞速提升的同时,知识体系也在飞速地膨胀,从而让每个个人的知识空间相对于日益膨胀的体系, 显得更加渺小。

我们似乎需要重新思考知识的价值。

数百年前,先哲们赋予了知识无与伦比的价值:知识是一种权力,它能使你在群体中居于十分优越的地位,让你(相对于其他个体)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在今天,事实似乎表明,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而言,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复杂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加迅捷和泛滥的知识传播, 并没有让人类获得更加广泛和深刻的自由  而同时,我们所处在的信息社会初期,由于知识的熵增效应而引发的困扰有增无减。

知识曾经几乎等同于智慧,那也许是因为知识带给人们神秘感。如今,神秘感消除了。对于知识的“除魅”引来的结果,一方面,知识日益成为市场化的交易品,获得轻易,成本低廉,且呈现资本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精英化和经典化的趋势,这意味着海量的知识(他们基本上由信息以及数据构成)环境下,大众更加难以辨析知识内容的真伪精芜,决定知识价值的,要么是形形色色的“精英”,要么就只能留给时间  直到沉淀为经典,才能出脱其真正的价值。

知识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也变得精细、复杂而且可运作,并因为知识的“资本化”趋势而使得价值判断的“人为”因素不断增长。知识的“价值悖谬”现象愈发显著,“劣币驱逐良币”的事件在知识的“市场”上随处可见。一旦知识从圣殿上步入尘埃间,精华与垃圾共同存在就成为不可避免。

我们曾经期待的知识体系的“完整”和新知的终结将是一个永远的伪命题。同时,知识也更加难以支持永恒真理的存在,我们所认知的“真理”,会不断地呈现出阶段性、动态性,以及由胜而衰的循环。

价值家的使命?

永青学长向我谈起他的“价值家”的设想,我深深地认同他对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于“知识社会”的深刻影响的观点  这直接地导致了知识迅速的市场化和资本化,也加速了知识的“除魅”进程  不仅在于获取意义上,也在于创建意义上  在知识无序地爆炸的同时,市场化的知识经济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通过微观(个体或者小众)层面上动态的有序化(例如知识服务),抵消知识的“熵增效应”。

另一方面,“价值家”的理念,能够推动对于文明价值的传播,而非简单地停留在知识价值的层面。文明意味着有序的平衡,意味着人类与知识之间的和谐关系。文明基于知识的有效的传播和应用,但文明也同样推动知识更有效的传播和应用。这应该成为“价值家”有别于任何一种信息平台的独特之处。

此外,在我看来,“价值家”的服务还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有效传播意义上  互联网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海量信息的有效而广泛的汇聚和流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基于虚拟世界的社会化和体系化的文化及经济活动。但这还不足以描绘“价值家”的使命。“价值家”不仅能够让无序膨胀中的知识实现微观而广泛的结构性和有序的流动性,更有机会让知识演化成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能力有机体,从而实现独立进化的知识文明  这样的文明不仅将造福人类,更有可能实现人类与自然以及超自然的真正和谐。

知识与人类同样地处在一个主要进化阶段的边缘。毫无疑问,也许在十数年间,也许在数十年间,也许在数百年间,知识的属性、体系和价值都将经历一次具有进化意义的重构。相对于人类历史长河,这将是一个激烈而迅疾的过程。唯有寻找到一种与这个激烈演进进程相呼应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我们才有机会得以在有生之年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以及生存的意义。

这也是我对于“价值家”,对于“知识社会”的美好憧憬和祝福。

2016212日,星期五

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