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的主题:运动和抑郁症的联系,小编不是空穴来风。熟悉小编风格的读者应该可以观察得出,小编每次为大家精心奉上的文章,灵感和题材都来自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生活经验。 大学时,由于盲目节食减肥和虚弱导致的缺乏运动,小编一度精神奔溃到抑郁症边缘!还好,还好饮食的调整和适度的运动又拯救了我,小编现在是开朗明亮活奔乱跳vegan辣妈一枚哦!小编今天献上这篇文章,特别拯救在职场中缺乏运动,又忙碌到情绪抑郁的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 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 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 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 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在中国, 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 15人里1人抑郁症, 而抑郁症识别率则仅为30%! 运动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历史: 应该庆幸,我们生于这个开发性思维的年代,因为有很多原有的固化思维和理念已被打破,例如素食和健康,运动和抑郁症的治疗。至少在80年代初,精神病学是在烟雾弥漫的咨询室治疗,全是关于精神方面,不包括身体和大脑。直到十年之后,20世纪90年代,运动开始被认识,可能有助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偶尔建议他们的病人进行更多的锻炼,也许是一周抽出一点时间跑会步,或者加入一个健身房。然而现在,随着一些重要的数据积累证明了运动的好处---(还有补充形式如瑜伽和坐禅冥想)--已经日益成为标准治疗的一部分。 从心理角度看,运动对抑郁症有何影响? 运动是一个相当好的抗抑郁剂,其效果接近SSRI(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抗抑郁剂。它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疗法。他可以帮助那些仅对SSRI药物部分改善的人得到更好的疗效,并且可以防止抑郁复发。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最主要的心理益处是增加了自信。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释放出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合物。内啡肽能与大脑的受体产生作用,能减少痛苦。 内啡肽还能使身体产生一种欣快感,类似吗啡的作用。例如,在跑步或锻炼后,通常有一种“欣快”的感觉。这种感觉,也通常被描述为“跑步者的愉悦感”,能够让人对生活乐观向上。 内啡肽是止痛剂,还是一种镇静剂。这种物质通过大脑、脊髓以及身体很多其他部位都能够产生,通过一种叫神经递质的脑元素传导。内啡肽的神经元受体和一些止痛药的是一样的。和吗啡不同的是,由身体生成的内啡肽造成的刺激不会让人上瘾。 坚持锻炼证明能够: · 减轻压力 · 避免焦虑感和抑郁感 · 提高自信 · 提升睡眠质量 锻炼还有下面额外的健康益处: · 增强心脏功能 · 增加能量 · 降低血压 · 增加肌肉力量 · 强健骨骼 · 减少脂肪堆积 · 让你身材匀称更健康 锻炼可以作为临床抑郁症的处方吗? 研究表明,运动是一种有效治疗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的方式,但没有被充分利用。通过运动获得完全抗抑郁效果需要运动达到很强的水平,每周四到五次,且需达到足够的时常,并要维持该运动强度和频率至少六个月。
有没有哪些种类的锻炼疗效最好? 几乎所有形式的锻炼都可以帮助减轻抑郁。下面是一些常见例子: · 脚踏车 · 跳舞 · 园艺 · 高尔夫(用步行而不是小车代步) · 家务,特别是扫地、拖地或吸地 · 适度慢跑 · 低强度有氧健身 · 网球 · 游泳 · 散步 · 院子里的工作,特别是割草或耙地 · 瑜伽 考虑到一个强有力的群体氛围对抑郁症患者比较重要,加入一个锻炼小组可能效果更好。或者你也可以与你的好朋友或对象之类的一起运动。这样就既可以得到身体的练习,又同时有着情绪方面的安抚,因为你心里知道他们可以支持你。 在开始锻炼之前我需要问我的医生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开始锻炼之前,不需要专门咨询医师。如果情况有些特殊,比如你已经有段时间没有锻炼了,或者年龄超过50,又或者有糖尿病或心脏病之类的健康疾病,那在开始锻炼之前还是咨询一下你的医生。 我该具体做什么运动呢? 在开始一段治疗抑郁症锻炼前,有些问题你应该考虑一下: · 我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 我喜欢小组活动还是单独活动? · 什么样的运动最合适我的时间表? · 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没有不太适合我的运动? · 我有什么样的目标?(例如,想减肥,想练肌肉,想更灵活,或者提升情绪)
需要多少运动才能得到抗抑郁效果?需要多久才能体现效果? 一般而言,多运动要比少运动好:例如在最近TREAD上的研究,锻炼被用作增强抗抑郁药物,2种不同的的锻炼组,一组是16千卡每周(KKW),另一组是4kkw,锻炼持续12周。“16KKW的量被选为建议基础量,需要步行在≈4.0英里每小时,每周210分钟。4-KKW的量相当于3.0英里每小时,每周约75分钟,反映了标准的最小活动量。” 在高强度锻炼的条件下,28%的人在3个月后他们的抑郁症得到了缓解,相比于15%低强度锻炼条件下的人。目前相似研究显示,更高强度锻炼(17 KKW 对 7 KKW)与更好的抗抑郁反应有关。 该运动多大的强度? 一般来讲目标是心率达到220减去的年龄的60%到80%,因此目标心率是以年龄为基础的。 年龄(岁) 目标心率(每分钟跳动的次数,BPM) 30 114-162 40 108-153 50 102-145 60 96-136 另一种评估运动强度的方法被称作RPE,Borg 自感劳累分级测量的简称。这个测量的范围是从6到20,6的评级是在完全休息时,20是曾经做过的最大程度的运动。基本上,在RPE方法下,不是为了测量心率,而是评估运动的努力程度。 RPE的范围是从6(休息时)到20(最大程度锻炼)。这些数字,增大乘10,是接近在该种水平下锻炼的心率。例如,如果运动水平是12时,心率大概接近120次每分钟。
少量运动比不做强么? 显然是这样的。有证据表明少量的锻炼对抑郁有积极的作用。当然每周3-5次每次锻炼45分-1小时可以获得运动的最佳效果,锻炼量低于当前建议也许仍然对那些大部分的抑郁患者有好处。因此建议即使没有时间体力做足够的锻炼,也至少参加一些运动。 如果刚开始锻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刚开始锻炼计划的时候,你的计划最好有规律,并且容易遵循。当你觉得日常计划已经很容易了,之后可以再变化一下锻炼时间和内容。 下面是一些帮助你起步的小贴士: · 选你喜欢的运动。运动就是要快乐。 · 把锻炼计划放在你的时间表里面。如果需要提示,就写在你的日历上。 · 多样性可以增加趣味。时常改变一下运动的内容,防止时间长了只做一项运动而感觉枯燥。可以看看附近的健身房或社区里面的运动项目作为参考。 · 别因为运动破产了。一般不要去购买健身房会员卡,或者是昂贵的运动器材,除非你真是经常要用。 · 坚持。坚持规律运动,慢慢地运动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帮你减轻抑郁。 如果锻炼有疼痛怎么办? 千万不要忽视疼痛。如果坐视不理,疼痛会给关节带来压力和损伤。 如果锻炼几个小时后还是觉得疼,那很有可能你透支了。这时候你就需要把锻炼的难度降低。如果疼痛感还持续,甚至更严重了,或者你觉得伤到了,就需要联系你的医生了。 如果你不能有规律的参加运动或锻炼,你也可以试试其他提升情绪的方法。研究证明冥想和按摩也可以刺激内啡肽分泌,从而达到放松和提高情绪的目的。
其他一些建议? 自然环境中锻炼要比室内能获得个多的好处。所以,要在森林中奔跑而不是在无窗的健身房。 清晨在外面走走:阳光本身就有最显著抗抑郁效应。 在时间上,你也可以尝试选择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如:家务,瑜伽;这样就不必将时间分割成许多碎片,强迫式地完成运动目标,得到锻炼的同时不增加心理负担。
在中国, 15人中就有1位是抑郁症患者, 在识别率仅仅为30%的今天, 你身边的这位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症状, 多多运动总是有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