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北的城市是位于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那里的温度常年处于零摄氏度以下,食物需要提前2年订购。不仅如此,那里的人民住的房子会常年结满冰,寿命比正常人少十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诺里尔斯克(Norilsk)是地球上最北边最大的城市,在北极圈以北250英里(约合420千米),有约17万居民。这里平均气温零下10度,每年寒冷期约有280天,超过130天暴风雪肆虐。 诺里尔斯克几乎与外界世界隔绝,除了天气稍暖、河水能够流动的时候以外,飞机成了连接这个极寒城市和外界世界的唯一一种交通工具。
这座城市的镍、铜、钯储量全球首屈一指。这也是这座城市居民甘愿忍受这种极端天气的唯一理由。1935年,西伯利亚政府决定开拓这片资源丰饶的土地。此后的20年里,先后有超过50万名狱卒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建设。许多人因此丢了性命。 诺利尔斯克气候极度严寒,每年有长达两个月的极夜,整座城市都见不到太阳。终日的寒风、灰蒙蒙的天空,阳光对这里的居民而言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然而,即使是在有阳光的时候,人们也很难找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来一场放松心情的“阳光浴”。多数时候,人们都只能像图中这名男子一样将就地享受这奢侈的阳光。 部分建筑结冰后被永久弃置。 由于气温实在太低,冬天时,儿童只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获准允许到室外行走。 诺利尔斯克政府专门为儿童建立了活动中心,以便这里的儿童能像其他地方的儿童一样进行一些正常的娱乐活动,比如溜冰、跑步、骑车等等。 诺利尔斯克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的大本营。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每年产出的镍和钯分别占这两种金属全球产量的17%和41%。如今,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对俄罗斯GDP增长的贡献占到了2个百分点。 发达的矿业总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诺利尔斯克被评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一。每年,这里的采矿工厂都会向大气中排放多达200万加仑(约合757万升)的污染气体。 这些地下矿场全年365天无休。工人们连续工作三天可以休息一天。 俄罗斯摄影师Slava Stepanov到访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工业城市诺里尔斯克,纪录这个看起来很像玩具积木,却又有着残酷真相的城市。 这里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人口约有17万,是一个几乎与世界隔绝、以铁路为主的地方。 要离开诺里尔斯克的唯一办法,就是乘2,000公里车到叶尼塞河或坐飞机。但由于当地天气恶劣,航班可延迟长达两个星期。 建筑物都一式一样而且色彩缤纷,看起来就像模型一样。 在1935年建立时,诺里尔斯克是一个奴隶劳动营,后来因为发现了世上最大的镍矿床,完全成为一个采矿与冶炼城市。当时的工人被迫在不人道的条件下,于严寒的工作营中工作。 50万名劳动者,其中有超过18,000人死于寒冷和饥饿。而活下来的人,在斯大林主义结束、得到自由后,就继续留在诺里尔斯克发展工业和生活。 市中心,酒店、购物中心、体育及娱乐中心都在这里。 这里的环境极其恶劣,城市位于长年冻土区,冬天温度下降到零下30 度。 十一月至一月完全没有太阳。夏季则有极昼(太阳不会下山)气温平均摄氏20 度,却不足以完全融化积雪。 另一个最大问题是污染:每年有400吨铜、铅、镉、镍、砷、硫等有毒化学品释放到空气中。 酸雨覆盖四围、雪也是黑色、黄色的,土壤完全受污染,方圆20英里没有植物能正常生长,就算有浆果或蘑菇生长,也具有高毒性。 工人的平均寿命,与俄罗斯全国平均数字比较,足足缩短十年。 居民很多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癌症、血液相关或者皮肤病。 只有4 %健康的的成年人。也因为这里物业价值太低,就算卖屋,也没办法搬到其他地区生活。 这里的工人过着与世隔绝生活,食物还需要提前2年买。 在这里工作的矿工每天通常要工作12小时。然而,这里的生活也并非全部由工作组成,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娱乐方式,比如摇滚咖啡馆、强大的联网设施以及健身房。乒乓球、电视和台球桌等应有尽有,以方便工人们放松和发泄工作压力 很多食物补给都要提前2年预定,然后通过350多公里的冰路送到矿场中。由于这里的天气十分极端,每年只有1月到4月之间,道路可供通行。 这个金矿是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 营地的厨师需要连续工作6周,然后才能返回家中休息4周。 这些工人每天要在这座偏远金矿工作12小时,很多人喜欢打乒乓球。 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金矿包括祈祷室,这里也有足够的食物供给。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工人们每天也会抽出一点时间来放松。 这个资源丰富的矿场甚至有试验水培温室,每天可为饥饿的工人提供25公斤新鲜沙拉。 在这个俄罗斯偏远地区,常年温度都在零度以下。 库波尔金矿中有完善的网络,工人们可以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