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 ![]() 2015/12/22 九九歌 民间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母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垫”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 三九养生 冬至,迎来进补好时机。营养专家提示说,冬令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冬至后的“一九”到“三九”期间。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 冬至是自然界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冬至期间进补可扶正固本,萌育元气,增强抵抗力,有效预防流行性疾病。 ![]() 冬补方法 根据“冬主藏闭”、冬藏精的自然规律,冬令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冬至后的“一九”到“三九”期间。冬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冬补的药物有人参、阿胶、鹿茸等。人参补气,对气虚、体弱、四肢无力、过度疲劳的人最为合适。阿胶是滋阴补血的良药。但“补药不如食补”。 专家提醒,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因为羊肉、鸡肉性温热,具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的功能;阴阳俱虚的人,以牛骨髓、蛤蟆油等进补,可起到壮阳滋阴的作用;偏于阴虚的人可补鸭肉、鹅肉,因为二者性味甘平、补虚益气。此外,龟、藕、木耳、鱼、豆制品等都是此时进补的佳品。 ![]() 特别注意 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天气寒冷,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 对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往往会病情加重,中风患者也会增多。因此。老年人的居室要采取防寒保暖的措施,应及时添加暖和柔软的衣服、被褥。同时,要多吃些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使体内多产生一些热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