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

 唯我英才 2016-02-21

向敬之

1906年春,“鉴湖女侠”秋瑾从日本回国开展革命活动,入浙江南浔浔溪女学任教,与校长、女诗人徐自华结为盟姊妹。9月的一天,秋、徐约去游西湖。秋瑾手指西泠桥方向,说:“身入革命门,总有牺牲者,若能葬身那里,坟邻岳王墓,为福多矣!有朝一日为革命捐躯后,就请为我成全。”徐答:“定然遵办。我若死于革命,也埋葬于此!”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1907年7月6日,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学生军起义失败。受徐弟徐伟供词牵连,秋瑾被捕,数日后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这位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彪炳青史。然其遗骸,却因种种原因,在此后74年有“十葬”的曲折。

始葬: 1907年7月15日,绍兴卧龙山西北麓

安庆起义前一月,鉴于经费欠缺,秋瑾赶去徐自华家里磋商。徐当场拔簪摘珥,将首饰和所有积蓄约合黄金30两,交与秋瑾。分手时,秋说:“举义在即,凶吉难料,已作牺牲之准备,埋骨西泠之约,千万不可失信。”徐答:“果若牺牲,定使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徐自华

起义事败,浙江巡抚张曾敫得安徽方面的通报,知秋瑾为徐锡麟的同党,令绍兴知府贵福捉拿。同志劝秋瑾离校躲避,她拒绝说:“我是革命党首领,岂可惜己一命而临难逃脱?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此后虽有对抗,但寡不敌众,秋瑾遇害。

贵福杀害秋瑾后,暴尸街口,以儆效尤,后由地保通知秋家收尸。

秋家人害怕株连,不敢轻往,后由几个当地仗义的士绅出面,雇了一个鞋匠缝合了秋瑾身首异处的尸体。

大通学堂的洗衣女工,平时受秋瑾善待,不顾安危,深夜里用席子将秋瑾遗体包裹,送往善堂。善堂施舍薄棺一具,草草装盛后,雇了小工抬到郊外府山(卧龙山)北麓,掩埋于星罗棋布荒冢群中。

首迁:1907年10月,暂厝绍兴常禧门外严家潭

秋瑾牺牲后,秋瑾大哥秋誉章,请知情人引路,来到卧龙山麓,找到秋瑾坟墓。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绍兴秋瑾故居里的秋瑾蜡像

秋誉章认为秋家世代为官,祖、父两代都做到了地级市长,算是高干家庭,当请风水先生卜穴,择一黄道吉日,把秋瑾的灵柩葬于祖坟之侧。

于是,秋誉章以重金雇夫役数人,把秋瑾的灵柩偷偷移到常禧门外严家潭殡舍,暂时存放一段时间。

殡舍老板闻是被砍了头的革命党人,不肯收留。

秋誉章无奈只得在大校场近旁的乱坟堆中,择地暂放秋瑾的灵柩。

二迁:1908年2月,迁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

东南舆论界,特别是上海进步报刊,一致谴责张曾敫、贵福炮制黑案,残害秋瑾等大通学堂师生。有革命党人放言,要刺杀狗官,为秋瑾报仇。两人惶惶然不可终日,自请调离。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张曾敫书法

徐自华决定趁此机会兑现前约, “欲觅西湖干净土,为卿三尺造孤坟”。她给另一个盟姊妹吴芝瑛写信,相约安葬秋瑾,成全秋瑾“埋骨西泠”的遗愿。吴芝瑛复信:“今闻秋女士之死,一棺厝野,家属畏罗织,不敢营葬,日炙雨淋,将有暴露遗骸之惨,芝瑛窃痛之,行将力疾赴山阴,为之营葬。”

徐自华专程赴沪与吴芝瑛商量营葬事宜。不意事故多变,还没见面,徐家中女儿病危,促迅疾返回。徐只好托妹妹蕴华代表自己与吴芝瑛商量葬事:由吴芝瑛出资大洋200块,购买墓地及建造秋墓;徐自华则负责选定墓址及营葬。

徐自华爱女不幸夭折。她葬女甫毕,就冒着风雪赶到绍兴,会晤秋誉章,道明来意,一同前往杭州物色墓地,在孤山胜景西泠桥堍,购得土地一方。吴芝瑛因病难以远行,委托丈夫廉泉南去杭城,购买砖石,雇请工匠,督造秋墓,择期安葬。

秋墓前立有墓碑一方,碑文是吴芝瑛抱病书写的“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史称“十字碑”。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徐自华撰写《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介绍秋瑾革命生平。另有一段文字云:“石门徐自华,哀其狱之冤,痛其遇之酷,悼其年之不永,憾其志之不终,为约桐城吴女士芝瑛,卜地西泠桥畔,葬焉。用表其墓,以告后世,俾知莫须有事,固非徒南宋为然,而尚想其烈,或将俯仰徘徊,至流涕不忍去,例与岳王坟同不朽云。石门著名石刻家胡菊龄,精心凿雕了墓碑墓表。”

十字碑文、墓表、碑刻,被誉为“秋墓三绝”。

三迁:1908年12月1日,迁回绍兴城外严家潭

1908年秋,清廷御史常徽来杭城,信步西泠桥畔,无意中发现秋瑾的坟墓,勃然大怒。回京师后,常徽立即《奏请平秋墓片》:“秋瑾正法后,乃有吴芝瑛、徐自华为之收葬,几与岳武穆、于忠肃并峙。似此目无法纪,请饬浙抚将秋墓平毁,严拿吴、徐惩办。”朝廷准奏,令新任浙江巡抚增韫办理。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吴芝瑛

大祸迫在眉睫。徐、吴利用各自的特殊关系保全秋瑾灵榇,也为自己逢凶化吉。

老奸其滑的增韫鉴于张曾敫、贵福都因秋瑾案不安其位的教训,行事十分谨慎,既想把这件事办得不激怒于浙人,又不能违背朝廷的旨意,要刀切豆腐两面光。他和几个师爷反复商量,终于拿出了一个办法。增韫悄悄派人找到时任黑龙扛提法使的秋瑾的堂叔秋桐豫,让其劝说躲在他家的秋誉章速回杭州,主动提出将秋坟迁葬。

御史,增韫传话:“秋墓削平不可更改,棺材可由秋氏家人取去,不许再葬杭城;对徐自华、吴芝瑛网开一面,不予查究。”

秋誉章以家属出面呈文增韫,请求把秋瑾墓迁回绍兴原籍。增韫批准。

不日,秋誉章雇人挖取秋瑾灵柩运往绍兴,仍然暂停严家潭殡舍。

四迁:1909年秋,远迁湘潭昭山,与王廷钧合葬

1909年初,秋誉章得悉王廷钧病故,思量再三,准备前往湘潭,与王家商量,将秋瑾棺木运湘,与王合葬。

秋家大哥声泪俱下。王母感念秋瑾为王家生儿育女,点头答应,嘱孙子王沅德迎还母亲灵榇。

1909年11月,王沅德到绍兴,伴秋瑾灵榇启程,经上海、江苏、福建、江西,入湖南,水陆辗转历时20多天到达湘潭,与王廷钧合葬在离昭山10里处的石坝子墓地。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秋誉章赴湘前,曾征询徐自华、吴芝瑛的意见。徐、吴无奈,勉强赞同,暂且委屈秋女士在天之灵了,且待革命成功时,再把灵榇迎还西泠!

五迁:1912年夏,长沙建专祠,议迁葬岳麓山

湖南女杰唐群英既是秋瑾的知心朋友,也是同志加亲戚。湖南独立后,唐群英与张汉英,面告都督谭延闿说:“革命如果成功,当为秋瑾表扬,不但要为她建立专祠,还要让专祠成为继承秋瑾遗志之地,同时要让专祠成为湖南妇女组织的驻地和聚会地。”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谭延闿

谭延闿下令,同盟会员周震麟、盛时、唐支厦等组织追悼会筹备处。同时将当年力促浙江巡抚杀秋瑾、时任浙江候补道的陈国栋之父陈湜筑在长沙城内黄泥街的陈家花园,没收,充当秋瑾烈士专祠,送秋瑾的遗像入祠供奉。

1912年7月19日,秋瑾灵位入主陈家花园,省会各界集会秋瑾祠,举行追悼秋瑾大会。报纸记载:“秋女士夫家王姓,主建祠之事,并迎神追悼,热闹参加者,非独军政警界,而人民男女,亦空巷相趋”。

同时,湖南革命党人得知秋瑾遗骨被草草安葬在昭山,特别是安葬的波折后,感概很多。于是一场在岳麓山安葬秋瑾的活动在民间酝酿着。

六迁:1913年秋,还葬杭州西泠桥西侧原葬处

中华民国建立后,徐自华又开始了实现秋瑾“埋骨西泠”遗愿的行动。就在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开国的当天,她就以同盟会会员的名义,发布《西泠重兴秋社并建风雨亭启事》,还致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请予支持。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3月1日,徐自华呈文浙江省议会,提议:“秋墓被清廷平毁后,灵榇移往湖南,与烈士生前意愿相违,应迎归秋瑾灵榇,还葬西泠。”这一提议得到浙江军政府及各界响应。浙江省议会议决:在原墓址建造风雨亭,亭西边重建秋墓,没收建在附近镇压太平天国时的湘军将领刘典的祠堂,祠产拨归秋社,改建为鉴湖女侠祠。

秋社社员褚辅成主持浙江民政,致电湖南都督谭延闿:“敝省议会议决恭迎鉴湖女侠秋瑾柩归葬西湖,并建专祠奉祠。即日派人到湘接洽,乞转湘潭十八总义源当秋侠之子王沅德为盼。”

几天后,湖南复电:“秋侠灵柩将留湘上,并由其子委托秋彦璜君赉遗像、衫裙还浙,于西泠故址建筑衣冠冢。”原来,浙江的提议遭到王家反对,只同意把秋瑾的衣衫、遗像还浙建衣冠冢。湖南的理由也很充分:西湖与岳麓并称名胜,似不以属浙属湘为之畛域,葬于湖南,于山川可以生色,于秋瑾儿女家祭亦较便利。

徐自华、陈去病据理力争:烈士牺牲于浙江,安葬西泠与岳武穆为邻,本系烈士生前之愿望,曾再三嘱托我等为之实践,故以秋女士灵榇迁还西泠为宜。

浙、湘两省电文交驰,争论不休,双方相持不下,一时陷入僵局。秋瑾殉国5周年纪念日,两省都举行了各有1000多人参加的隆重悼念活动。新闻媒体报道,湘、浙两省争灵,引起各界关注。双方各执一词,难以达成一致,只得上报中华民国总统府裁定。

1912年9月间,北京下达复文:许秋社同人迁葬秋瑾灵榇,并命湖南方面将秋烈士遗榇交出,并护送到浙。

谭延闿只好表示同意,专门下批文:“秋女烈士为国致命,薄海同钦,安葬西湖,极为允当。该氏因骨肉至亲,移葬家山,于情理亦属相合;今以秋侠为革命巨子、世界公人,不敢一家私有,已许秋社同人迁葬,深明公理,良堪嘉尚。仰即将秋烈土遗榇交出,以便护送到浙。”

不料秋瑾之子王沅德拒绝执行,复信谭延闿申述理由,大意谓:前奉祖母之命迎榇还乡,以尽人子之责,至今已三年,而今忽而东迁,使合葬双亲变分葬两地;又烈士子女本在湘潭,既欠人理,又失孝道。

秋社社员陈去病是南社发起人之一,与湖南方面文化界人士比较熟悉。徐自华请他速去湖南,会同秋理再行交涉。陈去病和秋瑾妹妹秋理一起多方游说,湖南与秋瑾熟悉的一些同盟会员王时泽等人也帮助劝说,王沅德终于同意将其母遗骸归葬西湖。

12月8日上午,孙中山由徐自华、吴芝瑛、陈其美等陪同,自上海到杭州,谈到秋瑾时,不胜悲怆地说:“可痛者,最好的同志秋女侠一瞑不视。兄弟此来,固不仅展览西湖风景,亦将一施凭吊。”次日,孙中山至秋社祭悼秋瑾,摄影留念,书写了“巾帼英雄”匾额,又致挽联一副:江户识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13年春,西泠桥畔万绿丛中,风格独异的秋瑾新墓落成。墓形呈六角形,中空置墓碑一方,六面有门可窥,墓顶矗立秋瑾高大石像,墓前置有石祭台一张。秋墓的建造及格式,本是经浙江都督兼民政长朱瑞核准了的。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

然,此时的朱瑞已投靠袁世凯,遵照袁驻浙代表的指令,命将秋墓削低5尺,并撤去墓顶上的石像。

徐自华奋起抗争,散发传单斥责朱瑞出尔反尔。朱瑞恼羞成怒,扬言要撤销她的营葬事务所主任。孙中山得悉后,力劝徐自华暂作忍耐,以免无谓牺牲。徐自华听从劝说,变墓顶上的石像为一把直刺青天的利剑。

秋瑾遇难6周年之际的六月初六,秋社同人将秋瑾灵榇从秋社移出,安葬在西泠桥畔的新墓中,继而在绍兴建造风雨亭、纪念亭。

1939年阳春三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视察浙东,到绍兴后至秋瑾就义处的轩亭口纪念亭凭吊,援笔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七迁:1964年,迁葬杭州西湖鸡笼山

1956年11月,秋瑾墓被国务院明文公布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受岁时祭悼。

然而好景不长,1964年强调阶级成分,有人说“不能再让死人占据美丽的西湖”。女侠的遗骨被装进陶罐,迁葬去了鸡笼山。

八迁:1965年初,由鸡笼山迁回西泠桥原葬处

鸡笼山属西湖边陲处,冷冷清清,连不少杭州人也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在何处。

1965年初,周恩来总理得知情况后出面干预,秋瑾墓由鸡笼山迁回西泠桥原葬处,改为圆丘墓,墓表石刻冯玉祥将军早先题联:丹心已结平权果;碧血常开革命花。

九迁:1966年文革动乱发生,墓被拆除,遗骸再葬于杭州鸡笼山

“文革”劫难,秋瑾的坟墓未能幸免,墓园被拆除,陵墓被平毁,遗骨被再次迁移鸡笼山。

十迁:198110月,还葬于西湖孤山西北麓,西泠桥南堍

1980年1月28日,秋瑾的孙女王玉琳、王家梁写信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谓祖母陵墓被毁,遗骨不知去向。

邓颖超指示有关部门,设法寻找秋瑾遗骨。浙江省与杭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着手进行。几经辗转,文管人员在棕桐树林一株翠柏下挖出一只陶罐,里面装着骨殖。文物部门将尸骨拼接,确定是女性。秋瑾遇害时是被斩首的,检验颈部骨骼,刀痕明显。经专家鉴定,遗骨属秋瑾无疑。

“一代女魂”秋瑾死后,遗骸为何74年被一葬十迁?经杭州市政府规划,在西泠桥畔重新建造秋瑾墓,墓茔以花岗岩筑砌,呈方座状。墓顶设汉白玉雕像。正面嵌一小长方大理石,上刻孙中山先生所题“巾帼英雄”四字,墓背面为徐自华撰、吴芝瑛书、胡菊龄镌刻之“三绝”墓表原石。

1981年9月,“鉴湖女侠”的遗骸,历经十番劫波,辗转七十余年,最终魂归她生前寄望的西泠桥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