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昂贵的天然牛黄,可遇不可求!

 负鹏载舟 2016-02-22

昂贵的天然牛黄,可遇不可求!

网易论坛   尘缘非




昂贵的天然牛黄,可遇不可求!

×陈怨蜚×







说到牛黄,你可能未必陌生,因为牛黄解毒片,这是众所周知的,相信很多人都服用过此药,但若问你,牛黄为何物?它从何而来?你就未必知道了。







这其中的学问可多着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在目前我国4500种中成药中,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200吨左右。




牛黄有“真牛黄”(即“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以及“假牛黄”之说。



详见如下的一篇科普知识资料:

【分辨真假牛黄的7种方法】

(来源:39健康网)

目前市场上进口和国产牛黄都不乏假货,且其炮制手段也很高明,使牛黄的真伪辨别发生困难。已知的就有伪制、假代、掺伪等多种形式。以下介绍性状识别和鉴别法。




牛黄系黄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结石和肝管结石),习称“天然牛黄”。胆囊结石俗名“蛋黄”。杀牛时注意检查胆囊,发现硬块时,滤去胆汁,取出即为毛牛黄,去净附着物,干燥即成,切忌风吹日晒,以免破裂。

牛黄为传统的名贵中药,其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定惊开窍、清心安神等功能,主治热病发狂,神志不清,癫痫惊风等症。以牛黄配成的中药已达120多种,例如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至宝丹和六神丸等,牛黄的药用价值已被世界所公认。

因为牛黄药用广泛,药源匮乏,其价格不断上涨,国产牛黄供不应求,我国还需进口牛黄。牛黄在国际上是视为“无价之宝”,价格远远高于黄金,可代替外汇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使用。为满足需要,1972年后我国制定了法定的"人工牛黄"配方,按照“天然牛黄”已知成分配制,但实际效用不如天然牛黄好。近年采用“植入培育法”人工培育牛黄,即用植入牛黄晶核或塑料框等方法在各种牛(包括水牛和奶牛)胆内人工培育牛黄,其培育速度较快,但有效成分较少,药效较差,故加强鉴别是必要的。

目前市场上进口和国产牛黄都不乏假货,且其炮制手段也很高明,使牛黄的真伪辨别发生困难。已知的就有伪制、假代、掺伪等多种形式。以下介绍性状识别和鉴别法。

一、伪制品:模仿天然牛黄的味甘、色黄,有层纹和有小白点等性状特征,以味苦色黄的植物类中药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和姜黄粉等为主料,辅以蛋黄、淀粉等,以牛胆汁、鸡蛋清调合,用皮胶和树脂等粘和成不定形假货。有的则以上述粉末,胶水等逐层粘合滚制,精心雕琢而成,并使之具有层纹和小白点,外观性状颇能以假乱真。

二、假代牛黄:则以其它动物的结石假冒,代替牛黄,如骆驼胆石、猪胆石、鸵鸟胆石等。我国常见以猪胆石“猪黄”假代牛黄,而南亚和西非国家以“猪黄”为名贵药材。人体胆结石来源较广,可用于制备“胆红素”(人工合成牛黄主要成分)和其他生物制品,部分还可望代替牛黄,但药效远不如天然牛黄。

三、掺伪品:将完整的牛黄置于浓葡萄糖中浸渍若干昼夜,取出凉干,再用白线缠绕。如此掺伪,既不破坏牛黄的个体完整性,又基本保持其性状特征,但能使牛黄重量大增而牟取暴利,但药效明显下降。

四、“蛋黄”(天然牛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如鸡蛋。外表常为棕黄色,光滑细腻,少数粗糙或有裂隙。有的外表有一层黑色,较光亮而稍硬,习称“挂乌金衣”,此为上品。体轻,质松脆易碎,断面黄色,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色深浅相间而重迭,在两层间有微小白点,层间易剥离。气清香,味先微苦而后微甜,入口芳香清凉,嚼之不粘牙,可缓慢溶化,并能将舌和唾液染成黄色。取牛黄粉末少许,用水溶化后涂在指甲上则被染成黄色,经久不退,习称“挂甲”。牛黄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品。

五、“管黄”和“肝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有横曲纹,因形如竹节,俗称“竹节黄”。外表红棕或棕褐色,有龟裂纹和小突点,常附有干燥后的皮膜(即胆管皮膜)。断面有较少的圈状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六、人工(合成)牛黄:为土黄色疏松粉末,也有制成不规则的球形或方形的。质较松,气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后苦(而天然品相反),水溶液也能“挂甲”。与天然牛黄之主要区别:多为粉末状;块状者断面无明显的层纹;里外层颜色无区别;入口无清凉感。

七、植入培育牛黄:外观性状与天然牛黄极为类似,但仔细观察,表面色泽较浅,无“挂乌金衣”;断面的环状层纹疏松,层与层之间极易剥离,中央可见明显的植入的牛黄晶核或塑料框架。







另据相关资料介绍:

1.天然牛黄是牛科动物干燥的胆结石,多呈卵形,类球形或三角形,直径1~3厘米。表面金黄至棕黄,深浅不一,质较细腻而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体轻,质松脆,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细腻的同心层纹。气清香,味苦后甜,有时显清香凉感。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染面黄色,习称“挂甲”。天然牛黄具有清心解毒,开窍豁痰,息风定惊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咽喉肿痛,口生疮,痈肿疔疮等症。所以,天然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但是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2.人们常服用的牛黄解毒片所用到的原料之一就有人工牛黄。

人工牛黄为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浅棕色或金黄色粉末。其主要成分有胆红素、胆酸、胆固醇、无机盐等,人工牛黄是一种牛黄代用品,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还不到天然牛黄的0.5%,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用药需求。目前,人工牛黄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但是,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无论在成分、结构还是药效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价格也相差悬殊。(来源:百科名片)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以下十一篇与牛黄有关的新闻报道,敬请赏读!

读罢必能加深你对牛黄的认识, 传统名贵中药材(天然)牛黄——比黄金的价格还要高——可遇不可求!谨防骗子的假牛黄!






新闻一:

【牦牛体内发现1.5公斤牛黄价值约达45万元】(图)



天然牛黄重1.5公斤




罕见的天然牛黄

松潘县屠户马华东在宰牦牛时发现罕见天然牛黄,其市价堪比黄金

罕见

牛黄分为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后者十分稀少,即使产出重量一般也在几克左右。而马华东手中的天然牛黄重约1.5公斤,在松潘县是首次发现。

功效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和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中医学认为牛黄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

贵重

截至昨晚7点15分,国际金价为每盎司1383.50美元,约为每克295.4元人民币;而高品质的天然牛黄市价超过每克300元,比黄金还贵。

昨日中午12点过,马华东提着一个包裹,走进成都锦江区某中药店,包里装有一个重约1.5公斤的宝贝。

“这就是天然牛黄,我们这里卖价是300多元1克。”听完这句话,马华东一脸笑容,这意味着他手里的这个牛黄,价值约45万元。

10多天前,做屠宰生意、家住阿坝州松潘县的马华东在宰牛时,发现一块重约1.5公斤的黄色物体,问了家中老人才知是牛黄。而如此重量的牛黄,在松潘县也是首次发现。

据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牛黄分为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后者十分稀少,即使产出重量一般也在几克左右,而每克天然牛黄的市价堪比黄金。

宰牛掉出大牛黄全县都是头一回见

10多天前的一个下午,马华东如往常一样,正在市场上宰杀1头200多斤的牦牛。但与以前不同的是,他发现这头牛的胆囊处有个硬东西。

“开始也没想到会是牛黄,就顺手一刀破开,想看看是什么东西。”这一刀下去,却让马华东大吃一惊: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物体掉了下来,一股黄水也随之流了出来。

马华东说,当时他觉得可能是牛黄,但也不敢相信,因为以前见到的牛黄比鸡蛋还小,这样大的还从没见过。

带着疑问和惊喜,马华东把这个疑似牛黄的硬物拿给家中老人看,对方一下就认出这是一块天然牛黄,而且极为罕见,“当时称了一下,有1.7公斤。”

松潘县每天宰杀的牦牛有80来头,但这么多年,还从未发现过这么大的牛黄。一天时间里,这个1公斤多重的牛黄现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松潘县。

“人人都知道我手里有个大牛黄。”马华东笑着说,宰牛这么多年,一年里也会发现几次牛黄,但之前最大的不过鸡蛋大小,其余大小多如枣子一般。

宝贝重达1.5公斤估价可高达45万元

把杂质清除后,这个牛黄仍有1.5公斤重。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查询网络发现,最近几年中,超过1公斤的牛黄仅有两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第一次是2005年3月,宁夏发现一重达1.1公斤的特大牛黄;第二次是2008年3月3日下午,云南曲靖市沾益县花山出现一个重约3公斤的特大天然牛黄,被称为“史上最大天然牛黄”,估价近百万元。

昨日中午12点过,成都某中药材店内,马华东小心翼翼地将牛黄从包里拿出。这个椭圆形的黄色物体一出现,周围原本正在抓药的工作人员一下就凑了上来。

“这样大的牛黄还是头一次见,如果真是天然牛黄,那就很值钱了。”工作人员的疑问,也让马华东急于知道答案。他说自己从松潘赶到成都,就是想请这边的专家帮忙鉴定一下,这块牛黄到底是真还是假。

得到工作人员肯定的答复后,马华东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现在牛黄市价每克从2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但这个重达1.5公斤的天然牛黄,保守估计价格也在30万元以上,品质好的话,估价更可高达45万元。

卖不卖还要考虑首要问题先保存好

从中药材店出来后,马华东原打算到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检测牛黄品质,但听说要1个月才能出结果后,他选择了放弃。“家里人都还等着,得赶紧回去。”他说。

下午1点过,成都某药材市场内,一名男子得知马华东手里有一块天然牛黄后,立马就有了购买的兴趣。但得知这块牛黄竟有1.5公斤重时,他也感到很震惊。

“卖不卖还要考虑,先回去和家人商量。”马华东说,这趟成都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他心里踏实了。守着这么个宝贝,不愁找不到买主。

在他看来,现在首要问题是怎么保存牛黄。药材店工作人员建议,牛黄要放在干燥处密闭,且需要注意防潮。

天然牛黄很稀少高品质者贵比黄金

牛黄又分为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人造牛黄是由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经人工制造而成。天然牛黄则很珍贵,品质好的牛黄更是贵比黄金。

截至昨晚7点15分,国际金价为每盎司1383.50美元,约为每克295.4元人民币,而高品质的天然牛黄市价超过300元,比黄金还贵。

鉴于天然牛黄如此高的行情,国内一直都有人研究如何人工培育天然牛黄。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通过手术后,可使黄牛每年产出3克左右天然牛黄。

□相关链接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

牛黄是牛的胆囊结石,别名丑宝,其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

牛黄用于药用,古已有记载,《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本草纲目》也记载道:“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和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可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华西都市报记者薛小龙摄影报道






新闻二:

【云南农户宰牛发现近3公斤大牛黄,价值近百万】


中国新闻网来源:甘娜




中新社昆明三月七日电(记者甘娜)云南曲靖市一农户日前在宰牛时发现一颗近三公斤的特大牛黄,根据目前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每公斤人民币二十万元至三十万元计算,这颗牛黄价值近百万元。桂宝明是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一个普通的肉牛屠宰户。本月三日,他在屠宰一头毛重三百公斤的黄牛时,发现这头牛的胆囊比普通足球还大,取出来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只见胆囊里包着一个巨大的椭圆型黄色牛黄,周围密密麻麻石子大的还有很多。桂宝明宰牛十多年,可从没有见过足球大小的牛黄。他赶紧打电话给做屠宰行当时间更长的两位哥哥,两位哥哥赶来后,也大吃一惊。为确定特大牛黄内部没有其它异物,二哥用刀把它切开,发现牛黄中部的颜色跟外面的颜色几乎一样,凭借他多年鉴定经验,这属于上好的牛黄。

据桂宝明介绍,这头牛有十二岁,为白毛色黄牛,体型偏瘦,买时花了四千七百五十元。根据天然牛黄一公斤二十万元至三十万元的市场价,这颗牛黄价值近百万。

牛黄为牛的胆结石,是传统名贵中药材。中国许多常用中成药和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目前,在中国四千五百种中成药中,约有六百五十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二百吨左右,而中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一吨。(完)






新闻三:

【沾益花山镇惊现2950克特大牛黄】(图)


来源:生活新报




桂宝明是沾益花山镇一个普通的肉牛屠宰户,宰了12年的牛,从没听说牛体内会有重达2950克特大牛黄。3月3日下午,他在屠宰一头毛重300千克的黄牛时,在黄牛体内发现了这样一颗特大牛黄,他惊呆了。

3月3日下午3点左右,桂宝明像往常一样做着他的屠宰活计,这次要屠宰的是他二哥几天前从宣威板桥买来的黄牛。据桂宝明介绍,这头牛有12岁,为白毛色黄牛,体型偏瘦,体重300公斤,当时花了4750元。屠宰后的牛倒在地上,桂宝明也吓倒了!他发现这头牛的胆囊比普通足球还大,取出来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只见胆囊里包着一个巨大的椭圆型黄色牛黄,周围密密麻麻石子大的还有很多。桂宝明宰牛10多年,每年宰牛100多头,也见过牛黄,可哪有足球大小的牛黄。当时,他还以为这是黄牛体内的杂物,一时下不了定论,于是赶紧打电话给做屠宰行当时间更长的两位哥哥,希望见多识广的哥哥能为他出个注意。

两位哥哥赶来后,也大吃一惊。整个牛黄浑然一体,呈蛋黄色。为确定特大牛黄内部没有其它异物,二哥桂宝永用刀把牛黄切开,发现牛黄中部的颜色跟外面的颜色几乎一样,凭借他多年鉴定牛黄的经验,这属于上好的牛黄。兄弟几人又惊有喜,赶紧打电话给收购牛黄的商贩,商贩赶来后见那么大的牛黄,竟不敢收购。二哥桂宝永告诉记者,自己宰牛近20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牛黄,以往见过最大的也就鸡蛋大小,200克左右。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2005年3月25日,人民网也曾报道了宁夏发现一重达1100克特大牛黄的消息。文章中表示,该颗牛黄极有可能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颗牛黄,其药用价值可达10万元左右。而桂宝明发现的这颗特大牛黄几乎是宁夏发现的特大牛黄的三倍,实属罕见。

3月5日下午,桂宝明兄弟几人带着特大牛黄,来到本报编辑部。桂宝明解开层层塑料袋,伴着一股淡淡的薰味,一个有足球般大小的黄色球体呈现在记者面前。桂宝明告诉记者,他家祖祖辈辈都从事宰牛行业,就没人见过这么大的黄牛,面对这么大的牛黄,无不感到惊奇。兄弟几人商量后,就来到报社,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对他们发现的牛黄做进一步的鉴定,也希望这颗特大牛黄能给科研部门带来巨大的研究价值。现在,让桂宝明兄弟几人担心的是,这么大的牛黄该如何保存,不让它变质呢?

据了解,牛黄是牛的胆结石,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和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牛黄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目前,在我国4500种中成药中,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200吨左右,而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肖兴/曲靖日报)






新闻四:

【巴州男子宰牛发现牛黄,两个牛主人开抢】


来源:亚心网原创

亚心网讯(本网首席记者姚成)牛肚子里发现一颗牛黄,到底该归前主人还是现主人?律师表示应归现主人。

1月21日,家住和静县的小张来到新疆同明律师事务所咨询。去年年底,同村的小李把自家养的一头牛卖给了他。过了一段时间,小张将牛屠宰后,顺手捏了捏牛的胆囊,感觉里面有东西,割开胆囊一看,一个指甲盖大小的东西滑落出来。旁边的屠户全都围了过来:“是牛黄。你发了,这样一颗至少上千块钱呢!”

小张宰牛发现牛黄的消息不胫而走,小李得知后迅速赶到小张家中,见到小张就张口讨要:“牛黄在我卖出的牛的肚子里发现,应该归还给我。”小张则认为,牛既然已经卖给了自己,就算发现了黄金也是自己的。

为了这件事,原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开始争吵。听说小李到处找人要把牛黄讨回来,小张还专门把牛黄给藏了起来。最近,小张又听说小李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要回牛黄,他真的非常郁闷:这颗牛黄到底该归谁?

新疆同明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卫忠认为,牛黄应该属于小张。因为牛黄属于孳息,《合同法》第163条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牛已交付给小张,所以牛黄属于小张。

□相关链接

牛黄:即牛的胆结石。一般来说,几十万头牛才可能有一例牛黄,其药用价值非常大,其价值因此比黄金还要贵。近年来,很多人通过剖开牛的肚子在胆囊里做手脚,使每头牛都能生长到牛黄,于是产生了人工牛黄,虽然也有药用价值,但是,其本身价值比天然牛黄要低得多。






新闻五:

【云南发现举世罕见大牛黄,大如足球开价百万】(图)


来源:春城晚报

核心提示: 近日,在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上,开牛肉馆的桂宝明师傅在宰牛中,发现一颗举世罕见的大牛黄,和足球大小差不多,重量近3公斤,是普通牛黄的15倍还要多,估价上百万元




春城晚报3月18日报道野生牛黄属于珍贵中药材,十分稀少。宰牛世家的人见过的最大的牛黄也仅有鸡蛋那么大,且还是多年不遇。近日,在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上,开牛肉馆的桂宝明师傅却在宰牛中,发现一颗举世罕见的大牛黄,和足球大小差不多,重量近3公斤,是普通牛黄的15倍还要多。

大牛黄如足球重达2950克

桂宝明是一个屠户,在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开了一家牛菜馆,世代靠宰牛为生。“我宰了12年的牛,见到牛黄的机会相当少,即使有也只是指甲大,最大的也就鸡蛋大小。牛肚子里掏出个快3公斤重的超级大牛黄,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3月3日的下午,桂宝明如往常一样屠宰一头黄牛,在解剖牛肚子时,发现胆囊处有个酷似牛黄的硬东西。他不相信那是牛黄,因为太大了。随后,他用刀尖轻挑了一下,顿时黄水流了出来。只见胆囊里包着一个巨大的椭圆形黄色牛黄,周围密密麻麻石子大的还有很多。面对足球大小的牛黄,他还是心存怀疑,以为这是黄牛体内的杂物,一时下不了定论。又惊又喜的桂师傅立即给年长的哥哥打电话,希望比自己做屠宰行当时间更长的两位哥哥为他出个主意。

罕见大牛黄价值百万

两位哥哥赶到后,也大吃一惊。凭借他多年鉴定牛黄的经验,初步判断这属于上好的牛黄。兄弟几人又惊又喜,赶紧打电话给收购牛黄的商贩。急忙赶来的商贩见了牛黄后,一直不断地摇头、惋惜,连价钱都不敢问就走了,“因为他买不起,价值上百万啊!”

暗藏大牛黄的黄牛是桂师傅的二哥几天前从宣威买来的,有12岁了,偏瘦,体重300多公斤,花了4750元。据桂师傅介绍,宰牛时他也没发现黄牛身体有什么异常或特别之处。

牛黄是牛的胆结石,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和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目前市场上天然牛黄每公斤价钱在20万元—30万元之间,甚至更高。如果按照市场价算的话,桂师傅这颗近3公斤的大牛黄可谓价值百万。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2005年3月25日,人民网也曾报道了宁夏发现一重达1100克特大牛黄的消息。文章中表示,该颗牛黄极有可能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颗牛黄,其药用价值可达10万元左右。而桂宝明发现的这颗特大牛黄几乎是宁夏发现的特大牛黄的3倍。按照这则报道,桂宝明的牛黄估计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

面临如何保存的大难题

为一睹大牛黄的风采,记者辗转找到桂宝明师傅——“足球牛黄”的发现者和主人。

大牛黄被包裹成了一个圆球状,放在一个塑料袋里面。桂宝明师傅说,他们目前采用的保存方式主要是参照网络上介绍的风干法,即用吸水纸把牛黄里面的水分尽量吸干,然后用一个棕色大瓶子装起来,不能在高温或太阳下暴晒等。桂师傅小心翼翼取出牛黄,上面层层裹满了吸水纸,解开层层白纸,惊世大牛黄终于露出真面目。伴着一股淡淡的烟熏味,一个黄色球体呈现在记者面前,球体中间被划了一道口子。据桂师傅介绍,12日下午他们还带着宝贝前往曲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牛黄进行了检验。记者在检验所3月14日出示的检验报告上看到相关结论:检验名称为纯天然牛黄,其外观和标准一样,含量上有点差别,胆酸等含量未达到标准。

据他们介绍,随着发现大牛黄的消息不胫而走,采访当日上午,他们还接到电话,有人出价一百万元。桂师傅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卖两百万元。叔叔保佑堂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特大牛黄不能作为一种商品去拍卖,作为药用价值,治病救人都有些可惜,应该农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知道这个事情,不能让罕见大牛黄“养在深闺人未识,要让它为我国牛黄的研究提供资源”。(本文来源:春城晚报作者:蒋琼波)






新闻六:

【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惊现罕见大牛黄】


来源:云南日报网




一位老人指着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牛黄。

人民网银川3月26日电3月24日下午二点,宁夏发现一重达1100克特大牛黄。牛黄发现者为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单南二组肉牛屠宰户单志军,他是在被屠宰的一牛体内发现这一特大牛黄的。相关人士初步估计这颗牛黄极有可能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颗牛黄,其药用价值可达10万元左右。目前,药品监督部门正在对这一牛黄做进一步的检测。(张旭东、张国义、周志忠)






新闻七:

【屠夫杀牛20多年,获得价值百万牛黄】(组图)


来源:亚心网,汪涛




解剖开后,里面出现年轮形状。




专家(中)正在鉴定。

亚心网讯(本网记者汪涛)6月12日这天,对于焉耆县四十里城子屠夫买合木提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父辈杀了几十年的牛,始终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牛黄,终于被自己碰到了。昨天中午,买合木提和他的众多亲友带着“宝贝”专程从焉耆县四十里城子赶到梨城,他们找到本报记者说,他们碰到了一个“无价之宝”。

买合木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包中掏出一个肉囊,解开肉囊的封口后,记者看到这个所谓的“无价之宝”有鸡蛋黄大小呈六方形,另外一个呈三角锥形,都是面泽光滑朱砂色。

买合木提说, 他父亲宰牛20多年,期间,听人说在牛的胆囊里有牛黄,该物品比黄金还贵,可是,始终没有见到。于是,就将该情况告诉了他,希望他在宰牛的时候多加注意。父亲的话始终记在买合木提的心里,转眼间,他宰牛已经25年了。25年间,他每宰一头牛后,捏捏牛的胆囊已经成为宰牛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始终没有捏到东西。然而,奇迹却在6月12日这天发生了。

买合木提说,几天前,他在焉耆县农贸市场讨价还价,购买了这头年龄约25岁左右的黄牛,6月12日早晨7点多宰杀完后,他习惯性地捏牛的胆囊时,发现里面有硬物,欣喜若狂的他连忙割掉胆囊,倒掉胆汁后,发现里面有一大一小两个朱砂色的物体。经周围朋友观看后,一致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牛黄,而且价格估计在百万元之上。

这到底是不是牛黄,它的价值又到底有多大呢?记者通过多方联系,寻找到巴州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对此有着资深阅历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杨荣和。他提取了其中一块放在指甲上摩擦后,又放在鼻子前闻和放在嘴里品尝之后,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天然牛黄。

据杨荣和说,通俗讲,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几十万头牛才可能有一例罕见发现,其药用价值非常大,也因此价格要比黄金还要贵。近年来,很多人看到该商机后,不惜给活牛做手术,剖开牛的肚子在胆囊里做手脚,使每头牛都能生长到牛黄,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牛黄,虽然也有药用价值,但是,其本身价值要比天然牛黄要低得多。

杨荣和告诉记者,如果一头牛得了胆结石,它就会长期哞哞地叫唤,而且体型也很瘦,可是,根据买合木提的描述,他这头黄牛很肥,而且胃口也很好,再加上这颗牛黄的外形如此完美,这不得不引起大家对它真实性产生怀疑。之后,记者又联系到巴州药检所,经现场检测,这的确是一颗天然牛黄,其重量14克多。为了详细难得一见的牛黄,巴州药检所将在6月16日,再次对该牛黄做进一步鉴定。






新闻八:

【株洲里旺村发现自然牛黄,价值等同黄金】


来源:红网

昨日上午,攸县里旺村三眼塘组的老屠夫李友林在一黄牛的胆囊内取出一黄色硬物,被攸县畜牧水产局初步认定为“自然牛黄”。李友林对此抱憾不已,因为硬物已有三分之二被狗叼走。




李友林杀了18年的牛。前些天,他在皇图岭镇市场以1600元收购到一头骨瘦如柴的老黄牛。“这头老黄牛只有100公斤重,双角已下垂,走几步就要摔到一次,且嘶叫不已。”根据经验,李友林判断这牛已在濒死状态。当晚,李友林邀来女婿刘挂年将黄牛宰杀。

割开胆囊后,刘桂年发现里面包裹着一块像小西瓜一样的“异物”,另有两块馒头大小的东西,其表面呈褐黄色,有2公斤左右。有村民说,这是牛黄。但李友林表示怀疑:哪有这么大的牛黄?

事后,村里的老中医刘春华在医书上找到了一段关于牛黄的文字,“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刘春华非常肯定:这就是自然牛黄。中医专家称,牛黄价值等同黄金,每公斤售价达20至30万元。

李友林和女婿依旧半信半疑,在朋友劝说下,他割下一小块疑似牛黄,找到县畜牧水产局鉴定,很快得到“自然牛黄”的初步认定。遗憾的是,就在李友林去县畜牧水产局之时,家人对牛黄照看不周,放在椅子上的疑似牛黄至少有三分之二被狗叼走。

李友林的家人通过网上搜索,发现陕西韩城李某曾从一头重达400多公斤的黄牛胆囊内取出过6公斤黄色硬物,卖了上百万元。牛黄不仅可治中风痰厥、小儿急慢惊风等,还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夫妻两人商议着,将剩下的疑似牛黄送到更权威的部门鉴定。李华机说,“如果鉴定属实,只要病人或医院需要,我们要价不会太高。”

责任编辑:刘天阳






新闻九:

【万元买珍贵药材牛黄,砸开一看竟是染色木炭】


来源:重庆晚报

“家有十间房,不如一块(牛)黄。”昨上午,骗子掏出一块泛黄的东西很肯定地说属珍贵药材牛黄。73岁的秀山县向铁林做梦都没想到,他花1万元买回的“牛黄”竟是块染色木炭。

向铁林受骗前的遭遇像所有骗术那样老套:昨晨,他在县城散步,遇陌生男子搭讪。摆谈中,对方称家中死了牛,得到一块珍贵药材牛黄,不知能卖多少钱。另一男子出现,惊呼牛黄值钱,表示愿掏钱购买。最后,向被连拉带拽到一个“鉴定员”面前,“鉴定”的结果是至少值18万元。

骗局发展到此双簧戏登场。第二个男子想买,叫苦钱不够;第一个男子满脸急需用钱表情,说愿忍痛大削价——仅卖5万元。“我只有4万,你出1万。卖后我分你4.5万。”第二个男子开始游说,强调只要“牛黄”到手卖掉后就分钱。

向大爷相信真遇到这样的好事,却很犹豫。第二个男子立即拍胸膛说,向大爷若怕受骗可先把牛黄拿走,自己“押给卖牛黄的人”,待向大爷拿来1万元后,再跟他一块卖牛黄分钱。

抱着对方如此信任自己,且有“鉴定”的“牛黄”在手就算受骗也不会蚀财的想法,向大爷回家悄悄拿出存折……返回时,他见第一个男子和第二个男子正耳语。他未在意,把1万元递给第二个男子。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第二个男子声称需到银行取4万元,随第一个男子走了;向大爷在原地等待第二个男子返回后,共同去卖牛黄分钱;向大爷等了1个多小都不见人影,直至家人寻来,砸开“牛黄”竟是块染黄色木炭。

目前,秀山县警方对此案正全力调查。

记者黄艳春见习记者夏祥洲




新闻十:

【乌鲁木齐9名老人轻信假牛黄,被骗50余万】


来源:亚心网

核心提示:3名贵州人来到乌市,用一个假牛黄骗了9名老人50多万元。11月13日,记者从新市区公安分局三工派出所获悉,日前,这个诈骗团伙落网,追回赃款18万元。

亚心网讯(记者马伊宁)3名贵州人来到乌市,用一个假牛黄骗了9名老人50多万元。11月13日,记者从新市区公安分局三工派出所获悉,日前,这个诈骗团伙落网,追回赃款18万元。




11月12日,在乌市公安局三工派出所,民警缴获的犯罪嫌疑人用来诈骗的一个假牛黄。记者看到,假牛黄只有鸡蛋般大小,呈圆球形状,通体为黑黄色。亚心网记者马元摄

11月12日,在乌市公安局三工派出所,民警缴获的犯罪嫌疑人用来诈骗的一个假牛黄。记者看到,假牛黄只有鸡蛋般大小,呈圆球形状,通体为黑黄色。亚心网记者马元摄




通过办案民警,记者了解了诈骗团伙的作案过程。今年9月5日8时许,在乌市北京路一个小区的门口,74岁的潘某正在晨练。一名40多岁的男子走过来,自称“民政厅”的干部,想了解一下群众的意见,和潘某聊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一个40多岁的男子向潘某问路。该男子说自己是东北一家制药厂的“采购员”,来新疆采购药材,和人约好在北京路一个地方见面,但自己找不到地方。潘某告诉他,他找的地方正是这里。过一会儿,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一个“牛黄”出现了。“采购员”看完“牛黄”后就和女子商量价钱,女子对“采购员”报出的价格不满意,转身离去。看女子离去,“采购员”急了,对潘某和“民政厅干部”说,牛黄现在市价很高,他想20万收购,希望潘某去和姑娘谈一谈,如果谈成,给潘某20%的提成,他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民政厅干部”后离开。

“民政厅干部”告诉潘某,如果能15万把牛黄买过来,再以20万的价格卖给“采购员”,就能赚5万,再加上4万元的提成,足足有9万。潘某一听动心了。两人追上女子,并成功劝说女子将牛黄15万卖给他们。“民政厅干部”说自己只有3万元,潘某赶紧回去去银行取了12万,两人凑了15万给了女子。随后,“民政厅干部”给“采购员”打电话,采购员约他们在附近一家银行见面。“民政厅干部”让潘某带着“牛黄”先去找采购员,他和年轻女子在原地等候。潘某到了银行后,发现采购员不在,再返回原地发现“民政厅干部”也不在了,突然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报了警。

警方调查后发现,8月5日、9日、16日、19日,乌市曾发生4起类似案件,这5起案件的作案对象、作案人数、手段极为相似。就在警方侦查期间,在乌市和昌吉市又连续发生4起类似假牛黄诈骗案件,9起案件中受骗者都是老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65岁,诈骗金额共50余万元。

警方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获知嫌疑人已潜逃内陆。民警随即赶赴内陆抓捕,10月27日,嫌疑人罗某、柏某、龙某相继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重庆市落网。

11月13日下午,记者在三工派出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龙某。27岁的她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面对记者,小凤一个劲地说自己“糊涂”,她说自己也不自己自己为何会来新疆和他们一起诈骗。

龙某说,丈夫跑运输,一个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自己在家负责照顾孩子。7月底的一天,她去住在另一个县城的表姐家,在家门口搭便车时认识了40多岁的罗某。罗某说自己要去新疆阿克苏承包棉花地赚钱,邀请小凤一起去。在表姐家呆了仅一天后,龙某就随罗某以及另一个中年男子柏某来到阿克苏,对丈夫谎称自己住在表姐家。

7月底,三人到阿克苏后,什么也没干,又来到了乌市。一天,罗某拿着一个类似牛黄的东西对龙某说,要用这个东西骗点钱,龙某便答应和他们一起干。

记者看到,假“牛黄”有鸡蛋大小,民警估计是用动物内胆制成的。

根据罗某三人交代,他们除在新疆作案9起外,还在重庆、四川、云南等地作案多起。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闻十一:

【行李暗藏百余颗牛黄】


作者:钟达文




海关关员在对查获的天然牛黄进行检查。

皇岗海关查获逾10万元天然牛黄

本报讯(记者钟达文通讯员袁之胤、喻广智摄影报道)皇岗海关近日查获了一批黄色卵块,昨日,皇岗海关正式得出鉴定结论,该批货品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天然牛黄。据皇岗海关介绍,该批天然牛黄价值合计1.3千克,鉴定价值10万余元。

据悉,这批天然牛黄是海关关员在旅检入境渠道检查某内陆男子携带的行李时发现的。

当时,这位男子随身携带的塑料箱内带有医用棉花包裹的百余颗黄色卵块,最大的有鸡蛋大小。经鉴定,这些“卵块”是天然牛黄。目前,此案已移交缉私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据了解,牛黄是珍贵药材和数百种中成药所需的原料。由于人造牛黄尚不能达到天然牛黄的药效,我国天然牛黄年产量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天然牛黄价格一路走高。目前我国将天然牛黄列为禁止出口商品。





















































回顾一篇旧作:

【滥吃牛黄解毒片,小心惹祸上身——慢性砷中毒!】

此文发表于广西论坛,http://bbs.local.163.com/bbs/localgx/187763624.html




【滥吃牛黄解毒片,小心惹祸上身——慢性砷中毒!】

----陈怨蜚






【前言】

牛黄解毒片由人工牛黄、大黄、冰片、雄黄、石膏、黄芩等成分组成,牛黄解毒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它在治疗便秘以及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黄浊等上火症状,确实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因其售价低廉,故而颇受广大民众青睐。

然而,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中毒片。

牛黄解毒片是一种中成药,其中含有一种雄黄的成分,而雄黄含有砷(砒霜也含有砷)—— 砷会在体内蓄积,造成严重的肝损害,并可能损害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出现皮肤发黑、毛发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肝脏受损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



滥吃牛黄解毒片,小心惹祸上身——慢性砷中毒!下边的新闻事实胜于雄辩!

医生的建议——去火药有特定的适应证,更有诸多禁忌,不可盲目服用去火药品,不能“想吃就吃”,最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五个新闻花絮】




新闻一.【女子全身皮肤发黑腹腔积液,吃牛黄解毒片惹的祸】

牛黄解毒片是个传统的好药,深受大家的好评,患者为了解决便秘吃牛黄解毒片“解毒”居然导致“中毒”。为了安全,在此提醒大家别乱吃解毒片,解毒片也有毒!

1·这是一份可怕的病历

患者全身皮肤发黑、疲乏无力、腹胀、腹腔大量积液……尿砷含量超出人体正常范围50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患者张女士为公司女职员,是典型的砷中毒。”医生说,他接诊这位患者后,经过反复询问,均未发现其接触过含砷类物质,而且,从对她进行的各种指标的化验和检查来看,也看不出中毒的原因。

如此危重的肝腹水患者,必须找到病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在医生对该患者曾经服用的药物进行询问时,这位患者才如梦初醒一般,忽然想起她已经连续服用4年、从未产生过半点怀疑的中成药——牛黄解毒片!

2·难道真是它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

患者长期被习惯性便秘困扰,她从那开始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于是导致“中毒”。

3·健康提醒

如果长期服用或者擅自加大剂量,都可能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表现为毛发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肝脏受到损害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卫生部北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高素强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不能耽搁,要赶紧去医院化验血中重金属的含量,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祛火的药通常都是寒性极大的泻药,其中多数都含有大黄、番泻叶等成分,这些成分在通便的同时也会伤害脾胃和肠道,使肠胃产生依赖性,当肠胃对泻药适应了以后,就势必要加大剂量,才能起到继续通便的作用……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牛黄解毒片也是如此。

所以,不管是牛黄解毒片还是别的泻药,都是起短期缓解症状的作用,只能在上火症状较严重的时候服用,如牙床肿痛、大便不通或口舌生疮时暂时服用。

刚开始时剂量可以稍大一些,如一次3-5片,一天吃3次,随着症状减轻,药量也应该慢慢减少。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一周时间。






新闻二.【男子常年服用牛黄解毒片肠胃受损检出癌前病变】

(来源:中新网)

张先生常年服用牛黄解毒片,最近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肠胃功能严重受损,还患有“黑变病”,整个肠道变黑,肠壁上留下大大小小的斑块,就像老虎斑一样。由于常年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已引起癌前病变,幸好及时治疗。

1·病例:便秘、咽喉痛吃牛黄解毒片最高用量一天15粒

2007年底,张先生一直便秘,隔半个月还会出现咽喉疼痛、牙龈肿痛等症状。他每次都是到药店买降火的中成药吃。

一年多来,他用得最多的就是牛黄解毒片。起初按说明,每次服用2粒,一天3次,这药对便秘、上火症状确实有很好的效果。后来,正常用药量达不到预期效果,他就自行增加。到2008年10月底,他每天服用牛黄解毒片的数量已达12粒。

近日,他又出现了便秘、咽喉肿痛等症状,就跑到药店买了两盒牛黄解毒片。连续一星期,他每次服用5粒,一天3次,还是排不出大便,整个身体软弱无力,还伴有食欲不好、胃痛、拉肚子等症状,到医院一查,结果发现问题大了。

2·医生提醒:一成患者过量服药引发癌前病变

市中医院肛肠科邱丽娟主任医师说,其接诊的患者约有10%因过量服用中成药引发癌前病变。大部分患者是便秘、火气旺盛体质。

她说,很多患者都是在便秘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就医。约九成的患者出现肝火旺盛、便秘等症状时,会先服用牛黄解毒片等清热去火的中成药,甚至不按说明自行加大用药量,这样不仅伤害脾胃,还会引发癌前病变。

邱丽娟说,去火的药通常都是寒性极大的泻药,其中多数含有大黄、番泻叶等成分,这些成分在通便的同时,也会伤害脾胃和肠道,使肠胃产生依赖性,当肠胃对泻药适应了以后,就势必加大剂量。

3·雄黄含砷,过多服用会引起慢性中毒

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陈雪梅说,牛黄解毒片是一种中成药,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

“雄黄含砷,长期服用会引起慢性中毒。”陈雪梅说,雄黄药性功能为解毒,也就是俗话常说的“去火”。“人体如果长期大剂量摄入雄黄,属于重金属的砷会在体内蓄积,造成严重的肝损害,并可能损害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出现皮肤发黑、毛发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肝脏受损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

4·正常用药:一星期无效要及早就医

邱丽娟说,患者在自行选用类似于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时,要严格按说明用药。刚开始时剂量可以稍大一些,如一次3-5片,一天吃3次,随着症状减轻,药量也应该慢慢减少。正常用药一星期,病症没有改善,要及早就医。

她说,不管是牛黄解毒片还是别的泻药,都只能短期缓解症状,只能在上火症状较严重的时候,如牙床肿痛、大便不通或口舌生疮时暂时服用。如果长期患有此症,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按处方用药。

此外,孕妇禁用牛黄解毒片,过敏体质、老年体弱者、小儿等要慎用,以免中毒。






新闻三.【一男子全身皮肤像斑马,长期服用含砷药所致】

(来源:中新网)

家住娄底的曾先生全身皮肤黝黑,上面还有一些白斑,乍一看上去好像斑马一样。记者昨日从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获悉,曾先生被诊断为慢性重度砷中毒,尿砷1.12毫克/升,是正常值的6倍。

从今年2月开始,曾先生感觉脖子、身体和四肢的皮肤逐渐变黑,并出现了花斑样色素脱失,好像穿上了“斑马装”,其后手脚掌面增厚,手脚的皮肤长出了几十个隆起物,食欲也开始下降,肚子胀得一天比一天大。他辗转来到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职业病科问诊。该科主任肖雄斌得知,曾先生从2006年起因患“双向情感障碍”,一直遵照医嘱每天口服15片“牛黄宁宫片”治疗。他表示,曾先生所服用的药物含砷,长期服用,砷被身体吸收的量过多,超过了正常值,才导致了慢性砷中毒。

据肖雄斌介绍,近年来省劳卫所收治的砷中毒病例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部分患者是因长期服用民间土方、偏方造成的。一些地方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其实雄黄遇热分解变成砒霜也容易导致砷中毒。在生活中砷也很常见。农村常用的杀灭害虫药含砷而且毒性很大,被杀虫药刚喷洒过的瓜果和蔬菜,毒死的禽、畜肉类等也都含砷。市民在使用含有毒性药物时,不可长期、大量使用,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新闻四.【浑身瘙痒的原因是服用了牛黄解毒片】

(来源:99健康网)

上周,刘老师感觉咽喉有些疼痛,老伴说这是上火引起的,于是就从小药箱里拿了几粒牛黄解毒片让他服下。可服药不到一个小时,刘老师就浑身瘙痒,在颈部、脸上还出现了一些小丘疹,这可把老俩口吓了一大跳,赶紧到医院就诊。

接诊的是皮肤科的周主任,在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仔细检查后,周大夫告诉刘老师,这一系列表现都是过敏引起的。刘老师很奇怪:“可是我并没有吃什么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呀!”周主任想了想,问他是不是服用过什么药物?刘老师回答说:“我这两天喉咙痛,中午就吃了点牛黄解毒片,总不会是这牛黄解毒片引起的吧?”在刘老师看来,牛黄解毒片是常用药,而且是中成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好多人都是隔一段时间就吃一点用于清热去火。但是周主任告诉他,这正是出现瘙痒的原因。






新闻五.【长期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差点要了患者的命!】

(来源:99健康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接到一名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中毒的病例,患者为三十岁的女性,就诊时已出现全身皮肤发黑、疲乏无力、腹胀、腹腔大量积液等严重症状,出现生命危险。经检查后发现患者尿砷含量超出人体正常范围五十倍,经过仔细询问、检查,最后医生确诊为长期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的慢性砷中毒。虽然抢救后患者已转危为安,但足应引起大家重视,以免再次出现悲剧。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等症有一定疗效。但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而雄黄成分中含有砷,属毒性成分,这种成分可以作用于人体蛋白质而引起过敏,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为浑身瘙痒,局部出现小丘疹,严重者还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在使用牛黄解毒片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过敏史,有过敏史者要禁用。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用药物,严重者需要到医院针对性地治疗。

除了常见的过敏反应外,牛黄解毒片还有其他危害,如肝功能危害和血液系统的反应,引起肝功能异常、急性黄疸,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对泌尿系统产生危害,引起腰疼、尿频、尿急等症状;还会引起嗜睡、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另外,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也是常见的,如上腹饱胀不止、疼痛、恶心、呕吐等,应该引起注意。






【尾声】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种中、西药,即使是很常见的非处方药如牛黄解毒片、抗伤风药、止咳药、维生素等等,也不能随随便便服用,必须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正确服用,才是比较安全的,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因其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可能超过《中国药典》规定,所以服用前应该咨询医生,服用最好不超过三天,更不得擅自长期服用。











(未加工成药片的牛黄)












健康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科学来指导,美丽好人生。


——陈怨蜚*有感于【滥吃牛黄解毒片的五个新闻花絮】


天然牛黄资源日益稀缺,假冒伪劣牛黄屡见不鲜
长期以来,国内天然牛黄资源日益稀缺,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牛黄则屡见不鲜。有关专家指出,这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也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等,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在目前我国4500种中成药中,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200吨左右。然而,“千金易得,牛黄难求”。千百年来,牛黄一直靠农户宰牛取得,而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为满足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曾经每年花费近1亿美元进口天然牛黄。但到2002年,为防止疯牛病通过用药途径传入我国,国家决定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此后天然牛黄资源更为匮乏。

物以稀为贵,近年来天然牛黄价格不断攀升。1975年,国内市场每克天然牛黄的价格约为80元,1986年达到130元,2000年达到200元,目前已卖到230元,是黄金价格的两倍。

“在利益驱使下,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天然牛黄的现象十分严重,市场上比较纯净的一等品几乎看不到了。”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钱忠直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天然牛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法分子擅自掺入牛的胆管结石或肝脏沉淀物,有的直接掺入人工牛黄;大部分天然牛黄都很不卫生,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甚至蛔虫。

“天然牛黄质量下降,直接威胁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许多人埋怨中药不如西药管用,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药方,而是出在药材上。”据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瑞华介绍,目前同仁堂尚有一些天然牛黄存货,同时加强了检验,严把进货关口,但仍然十分担心,因为价格上涨、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生产成本和质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姚达木指出,由于天然牛黄稀缺,目前对牛黄及其组方的深度研究无法进一步开展,特别是对牛黄新功能、新药理的研究缺乏研发动力。“许多含有牛黄的古老验方和秘方,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有关 牛黄抗衰老、耐缺氧的功效,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应用。”

为此,专家们呼吁,加强对天然牛黄市场的监管力度,大力发展药效优良、质量可控的天然牛黄代用品,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尘缘非 尘缘非 发送消息 他的LOFTER
等级:
叶

积分: 58222

发帖: 1013 篇

在线时长: 1603 小时

5楼   2010-12-28 02:05:03 举报
管理
贩卖假“牛黄”敛财,三骗子诈骗41万获重刑

来源: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9月2日讯(记者周翔通讯员范静)三人合伙设局,以急需用钱低价出售用猪胆、玉米粉制作的“天然牛黄”为诱饵,在海淀区多家医院诈骗41万余元。近日,海淀法院审结了此案,三名被告因诈骗罪分别被判处10年6个月至1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来自河南的付中昌先在河南老家利用玉米粉和猪胆合成了所谓的“天然牛黄”,然后拿着自制的牛黄来京诈骗他人钱财,并安排另外2人当“托儿”,并约定诈骗得手后瓜分赃款。2006年3月29日,付中昌等3人使用自制的假牛黄,以向王女士借钱购买“牛黄”为由,在海淀区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骗取王女士人民币11万元。同年7月31日至2007年11月18日间,付中昌等3人采用上述手段,又在中关村医院、西苑医院等地对那先生等四名被害人进行了诈骗。3人总共作案5起,诈骗金额共计人民币4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付中昌等3人10年6个月至1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分处1万至3万不等的罚金。

宣判后,被告人未明确表示是否上诉。

尘缘非 尘缘非 发送消息 他的LOFTER
等级:
叶

积分: 58225

发帖: 1013 篇

在线时长: 1603 小时

6楼   2010-12-28 02:06:21 举报
管理
假“牛黄”专骗晨练老人,三人连续诈骗

作者:杨萍新社来源:新疆都市报日期:2010-11-15

三名嫌犯行骗用的“牛黄”

三名犯罪嫌疑人专门在晨练老人中互相演戏,以买卖“牛黄”的名义骗取老人信任后进行疯狂诈骗,11月13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新市区分局三工派出所了解到,9起案件中老人们被骗取50多万元,其中一名老人被骗高达12万元,目前警方已经追回18万余元,其余赃款正在积极追缴中。

借“牛黄”行骗

今年7月底,一次偶然的机会,龙某和柏某认识了罗某。三个人商量怎样才能挣钱。罗某拿出一个深咖啡色的硬块表示,“这是牛黄,一种珍贵的药材,比黄金还贵。”围着这个假牛黄,他们设计出一场“戏”。

据三工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今年9月5日早晨8时许,在北京路一个小区的门口,74岁的潘爷爷正在晨练,罗某谎称自己是某厅的干部和潘爷爷套起了近乎,两人聊着聊着,化装成东北某制药厂采购员的柏某出现了,他自称来新疆采购药材,要和一位前来送药的人见面,前来问路。

过一会儿,假扮送药员的女子龙某出现了,“我爸爸病了就让我来送牛黄。”龙某告诉柏某。看完鸡蛋大小的“牛黄”后,柏某声称出12万购买牛黄,“有药店15万收我都没卖,你没诚心不卖给你。”龙某说完假意离去。

柏某赶紧给在现场的潘爷爷和罗某说,“这个牛黄是个好东西,现在市价已经很高了,我想20万收购,大爷你帮我去和姑娘谈吧,事成后给你20%的提成。”

就在潘爷爷犹豫的时候,罗某赶紧把潘爷爷拉到一边,“你和小姑娘好好商量一下说不定15万就可以拿上,再卖给采购员20万,这样吃个中间价和提成,就足足有9万。”潘爷爷不由动了心。经过两人的鼓动,女子龙某答应以15万卖给他们,罗某说他手里目前没这么多钱,干脆两人一起凑,潘爷爷赶紧回去拿存折然后去银行取了12万,罗某也将“3万元”给了这个女子。

潘爷爷拿上“牛黄”后,罗某和潘爷爷就给柏某打电话,并约他们在附近一家银行见面,罗某让潘爷爷带着“牛黄”先找柏某,他和龙某在原地等候,潘爷爷到达银行后发现柏某不在,回到原地发现罗某和年轻女子都不在,突然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报了警。

轻信误入歧途

记者见到这个假“牛黄”有鸡蛋大小,民警估计是用动物内胆制成的。记者在三工派出所见到了27岁的龙某。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有一个7岁的儿子和一个在贵州老家专跑货运业务的丈夫,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她却没有珍惜这一切。“我真糊涂,轻信他们就来新疆和他们一起合伙诈骗。”龙某说。

据龙某介绍,她的丈夫跑运输一个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她平时就闲在家里照顾孩子,今年7月底的一天,她去另一个县城看望表姐,在家门口搭便车时认识的罗某,被他花言巧语拉来新疆行骗,并对丈夫谎称自己一直住在表姐家。

记者当天在派出所见到了另一受害人张某。张某今年82岁,他告诉记者这三人的行骗过程如出一辙,张某家住在动物园附近,他和某厅干部共出资5万元收购一女子的“牛黄”,张某把存折上仅有的2万元就给了女子。

联手诈骗9起

三工派出所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潘爷爷报案后,新市区分局领导高度重视,责成三工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办案民警深入分析案情后发现,今年8月5日、8月9日、8月16日、8月19日乌市连续发生5宗类似的案件。

通过对上述五起诈骗案受害人的调查和对案件进行分析,发现5起案件作案时间、案发地点以及作案手段都极为相似,在警方侦查期间,乌市和昌吉市又连续发生4起类似假牛黄诈骗,9起案件受骗群众最大的82岁,最小的65岁,诈骗金额50余万元。

专案组民警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获知嫌疑人已潜逃内陆。专案组迅速赶赴内陆开展抓捕。10月27日,嫌疑人罗某,柏某、龙某相继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重庆市落网。该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以假充真,以买卖中可以赚取差价为诱饵,实施诈骗,除在新疆作案9起外,还分别在重庆、四川、云南等地作案多起。

■相关链接

牛黄,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为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有光泽。

如何识别真假牛黄:

一、火烧有毛角味,人工伪造的无有毛角美味。

二、口尝,初微苦后感甜,有清香鲜美感,随液溶化无渣。

三、透甲,沾水磨指甲上,黄色素渗透甲质上,经多次洗手,色素不脱。

四、干透牛黄投放清水中。虽湿润透,但形不变者为真。


(完)(实习编辑:吴美初)




弥勒村民牛肚里发现囊状物 ,经检验是肉瘤
  来源: 云南网  

王先生从黄牛体内取出的肉囊经检验并非牛黄。记者曲鸣飞/摄

“我们宰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排球那么大小,有800克重,村里的老人说是牛黄。”昨天上午,家住弥勒县西二镇大补蚌村的王先生抱着从黄牛体内取出的这个宝贝激动地说,他们希望权威部门进行鉴定,如果真是牛黄,按照目前天然牛黄的价格每公斤20至30万元钱来算,这个排球大小的牛黄也得值十几万。

王先生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盒子里取出一个塑料袋包裹着的大肉囊,这个肉囊就是他们杀牛后取出的宝贝。解开塑料袋封口后,记者看到这个所谓“宝贝”的肉囊。其表面呈褐黄色,有一个排球那么大,破损处呈蛋黄色。

据王先生说,11月28日这天,他的几个亲戚花了3000多元钱,从邻村买来了一头老黄牛宰了吃,就在他们准备去割牛肝来炒了吃的时候,发现连接着胆囊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黄色的球状物。肝里长出了个黄色的肉囊,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是牛有病所致,还是这就是牛黄?随后他们把从肝里取出的肉囊拿给村里年长的老人辨认,老人说这就是牛黄,是十分珍稀的药材。为了进一步鉴定这个肉囊是不是牛黄,王先生他们来到了昆明。

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工作人员检验后,此肉囊并非牛黄,只是一个肉瘤。

记者 朱家吉(都市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