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字说猴子

 zcm1944 2016-02-22

词海钩沉

“猴”字说猴子

作者:孙玉文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1日 07版)
吴悦石作

  “猴年马月”真要来了。

  《西游记》中,天庭给猴王孙悟空封了个闲官“弼马温”,可见养猴对养马很有好处。据宋代罗愿《尔雅翼》载,人们在地上立好树桩子,让从野外捕捉到的猴子蹲坐在上面,等到将它的野性驯化得差不多,再慢慢教它各种技艺。驯化后的猴子可以养置于马厩,给马壮胆,帮助马匹驱除一些病虫,增强马的免疫力。这样看来,成语“猴年马月”中将“猴”和“马”摆在一起,二者不无关系。

  “猴”字《说文解字》已经收录了,左边“犭”实际上是“犬”字作偏旁的写法,是形旁,右边“侯”是声旁。字从“犬”,是因为犬也是人们豢养的动物,古人很熟悉,很多为动物名造的字都从“犬”,如“猪、猫、獐”等;跟猴子相类或同类的动物也多从“犬”,例如“猨(猿)、玃(大母猴)、狖(长尾猿)、狙(猿猴一类的动物)、狨(金丝猴)、犹(猿猴一类的动物)、猱(猿属)、猢狲”等字都如此。

  先秦文献中,《吕氏春秋·察传》已有“猴”字的用例:“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意思是说,流言经过几次流传就会走样,白变成黑,黑变成白。所以狗变成大母猴,大母猴变成猕猴,猕猴变成人,可是人和狗实在相差得很远了,可见传言不可尽信。文中“母猴”指“猕猴”,也叫“沐猴”。可能是连读的关系,前面一个字的读音易生变,于是有“猕猴、母猴、沐猴”的歧异。

  猴性躁动不安,不易驯服,美猴王孙悟空还大闹天宫呢。《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沐猴而冠”一语则反映出人们很早就驯化猴子。项羽在秦朝都城咸阳因怀念故乡江东而感叹:“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劝他的人恨铁不成钢,挖苦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是从前楚国将军项燕的后人;猕猴性情暴躁,如果长时间穿衣戴帽,它就难以忍受,出现过激行为。劝告者是说,有人说楚国人像猕猴戴帽子,性情急躁,的确如此。项羽感到此话逆耳,把这人给烹煮了。

  《庄子·齐物论》中“朝三暮四”的故事也折射出战国时期就驯猴。“狙公”(养狙的官)给豢养的狙发橡子吃,对众狙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结果众狙都发怒。他只好说:“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众狙都很高兴。所以“朝三暮四”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用以形容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猴子是动物当中最通人性的,活泼有灵性,深受人们喜爱。“猴”字也因此引申出“机灵、顽皮”等义。有的方言夸奖小孩儿乖巧、机灵,可说“这小孩很猴”;形容一个人机灵而顽皮,可以说“猴精”;还用“猴子”来指小孩、孩童,戏称行为乖巧者为“猴儿”。旧时还戏称塾师为“猴孙王”“猢狲王”。宋初李昉编纂的类书《太平广记》,其中第444—446卷,纂辑了跟猿猴有关的野史、小说,多属志怪性质,可供观览。

  猴年到来,愿读者朋友保持羊年的良善,张扬猴年的灵动,享受猴年的吉祥。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