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徐国权1jhb1pf9 2018-04-05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猕猴 张鹏摄于海南岛

猴是十二生肖中最有灵性的一个,而它既不像牛马那样与人共同生活,又不如龙虎那样威风凛凛,实在也是十二生肖中人们较少关注的一个。世界上有大量猿猴化石和四百三十余种现生种类,被称为非人灵长类。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有二十六种猿猴,是灵长类物种最丰富的国家。我国自古以来便形成了丰富的猿猴文化。那么,中国人传统上是如何区分「猿」和「猴」的?中国猿猴的分布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变化,它们是否还有继续生存的机会?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长臂猿 Matsuda Ikki摄于马来西亚

现代生物学中把灵长类动物区分为猿和猴两大类,两者最直观的区分特点就是猴有尾巴,而猿没有。这种「猿-猴」两分体系是由生物分类学奠基者林奈在十八世纪提出的。而由于缺乏猿猴的自然分布,欧洲人研究灵长类存在先天不足,早期西方在灵长类知识的获取、积累上一直步履缓慢。而中国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与猿猴朝夕相处,积累了大量有关猿猴的认识,单是相关汉字就有「猿」「猴」「狙」「猓」等数十个。在与猿猴相关的词中,「猿」与「猴」是古籍中最频繁出现的。古代中国人说的「猿」,通常是指长臂猿(科),有时也会指代同样有着乌黑毛色的黑叶猴、白头叶猴等叶猴,描述中有尾巴与否为判断的关键;而「猴」与「狙」「猱」等则是指猕猴(属)。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除了最常见的「猿」与「猴」,古代的描述中还对别的猿猴进行了记述。「猓」或「猓然」,指的是现分布于云贵川滇等地的金丝猴。「风狸」指的是现仅分布于广西、云南的蜂猴,因体型细小而被古人认为是狸类。古籍中还有对「人熊」的描述,据「毛发纯红」「反踵(踝关节可大幅度旋转)」「见人则笑不止(龇牙表情)」等特征,很可能是现仅存于印尼的猩猩。需要注意的是,「山魈」「狨」等许多词古今并非同指一物,现代生物分类中说的山魈生活在西非,狨则是南美灵长类的一个科,这是现代生物分类体系传入中国时前人以中国古词翻译外来物种名所造成的误解。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汉 兔猴带钩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传统的猿猴意象

「猿」所指代的长臂猿与「猴」所指代的猕猴是古籍中主要的灵长类形象。一九六七年,荷兰汉学家高罗佩( R. H. van Gulik )出版《长臂猿考》,讨论了历史上长臂猿于中国器物、文献和艺术中的种种表现,为探索古代猿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对话基础,每当学者从事中国猿猴记载方面的研究,都或多或少结合高氏之说。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关注猿猴的书籍。其中,秦榕博士的《中国猿猴意象探论》将孙悟空形象溯源问题置于整个猿猴文化语境下分析中国传统猿猴观念,概括出「美猿鄙猴」或「雅猿俗猴」的古代中国文学倾向。那么,审美差异从何而来,又存在怎样的历时关系呢?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汉 兔猴带钩局部

原始社会至商代—对猿猴的早期认识

早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便在劳动与生产的过程里对猴形成了一定认识,一些手造器物中已出现猿猴等的形象。这些器物的制作手法简单朴素,但已抓住了猴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大而圆深的眼窝、前额上一道突起的棱以及常常抓挠头部的手爪等,隐约透露出动物的神态。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商晚期 猴形柄石杵 弗利尔美术馆藏

例如人猴头像两面雕,出土于在距今约六千到五千年的辽宁东港市后洼遗址,材质为夹砂红陶;猿猴形玉饰,出土于北京市平谷区上宅遗址,距今约七千〜六千年,整体呈黑色,头部形似一小猴,下为柱形,中部偏上有一横向穿孔,估计是作垂吊装饰之物用;猴面泥塑,出土于拉萨市曲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采用了西藏早期陶器中常见的泥条堆塑装饰手法,可能与当地古老的「猕猴变人」的神猴信仰有关。远古时期先民们所制作的此类猴形物件还有很多,它们或承载着时人关于审美、善恶的原始观念,或作为其部族(图腾)崇信的一个象征。除西藏曲贡外,上述遗物的所在地目前都发现了猕猴(属)化石遗存,可与出土器物相互印证。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商晚期至西周 猴形铜饰件(对) 弗利尔美术馆藏

商代猿猴材料中,最突出的大概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猿猴甲骨文字「夒」(「猱」音)。学者们对夒指代猕猴还是长臂猿存在分歧。高罗佩在《长臂猿考》一书中认为夒字出现表明中国先人已经区分了猿和猴,将夒字及其衍生的后起字「獿」、「猱」等字均解为猿或长臂猿。而另一方面,王国维则认为夒字呈猴的侧面状,应该指代猕猴或精于养猴的部族首领帝喾;王小盾认为猱字本义为「(猕)猴」,夒(猱)字中古泥母豪韵(nau),上古音为*mlu;而猴在中古汉语及现在部分汉语方言中别称「马流(或马留、马骝)」,是上古音*mlu的复辅音遗存分化。由于存世文献有限,我们对猿猴传统认识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了解。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汉 鎏金铜猴 故宫博物院藏

先秦—猿猴意象的初现

在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已出现了猿和猴两种不同动物,评价上没有明显分化。到有大量文献存世的东周,猿猴在古籍中已经成为常并列出现的文学意象,该时期人们主要强调长臂猿与猴敏捷、善攀援的特性,如《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猱猿饮焉」等。同时此时期猿与猴也常作为负面形象出现,如《列子·黄帝》「朝三暮四」典故「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表现了猴的愚蠢;《庄子·天运》道「今取猿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用猿猴穿周公衣服讽刺了猿猴的蒙昧。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汉 猴形佩饰 故宫博物院藏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汉 猴形带钩 弗利尔美术馆藏

秦汉—贵猿轻猴的初步分化

秦汉时期,文学中对猿和猴的表述初步呈现出一种分化,即贵猿轻猴。这一时期产生了与猿相关、极重要的一种看法,即猿具有某种神秘特质,能使其自身寿命延绵百年,如「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猿的手臂极其修长、终日在深林间飞荡,人们由此把它看成是吐故纳新、引气通脉的高手,能长生不朽甚至化为人形,猿(与鹤)日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灵寿的象征之一。而在该时期文本里所呈现的猴,似乎大多是低俗、不成器、被揶揄嬉笑的对象。「沐猴而冠」出自《史记》说者讥讽项王的话;《前汉书》中长信少府檀长卿在宴席上为「沐猴与狗斗」舞,被盖宽饶以「列卿而沐猴舞,失礼不敬」为由弹劾,一段日子后才被皇帝宽恕;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王孙赋》里生动描写猴的外貌、声音、动作、神态与生活,猴被称作「王孙」(泛指贵族子弟)而加以描绘讽刺,其行陋貌丑、湮于世俗的形象构成后人评价猴的某种基础。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东汉 异兽、人物、连理树画像砖拓片 微山县两城镇出土 树上有群猴,树下有两人弯弓仰射

天地灵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猿猴审美差异从何而来?

东汉 沈刘庄墓前室东面南端方立柱正面画像砖拓片 画面为上下罗叠的三只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