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山第三大兵马俑坑发掘记

 七里山人 2016-02-22

危山第三大兵马俑坑发掘记

2002-12-23 16:02 作者:朱步冲 2002年第50期
在电话采访中,危山兵马俑考古队领队崔大庸教授的语气中充满兴奋。据初步估计,这处长约9.7米,宽1.9米,容纳了100余件武士、战马俑及陶制车队的俑坑可以断代至东汉初期。鉴于东汉时期军戎服饰资料的稀缺,它对填补这项研究的空白具备相当重要的价值。

随着挖掘工作的进展,章丘圣井镇危山汉兵马俑内的乐鼓成国了一大亮点。图为最前面的骑兵队

看着匆匆而至的考古专业工作人员和蜂拥而来的媒体记者,章丘市圣井镇寨子村村民赵庆芳也许会了解到他无意中打开的是一个辉煌的文物宝库。11月24日上午9时许,他和另外一位村民张其元正在距镇政府约500米的危山风景区半山腰刨树坑时,镢头磕到了一件硬物。随即,他们发现,磕到的硬物竟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石马头”。他们继续挖掘,当又一张面目模糊的古代人面露出地面时,稍懂一点文物常识的他们赶紧跑下山去向县政府汇报,由此宣告了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第三大兵马俑坑——危山兵马俑的问世。

在电话采访中,危山兵马俑考古队领队崔大庸教授的语气中充满兴奋。据初步估计,这处长约9.7米,宽1.9米,容纳了100余件武士、战马俑及陶制车队的俑坑可以断代至东汉初期。鉴于东汉时期军戎服饰资料的稀缺,它对填补这项研究的空白具备相当重要的价值。

目前,伴随着清理工作进展,这支兵马俑仪仗队的格局已较为清晰。俑坑大体可分为四个区域。仪仗队最前排为五位骑兵,其后是由3辆驷马立车和1辆双辕轺车组成的车队,依次纵向排列。车与车之间各有一排牵马俑或护卫俑。每辆车左右两翼均有骑兵护卫,从大格局上看,整个车队是被骑兵围在了一个马蹄形保护圈内。随后是由80余名步行武士组成的步兵方阵。车队与步兵方阵之间零散分布着几个陶俑,其装束打扮与步兵俑明显有别,表情也活泼得多,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乐俑。崔大庸教授介绍说,危山俑坑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陪葬坑,有兵团也有乐团。东汉时期部队行军打仗时常常带有随军的乐团,一方面是为了娱乐,另一方面也是为鼓舞士气。

通过这些经历千年重见天日的文物,我们仿佛可以体会到史书中关于汉代“世俗奢僭罔极,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靡有厌足”的太平盛世光景与汉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艺。步兵俑身穿红色战袍,手持精巧的盾牌,颇有汉诗中“绛衣戎服,示扬武威”的神气。四辆陶车的乘马颜色搭配五彩斑斓,第一排为灰色涂着白彩,第二排为灰色涂有红彩,第三排为黑色,第四排为灰色。在第一排马车的左侧,两匹黑色护马的头上绘着红边白底的当卢,即汉代饰于坐骑或乘马两眼、眉之间的鼻处的装饰物。

据考古队专家介绍,汉代殉葬俑大多采用模制工艺,借鉴了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制作方法。首先按规模要求捏塑一个陶俑标本,入窑烧制成形后成为样品。在样品周围涂上厚厚一层陶泥,阴干,从头部沿两耳际向下一切两半,就形成了一组模具。将烧制后的模具内填满陶泥,就脱出了一件成品,如此反复,就可制出一大批外观一致的陶俑。最后将它们入窑焙烧成形。如果陶俑自身姿势过于复杂,不宜一次成模,工匠们就将一个陶俑分解成几个部分,分模制作,然后粘接。经计算,制作这样一套不同样的兵马俑,需9组73件不同的模具。

遗憾的是,由于俑坑本身被破坏,导致这些珍贵文物受损严重。不少陶俑歪倒在陶马一侧,以致在发掘工作初期被误以为是分布于仪仗队周边的立俑。同时由于早期破碎挤压和地表水侵蚀,许多陶俑已经残缺不全,彩绘已脱落或失去原色。据称,墓顶坍塌应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考古队队长王守功的意见,之所以第四排兵马俑及俑坑北部的陶俑出现碎裂、排列混乱现象,可能是安葬时俑坑上面覆盖了木板,后来木板腐烂坠落砸在陶俑上,从而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提及出土兵马俑的保护问题时,崔大庸教授表示对已出土的兵马俑的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据测量,发掘现场温度有点偏低,而湿度有些过高,两者均难以控制。温度和湿度对兵马俑保护的影响都很大,理想湿度一般应保持在40%~45%。发掘队首先已经用特殊胶水对兵马俑进行药物保护,一方面是对脆弱的俑体进行加固,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彩绘。据估计,成俑坑的清理及绘图、编号、拍照、录像等工作大约一周时间就可完成,接下来就是将兵马俑从危山现场迁到章丘市博物馆进行后期修复。一般情况下,田野考古的现场清理和后期修复各占一半时间,鉴于此处绝大多数陶俑均已碎裂,所以后期复原估计要多花几倍时间,进行表面除尘,粘接拼对,然后将这支仪仗队按照原貌进行布阵。而俑坑本身则必须进行回填保护。

鉴于危山俑坑附近古墓众多,崔大庸教授表示不排除它附属的主墓或其他陪葬坑就在附近的可能,考古队已经在以俑坑为中心2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打出300个探孔,但尚未发现主墓室或其他陪葬坑存在的迹象

汉代的军戎服饰

杨家洼出土的彩绘陶俑二类一型玄甲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沿袭秦代模式。军人身穿名为“禅(单)衣”的袍服,杨家湾、徐州狮子山,危山兵马俑身穿的都是这种战袍。戎服的裤子称为“诏”,十分宽松,在行军打仗时为了便利行动,常常外裹行缠。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为巾帻外加毡或皮制的武冠,脚上主要穿靴履,履有圆头平底,月牙形头等样式,多以麻布或麻编织而成。汉代戎服的颜色,以红为主。按照五行终始说,汉代自命火德,尚红色。盔甲以铁质为主,分身甲,钎(披膊),锻桠(开领)等部分,身甲由长条形甲片编缀而成,披膊由鱼鳞形甲片构成,方口领,在前胸或右肩开襟。咸阳杨家湾兵马俑身上,就有用颜料绘制的铠甲,危山兵马俑身上则只有武士战袍

风格独特,写意的汉俑

两汉时期的陪葬俑,在许多方面禀承了秦俑的风格,而又有自身独特的风貌。秦俑是高度君主集权专制社会产物,是中国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秦俑在总体气势上给人以磅礴雄伟的感觉,是秦始皇统率的“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代军队的缩影,体现出北方周文化及游牧文化恢宏博大的气质特点。

由于西汉开国之祖刘邦的籍贯及政治风气相对宽松,汉代俑更多体现出楚汉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同秦俑的写实相比,更多地具写意、夸张的特点。在形体的大小和身高上汉俑也比秦俑要小得多,大多为人体高度的1/3左右,如阳陵陶俑高60厘米,杨家湾骑马俑大者高68厘米,小者高44.5厘米,霸陵立俑高53~57厘米,安陵陶俑高44~46厘米。

与秦俑表达出的强烈政治专制色彩相反,汉俑更多吸收了民间文化的人本因素,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上远远超过了秦俑,因此在形式上也多种多样。西汉中晚期后,伴随着丧葬习俗的变化,人们更注重将日常现实生活的场景如实搬入地下。汉代墓室平面基本上由东西耳室、东西侧室、主室组成,东西耳室一为马厩,一为仓房;东西侧室则为置放罐、壶、盆、碗的餐室和放置歌舞乐俑以助兴的客厅。后室则为墓主人棺床之室。它完全仿照世间现实生活而造,适应这一需要的各种陶俑,也就应运而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