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拿什么来影响学生

 江山携手 2016-02-22

同事把样刊捎过来的时候,我正在上课。无处可放,只好先拿进教室,撂在了讲桌上。

“老师,那是什么?”几个眼尖的学生伸着脖子问。

“是样刊。”我随口回答,准备继续上课。

“样刊是什么?”这几个家伙不依不饶,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样刊就是你的文章发表了以后,编辑部寄来的刊有你文章的杂志。”没办法,只好简单地给他们解释。

“那给我们看看吧,看看你写的文章。”得寸进尺,这几个家伙保持了一贯的“优良作风”。

“放学再看,现在上课。”手一挥,开始讲课,说一不二也是我的优良作风。

我知道,这些家伙喜欢看网络小说,还有言情、疑案、探秘之类的玄幻小册子,倒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会有心情读教育杂志。瞎起哄罢了,心里这么一想,倒是对刚刚的搪塞之语安心起来。

午休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做题。八年级的数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难度,课前要是不认真做一遍,有时候还真是讲不出来。

“老师,杂志呢?”不知什么时候,那几个家伙站在了我身后。

“你们还真要看?”有些诧异,以为他们不过是说说而已。其实,我的那句“放学再看”也不过是为了打发他们而说的。

“当然要看,你不是说放学再看吗?我们等着的呢。”好几只手同时伸了过来。

没办法,只好把同事刚刚送过来的九本样刊递到他们手里。芦勇和宋翔远接过杂志,转身飞奔而去。身后,一伙人追着、闹着,那股子兴奋劲与年幼的孩子过年差不多。

下午,在楼梯上遇见芦勇,他小声问我:“老师,你都在文章里写张宇了,为什么不写我呢?”

这家伙,一定是读了《缺了一个角的试卷》那篇随笔了,张宇是那篇随笔的主人公,看来他是羡慕“上了报纸”的人了。

“你好好表现,下一次就写你,让你也上报纸。”我拍了拍他那光光的大脑袋,许了一诺。

“真的呀!那我好好表现,你好好写哈。”话没说完,一溜烟不见了人影。

拐过弯,班里的一群人正在边走边聊,把整个走廊堵得严严实实,只好随在他们身后走。

“哎,你们读了咱数学老师写的那些文章了吗?”一个问。

“读了,读了。没想到数学老师还能发表文章,听说每年还发表不少呢!”一个答。

“我看老师写的都是咱们班里的事,不管什么事让他一写就能发表,神人呀!”又一个答。

“你们没去过老师的博客吧,那里面写的才多呢!以后咱可得好好表现,争取也让老师写一下子。”再一个答。

“我发现我开始崇拜他了,我最崇拜能写文章的人了。”最后一个开始抒情。

晕,本无意听到这些,但既然听到了还不得不听下去。转身向后走,我可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偷”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被人夸,心里不免有些美滋滋的。没有想到,随心而写的一点文字能够让学生那么兴奋,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点爱好竟成了被学生崇拜的理由。

于永正老师在《影响是教育的第一个名字》一文中,曾经列举了自己求学时最崇拜一个老师的原因——这个老师绘画、写字、弹琴样样都行。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吹拉弹唱,竟也能够成为于老师崇拜老师的原因,并因崇拜而喜欢他的课堂,喜欢他教的学科。

记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冒了出来:在今天,我们可以拿什么来影响学生?答案可能会有很多,每个人的回答也一定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绝对不会仅仅是分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