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当拐棍儿吗

 江山携手 2016-02-23

在今天的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高中组最后一节课的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盲人旅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即让学生分别扮演“盲人”和“拐棍”,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感悟信任和互助在交往中的作用。作为旁观者,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拐棍”们的身上,并发现了以下几种类型的“拐棍”:

1、极度自我型:有些“拐棍”因为可以看得见模拟的现场,感觉自己很熟悉场景,整个活动并没有什么困难,所以就很“自我”地带着“盲人”行走,而忽略了“盲人”看不见东西的现实和无助、害怕的心理感受。其中有一对体验搭档,“拐棍”自顾前行,几乎是拖拽着“盲人”一溜小跑,充当障碍物的凳子被多次趟翻。而“盲人”在遭受几次碰撞之后,明显降低了对“拐杖”的信任感,后面的行走就变得犹豫不决,导致了整个“旅行”耗时很长。

2、任务残缺型:按照活动规则,“盲人”和“拐棍”不能有语言上的沟通,但可以有肢体上的交流。但是有的“拐棍”任务意识不完整,把拐棍的作用简单理解为支撑物,没有突显出暗示、提醒、指导“盲人”越过障碍物的功能。至少有三四对体验搭档,其中的“拐棍”紧紧抓住“盲人”不放,把“盲人”的身体有力地支撑起来,一任“盲人”碰倒凳子、撞翻障碍物。即使是在通过用呼啦圈模拟的洞口时,他们依然是顽强地屹立着,丝毫没有放低身段的样子。

3、大包大揽型:有的“拐杖”非常细心,对“盲人”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有几个“拐棍”几乎包揽了“盲人”的一切行动,一些“盲人”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他们也要握着“盲人”的手、抱着“盲人”的腿,不厌其烦地身体力行。最终导致“盲人”完全不敢有自己的行动,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很多人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侯,关注的往往是“盲人”的艰辛和行动规则,很少有人对“拐棍”的角色行为进行深度的思考。其实在我看来,真正难做的不是“盲人”,做好一根“拐棍”反而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毕竟,拐棍是这个活动中处于主导位置的角儿。

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师就是学生的拐棍,不仅要给学生前行的力量支撑,更要为他们的前行提供方向上的引领。而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往往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三种“拐棍”一样,要么无视学生的存在,自顾自地讲给自己听;要么是牢牢控制着学生的思维,不给他们丝毫自己思考的空间;要么是一个勤劳的保姆,伺候出一群不能自食其力的软角儿。

原来,当好拐棍的关键,不是要把我们自己变得多么强大,也不是必须为别人提供多么强有力的帮助,而是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在为他人提供帮助时要考虑到他人的实际需要。而这个“他人”,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学生。

在看完这个活动后,我有了一次让自己心惊胆战的自问:你会当拐棍儿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