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BC最新拍的中国纪录片,画风太美我不敢看!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02-24

去年,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关于中英教育差异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接着,王思聪又登上了BBC的纪录片,范主还扒过~


范主发现:讲述中国故事的外文纪录片,势头越来越高涨。


农历新年前后,BBC第二频道,又推出了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the Story of China (中国故事).拍摄团队历经3年时间,先后12次到访中国,足记遍布中国十余个地区,完成了这部有历史、人文兼具美景的纪录片。



英国知名历史学家和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担任这个纪录片的撰稿和主持人(对这位大叔感兴趣的人,应该看过另一部纪录片《The Story of India》)



在纪录片主线上,挑选细微的角度,讲述从夏商周……到丝绸之路、宋、明、清、改革开放,中国巨大的历史变迁。


BGM一出,范主就被二胡声吸引了,弹幕楼里一片求背景音的咆哮声。(悄悄告诉范友,去听听女子十二乐坊的《蝴蝶》)怀着好奇和无聊的心思,范主过年期间,看起了这部纪录片。


第一篇 祖先

(一群韩国老头出现在孔子墓前是啥剧情?)


如标题所写,第一集里,纪录片主持人Michael Wood就引出了每年“大迁徙”的中国人,在特殊的节日里做得一件重要的事——祭祖。 


在浙江无锡,Michael 探访一位秦姓主人公。并跟随Qin's Family,体验了中国人祭祖的场面。


从采访的对话中,范主可以感受到秦姓家族中有从世界各地奔赴祖籍的同胞。(大合照的阵势)


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在和平年代,人们越来越对自己的家族产生寄托,希望通过寻找自己的根,来发扬家族的家风、文化。“家的风气好了,整个国家的风气就正了"。


纪录片播到这里,范主也是莫名的感动:台湾。世界四大文明,都是起源于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和迄今为止,一只存在并孕育生命的黄河。



从黄河沿岸起,Michael的摄制组了解最早的伏羲、女娲的传说,讲述中国诞生的神话。


河南周口淮阳的太昊陵庙宇上方,横幅写着:乙未年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范主有些震惊,Michael Wood作为历史学家和主持人,很深入的追根溯源。


范主跟这个地方也有一些渊源,但是从没有探访过此地,更不用说专门在农历二月二大典时,像Michael Wood一样亲自体验。



Michael 还亲自到访了夏朝遗址二里头。


商朝遗址,大禹治水,还有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按照时间顺序,Michael Wood还坐着高铁去了一趟曲阜。探访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范主觉得有意思的是,他在孔子的墓碑前,遇到了一队韩国人。



这是一批研究儒家思想的韩国学者。



Michael正想和他们聊一聊。老先生先问了“老外”一个问题:“我们是崇尚孔夫子”


“诶~那你来这儿是干啥~?”



一番欢乐的提问之后,双方代表达成了“仁爱”“仁慈”“仁”……的思想共识↓↓ 


第一篇从1899年中国最后一次天坛祭祖开始,讲述了现代文明中,中国人对祖先的追溯,观点中立,范主已经迫不及待看下一篇了。


第二篇 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 

(唐朝就开始看脸了。。)


唐朝的鼎盛,不仅因为历史、文化,还有对各种思想、宗教的吸纳 。


在这里,就必然要提到丝绸之路。


著名的丝绸之路,融汇了中亚欧的食物、服饰、文化交流、贸易等等的印记,把亚欧大陆连在一起。


那个时候的唐朝,应该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国家。 


在沟通互融过程中,Michael Wood就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玄奘。 玄奘西天取经,用20匹马,驮657本书,装了520袋。唐僧的故事被中国人广泛熟知,最出名的就是神话故事《西游记》。



但BBC的选材角度,还真是歪果仁视角。范主搞不懂为什么要用这个版本的孙悟空。 画风妖娆(~ ̄▽ ̄)~


难道是因为央视版《西游记》像素不高,不能完美对接纪录片画质?


总之,范主觉得故事是讲的很完整,下一个笑点来自:玄奘回到大唐之后的偶像光环气质。。



“很多人前来欢迎他,很多人赶来就是为了能在门缝中看他一眼”,牛津瓦德汉学院的教授用超溜儿的英语,说出了其中的奥秘



自古以来的真谛:看脸的世界,论偶像的力量,66666



除了路上丝绸之路,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大唐繁荣的标志。


通过商业活动,唐朝向世界输送了最流行的饮料——茶。还有上等丝绸、陶瓷等等。 


范主的另一个笑点来自独特的伴手礼:Michael Wood说,自己喜欢带这些“有意思”的“工艺品”回英国



第三篇 黄金时代

(好吃、好玩儿、脑洞很大的宋朝)


第三集宋朝上线,大批吃货们,请搬好小板凳。 在宋朝古都开封,Michael 沿着大街小巷介绍了这里的历史。范主最感兴趣的,就是吃。



清明上河图里,有各种餐馆、商店,晚上还木有宵禁、木有宵禁、木有宵禁!大家忙着赚钱做生意,最早的都市生活就是酱紫有意思。 


宋朝有一个相当大的贡献,就是全世界流行的——中华料理.


Michael和团队在又一新边吃边讲中国最早、且不断在印刷的食谱《山家清供》。


席间,还不忘让大厨给做一道来自11世纪的菜谱。


范主小时候曾经和家人一起逛吃开封夜市,虽然吃的喝的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但记忆中觉得味道真赞!


宋朝文化创意程度很高,有一批脑洞大开的先进发明。那时候,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被称作“中国达芬奇”的苏颂,发明了水座钟。城里每个小时都能听到报时的水座钟声。


还有为了提高人民生活娱乐,而发明的文娱活动——蹴鞠。 


宋词也是宝贵的文化。Michael用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句为主线,讲述了北宋南宋的政治文化。没感受过中英文宋词翻译的,赶紧过来凑个热闹。


第四篇 明朝

(航海实力不容小觑的时代)


依旧是顺着时间走向,Michael讲了占卜罗盘、方孝孺,还有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中国古代已经创造的船尾方向舵、水密隔舱技艺。



还有磁罗盘,中国商人凭经验绘制的航海地图,都给中国古代的航海出行,制造了机会。 


不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只是去耀国威、做交流。


如果那个时候就开始频繁的商贸活动,这些漆器、丝绸,应该可以换不少金银


PS 番外篇: China Face 和 China View


这部《中国故事》总共6篇。第五和第六主要讲述末代王朝和变革时代。(还没更新出来,先表着急)


主持人Michael在制作节目的时候,经常把一些祖辈的生活故事和历史事件结合。将4000年的历史浓缩进普通百姓的故事,也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任务。


所以,在Michael采访的三年间,他留下了不少照片,集结成一组,叫《China Face》。



每个人物背后,都是一个城事。


这里面最少不了的,是热情的笑容,


和霸占南北的广场舞。。


依照BBC纪录片制作的实力,这部纪录片的风景,也必须美美哒。。


最后给范友们两个有趣的看点:


1.纪录片里被采访到的中国人,好多英语都超溜 。英国人看了纪录片,会不会以为大部分中国人英语都很牛?



2.学生背诵宋词的第三篇,范主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语文课上的时代感。。。



奉上第一集地址:中国的故事 The Story of China 01【冰冰字幕组】(WiFi环境下点开看吧)?

(商务范出品,资料/图片来自bbc.co.uk、AcFun、纪录片之家字幕组、冰冰字幕组、Google|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微信公众号『商务范』,微信号:bfan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