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贪多嚼不烂

 nizijun 2016-02-24
 


 贪多嚼不烂


    作者: 史中兴

  古话说,贪多嚼不烂。

  著名学者梁漱溟深谙此理。他的孙子梁钦宁接受访谈告诉我们,祖父一次一个人带四个孩子出去玩,他最小,只有四岁,最长的十一岁,下馆子吃饭,祖父给四个孩子总共只要了二两米饭。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如今吃的东西好了多了,胖墩也多了,肥胖成了一种病,可证梁氏所言非虚。病从口入,你要健康,第一条就是管住你的嘴,众多医生千百遍地重复着这样的告诫。

  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也懂得这样的告诫,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食品再丰富,不会把盘子都搬过来,一天三顿就是三顿,不会没完没了地吃,一顿二两三两,不会八两一斤,换上大肚汉,也不可能八十个馒头、六十碗面。

  这种过饱过撑的情形在微信群里发生了。你出去看看,车船上、候机候车室里、开会的会场里、商店的柜台里,甚至医生看病的诊室里,有多少人在低头刷屏,上班族办公时间不便刷,就上厕所刷。办公室以外,早晨一睁眼,晚上闭眼前,都刷个不停。我所住的院子里几个常去健身点的老人,近日不见,我转身寻觅,坐在长椅上刷屏呢!

  信息不胀肚子,涨脑子。你拥有几个、几十个微信群,一个群十来个人,就是几十、几百个人,每天从早到晚,这么多人给你发信,你也必有所回应,难怪有人一有空就刷屏,就是生怕漏了谁的信,在群中掉队落伍。这就迫使你从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全部休息时间都不敢闲着,你就是24小不闭眼不停手,它还是没完没了。你脑子不涨才怪呢。

  信息单一的年代,人们坐井观天,不知今夕何年,患上信息饥渴症。如今人们爱上微信,大至国内外大事,小至饮食起居,看病养生、辨假防骗,里面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叫人怎么不爱它。事情总是这样,有一利就有一弊,爱之过甚,为其所累,就有可能转化为恨,或者是爱恨交加。

  老友聚会,一位退休不久的,泡微信的牛人,竟热情大减,诉说他泡微信的初衷,想让自己在朋友心目中是个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消息灵通人士。渐渐地,他应接不暇了,潮水般的信息,一波波从群里涌来,他把全部的休息时间都赔上,还是担心漏了什么。最烦的是,有人晒私照,传小道,他觉得把肉麻当有趣,无聊,群里人却齐声点赞、回复、转发,你不吭声,人家就有看法了。至于那些炒作的、推销的,更是一种骚扰了。怎么办呢?这位老弟的结论是戒瘾。不再泡微信,不让微信牵着鼻子走,弄得人七荤八素,丢了魂似的。

  这位老弟是不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呢?信息化时代,微信毕竟是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工具,有自制力,掌控有度,它是不会造成脑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