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请不要说悲伤那个词

 gs老张 2016-02-24

有了孩子,我会关注一些以前从来不会关注的事。比如狗。看到遛狗的,第一反应就是“快看,狗狗”。

他让我的世界变得不一样。沉浸在有他的生活里,愿意为他付出,他的存在,足够让你忘掉这个世界的疑难杂症。

哪怕是暂时的。

然而,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成长的烦恼,青春的阵痛,想起与这个世界迎头碰面时的阴影、血痕、闷棍、陷阱,而生活又是如何面无表情地帮你记下一条一条的经验。想起那些关键的时刻,有人帮你,然而没有谁能够代替你。那些决定都是你自己做出的。

但这样来看待成长、代际之间的关系,仍然显得平常,甚至浅薄,亲情与血缘的面目显得那么简单。经常是这样:当我们阅读一些事实上发生了的故事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会感受到自己确实只是这个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个人。

因为有些人和他们的故事远比我们的复杂。

“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吉米·科瑞根出场时,他是个小孩子,妈妈要带他出门。那是有小孩子的人都体会得到的忙乱与糟心……对,夹杂着理所当然的幸福感。当我们看到,妈妈和经典老爷车展上的超人演员一起带他下馆子时,这个故事的甜美开端到此结束。这时候你应该也注意到吉米那有点囧囧的外形,接着,你会看到36岁的吉米的形象:笨拙,迂腐,特别显老,跟另一个漫画人物老夫子一样老,不是被人漠视,便是被人嘲弄。他的妈妈还出现在他的生活里,管天管地,吉米在办公室里接的电话大部分是她打来的。我们只要看两页妈妈打电话的图片,便可以脑补出吉米36年来的生活。

他必须接受这些烦嚣,也必须承担一个剩男的孤独。他肯定也有渴望和疑问,比如,起码也该有个人有点喜欢他吧?这些都必须深埋。大概,他是有点喜欢公司文员佩姬的,当妈妈亲自打电话告诉他此刻天上有彩虹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告诉佩姬。

佩姬对他的邀请,简而言之是一个字“滚”。可能是她太忙了。可能真的在同一个办公室却有不同的世界。

“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嗯,他也是世界上的渣渣。比卢瑟还要低,还要具体。

那个缺席的父亲出场了。吉米有一天收到一封信和一张机票,信是以“亲爱的儿子”开头的。这位自称是吉米老爸的人,想他飞过去相见。

对于36岁的吉米来说,与生父相认这件事的冲击性,不仅是唤醒长期以来对父亲的遗忘,更可能逐步醒悟这个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父亲这个人,占据了这个故事最紧要的戏份,而且他还是一个老戏骨,即使他不出场,他的儿子吉米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是和他有关。他是所有的因。

血缘里面可以容纳很多形容词,但“爱”、“亲情”、“纯粹”这时候应该排在很后面的。

父子相认的故事成千上万,这是其中之一。吉米这位在机场餐厅工作的父亲并没有千万财产要他继承,也没有道歉、悔恨和泪水,甚至没有激动。相隔30多年的父子就这样反高潮地相认了。

这位父亲一看便是普通人,工薪阶层,受到岁月的打磨,已经秃顶了,人还算风趣,和肥胖的身材颇为般配。吉米还有一个黑人妹妹艾美,还有很老的爷爷,都住在这个城市。这是冬天,雪下得很大,先是吉米外出被车撞了一下,然后是他的这位父亲,开着租来的车在大雪天出了车祸。

吉米和他的父亲相聚的时间非常短。他和父亲收养的女儿艾美,也是在父亲的病房外相见的。“毕竟,我们算一家人吧?”艾美如是说。

单从文字叙述而言,吉米的故事到此结束。但这是一本漫画。按照潜意识里我们对漫画、绘本之类的理解,这类粗浅读物可以快速而且不动脑筋地翻完,一笑了之。虽然受到朋友的极力推荐,我得承认,这本漫画并不好读,它实在不像我们读到的任何一本漫画。它有难度,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耐心和理解力。它展现的,除了图像与文字的不同,还使二维的图片具有立体、渐进的功能。怎么说呢?比如正在起床的吉米——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吉米同时掀开被子。又比如这个城市里的鹿和提醒注意鹿的路牌,是作为故事的“道具”一再出现的。这是梗。又比如,吉米拄着拐杖与父亲相认,是真实的腿受伤抑或只是他的幻想、心理的折射?似乎都有可能。

图像不同于文字的叙述正在于此。故事中的细节与顺序都变成了图像的恣意表演。正是这种混乱而又精细的图像表现方式,呈现出吉米的内心世界:他的犹豫、自卑、害怕、压抑甚至暴力。这些都必须要通过他的幻想和谵妄来表达、释放。

所以,不能用翻看绘本的方式来看吉米的故事。克里斯·韦尔作为漫画家,他用图像来展现从前我们在纯文字故事里触发的想象,完整、丰富地表达一个故事所包含的魅力。吉米的故事很简单,但要完全明白,得重读个两三次。而每一次你都可以读懂一点克里斯·韦尔。他确实是个极其优秀的“作者”。而这本书释放的想象、阐释空间,足以让fans做出大量的笺注来。

当我们明白吉米和妈妈长期以来形成的支配、依赖和忍受的关系,也就明白了吉米在现实世界的挫败感面前,必须做白日梦。父子相认的故事成千上万,何足为奇,克里斯·韦尔通过这些白日梦,隐隐指出了血缘关系的重要,尤其是父亲的重要。即使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即使有可能快被儿子遗忘,一旦他出现,足以让吉米的世界重组。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不妨再想想童年时代的吉米遇到的“超人”事件,这与父亲的缺席叠加在一起,也与在成人世界遭受到的挫折叠加在一起。有没有所谓伤害与怨恨呢?这两个词一定包容在亲情这个词里面的,还可以确定的是,善良这个词在吉米那里占了极大比重。

“混乱”的图像叙述里,不仅有吉米、吉米的父亲,还有吉米的爷爷(所以才会有这本厚达3厘米的书)。“我爸从来没有见过我妈,他不也好好的吗?”这是吉米的爸爸说的。这个没有见过自己妈妈的小男孩,也让我们看到某种联系。在吉米的阴郁里,同样有血缘的因素。爷爷还见证了芝加哥博览会和芝加哥大火两件大事。爷爷——那个小男孩像小动物一样跟随父亲爬上博览会的最高屋顶,他害怕被暴躁的父亲从屋顶上扔下。这是他的噩梦。这个故事既关乎一个家族,同时也关乎一座城市。克里斯·韦尔令人赞叹之处,除了多层次地绘制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情绪的把握极大地避免了扁平化叙事,还有对氛围的营造。对这座一直下雪的城市,他倾注了与人物一样多的巧思;每个场景的精心程度(那些干净冷漠的笔触),我想并不仅仅是服务于故事情节,而是出于作者更高的追求,比如他是怎么看待这座城市的。虽然这只是一本漫画,但足以读出经典文学作品的厚重。

“我爸从来没有见过我妈,他不也好好的吗?”吉米的爸爸几乎是理直气壮地说。他没能像我们一样,看到他父亲的童年。不过,这句话也足以说明吉米爸爸的特性。他是一个简单的人,甚至可以说,相比起他的父亲和儿子,他是最没有负担的人。即使父子相见了,他也没有对当年的行为有多么悔恨,与其说他有自己的道理,不如说生活中有无数的人,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不是按部就班的机器,人生也不是早已拟就的计划书。生活何其广大,每个人都淹没其中。经典文学作品里,既有一直逃跑的作家黑塞(薛忆沩语),也有抛弃优渥生活跑到大溪地去的高更。每个人都有可能出错,倒不一定是为了心中那块“月亮”。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不少长篇小说的主人翁,都是离婚多次,他们的故事都与婚姻、亲情、血缘有牵涉,更与一个男人的犯错有关。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如果有所谓因果的揭示与和解,那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经过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东西。吉米得知父亲因他而出车祸之后,在爷爷和妹妹面前痛哭流涕,释放他的心结;深夜里爷爷谈到他劝吉米的父亲,不要找吉米,因为太晚了,而自己的儿子“就是一点头脑也没有”。也许这是所谓的和解,但这与父亲没有出现前的生活一样,也都是人生的真实境况而已。父亲离世,遗憾便随之而来。

当吉米回到他的格子间,有一个叫谭美的新同事跟他打招呼。护士艾美在感恩节值班,她要伺候一个老年人。这样的结尾有点甜,而且毕竟是虚构的。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属于作者克里斯·韦尔的。他也出身单亲家庭,他在本书的后记(《勘误表》)里谈到创造经历。作者更合适来为我们解答、画上句号。

“我希望借这个机会,创造一个半自传性的情节背景,解开我在信心及情感真实性上的疑惑。”

“有天,我毫无预警地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是我的父亲……在这里我不便透露我们的谈话内容,也不会细述他是怎么找到我的,更不试图描述内心的挫折和愤恨让我有多难堪。”

“他独角戏唱着唱着又想装轻松,结果亲切友善的话语听来反倒别扭、不合时宜:我从未让我故事里的吉米老爸如此失言、进退维谷。”

“我害怕那天的到来:我这一生几乎都在准备这重要的一刻。我猜我内心最根本、最大的恐惧就是:他不喜欢我这个人。”

“我决计一旦出版成书,要送一本给我父亲……然而,天不从人愿,老天爷连这个机会都不肯给我:他已于一月心脏病发逝世。”

“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五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

《吉米·科瑞根》,副标题“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美] 克里斯·韦尔,新星出版社2015.11《吉米·科瑞根》,副标题“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美] 克里斯·韦尔,新星出版社2015.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