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名嘴力挺电动车是工具也是智慧

 昵称30902001 2016-02-24


最近,电动车、尤其是电动三轮车成为了各大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词。双十一临近呼和浩特禁止快递电动车上路,多个地市先后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不知道政府领导们怎么想,只知道被影响了生活乃至生计的平民百姓在唉声叹气!

影响数亿人生活的电动车却没有自己强有力的声音,这多少有些讽刺!然而最近,央视名嘴白岩松以及江苏卫视知名主持人孟非纷纷在节目上发声,力挺电动车!


白岩松一如既往地从央视的大格局进行解读,而孟非则是在很直接地质问当地政府!

NO.1 白岩松


电动三轮车是充满中国智慧的解决方案

快递三轮车是非法的吗?

严谨的去扣条文的话说是!但是我想换一种说法,是非常有中国智慧的一种解决方法,如果要没有这种“灵机一动”的电动三轮车的话,中国的快递业恐怕也不会有如此的几何式的增长,那么背后这种电商的产业很难发展到今天,成了这个社会大家谁都躲不开的一种消费渠道。

那么接下来又该怎么解决它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更大的一种好处呢?今年10月26号,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里头有研究出台快递专用三轮车国家标准以及生产、使用、管理规定。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用于城市收投服务的管理办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行难问题。


NO.2孟非


不要因为少数人的面子而牺牲多数人的利益

在八月二十一号《现在快报》曾经报道一件事情,说是严惩从今年五月份开始的大规模交通整治,其中包括电动轮车、渣土车、出租车等等,但重点是电动三轮车。

到目前为止交警的工作很有效率,现在整个盐城市区已经看不到一辆电动三轮车了,对这件事情坊间态度不一,今天我看见一篇文章,对这件事情发表的评论,盐城现在这个政策至少波及到一万八千个家庭,意味着有一万八千辆电动车被限制,有一万八千户老百姓可能要转行,可能要没了收入和来源。为了让大家支持政府这个工作,盐城出了本《三轮车之患》的小册子,记录公布了从2009年到现在三轮车所犯下的所有“罪行”:2009年以来市区内因为三轮车的非法营运或者违章行驶,造成了交通事故2675起,死亡19人,直接经济损失700万,而事故的赔付率只有18%。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他说在成经济损失700万,这700万是相对谁?相对机动车,造成700万的损失,那这个作者说但是那一万八千辆电动车,以平均2500元一辆算,是4500万元,为了弥补700万元的损失,要让社会限制4500万的资产,有这样算账的吗?有这种道理吗?电动三轮车对很多城市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服务业或者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是有一定的危险系数的,不能只捡软柿子捏,也更不能不顾民生。

在论述的方式当中,数字是一个特别有效的论证方式,拿数字说话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但是在很多问题上,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拿出来的数据真的特别可疑,盐城就拿出“700万”来说这个事情,你不是说700万损失很大,但你一下要让老百姓限制4500万,有这种道理吗?我就看到的这么一点点数据,引用不多的数据,我们在来看看,我觉得也可疑,他说从2009年到现在,各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9人,我们很难就这个数字发表感想,每一条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令人痛心的,但是三年19个死亡事故,到底算多还是不算多?我判断不了,所以什么事情都要经过比较。

盐城市交管部门怎么不公布一下这三年来导致死亡的公车占多少?公交车占多少?工程车占多少?随便举举,三个gong字开头的,你要经过比较我们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事三年19个人算多算少。

前段时间全国治理酒驾的风暴中,查出多少开公车司机酒驾的,这个酒驾的危害有多大,酒后驾驶不比电动三轮车的危害更大吗?但是有那么多公车司机酒驾的,我怎么没看见哪个城市把公车给禁了呢?那如果说造成的死亡人数比较多的有公交车,你能把公交车也给禁了吗?那工程车说说看,那个渣土车一年造成多少交通事故,渣土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基本上都是恶性交通事故,你看哪个城市把渣土车给禁了呢?就禁三轮车,开三轮车的人好欺负,就像人家说的柿子捡软的捏,你就拿三年死了19个人来说事,我们也不知道三年19人算多算少,没有比较,我就得不出结论,所以你的数字就可疑,就给人一种感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一个城市的三轮车太多了,确实有碍观瞻,确实显得不够高级,要是我也不希望这个城市到处都是三轮车,但是不要忘了,三轮车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谋生工具,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面子而使得另一部分人失去了谋生的方式,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道理,但是在很多城市管理者心中,这件事情确实显得那么的天经地义,那么的顺理成章,我觉得三轮车也该淘汰,但是淘汰的方式是什么?是你有办法让老百姓迅速的富起来,使他们不在需要用三轮车谋生的时候,三轮车恐怕就消失了。


笔者认为:政府公共决策当以人为本。简单封杀电动自行车不能让人信服,以行政手段强迫单方付出代价并不公正。屡屡“禁电”,而屡禁不止,一些城市电动车政策的真实写照。例如早在2006年11月,广州就曾“禁电”,引起社会强烈反弹,至今仍未解决电动车的管理问题,既无绝对禁止,也无绝对放行。“禁电”时机未到,人民对电动车需求暂时还不能转移是根本原因。

道路资源是城市公共资源,应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出行需求,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都有一定的路权。电动自行车不是一种简单的代步工具,它早已深深渗透到一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活动中,如快递、饮用水、瓶装煤气、大米、报纸、函件等等送货上门。电动自行车不仅能够保障市民生活便利,也让市民享受到“高性价比”的生活。一旦封杀电动自行车,许多行业成本随之增加,不仅对行业发展有影响,市民支出也会水涨船高。

此外,封杀电动自行车只会让城市交通拥堵雪上加霜。以广州为例,广州城市之堵有目共睹,每到交通繁忙时段,东风路、中山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等各大主干道无一例外。因在禁摩禁电方面的政策,市民在更换交通工具时,主要还是选择小汽车。近年来,广州私家车数量增速惊人,最后不得不实行限牌上路。禁电等政策,限制了多样化的出行通道,对城市道路的挤出效应、替代效应更明显,。样一来,城市交通压力会更大,拥堵将更厉害,到时再涨停车费恐怕也无济于事。

对大部分城市出行者来说,主要的生活半径还是以5公里为主的短距离的出行,私家车太堵,公交车不便,电动车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轻便易携带的锂电车。国内领先的锂电车制造企业松吉电动车认为所有的道路解决办法最终的归属都是方便广大市民的出行,提升交通的效率,最后5公里的出行得到解决,城市的环境和路况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在这个离家五公里的范围内,我们的活动方式很广,购物,上班,上学,休闲散步等,轻松简单是最基本的要求,而锂电车正好适应了这个需求。以松吉松豹四代为例,最轻不过13kg,4秒可以折叠,放置的办公室或者家里都不占空间,电池自如取放,充电方便,最重要的是随时都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首选。在未来,这种超轻智能的锂电车也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更多更重要的角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